对苏格拉底的评价精心整理39句

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1、《斐多》的英译注释本较好的有Gallop(1975)和Hackforth(1955)两版。

2、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苏格拉底的“梦”。苏格拉底说,他以为他不断出现的一直同样的一句梦的话语是像鼓励赛场上的赛跑运动员一样,以为梦是想让他在“教育”上加油再加油,不断向更高更强进发。所以他一直都在加倍努力从事最有价值的“讲道理”教育,也就是哲学。后来,判了刑,他才突然想明白,原来同样的一句话不断重复出现并不是对赛场上的运动员的加油,而是在不断提示苏格拉底:“创作啊!没听懂吗?(讲故事的)‘创作’啊!”(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3、因此,追求说话的善意是让人性得到升华的熏陶,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好。

4、赠书(40本)写书评学子问答 | 陈巍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5、苏格拉底在被自己同胞不公正地判处死刑之时仍大谈“遵道德、重公义、法律至宝、法制为贵”,认为人生价值莫过于此,真算得上自由精神洋溢了。苏格拉底是位英雄,他意识到道德理想的力量,并自觉、自愿去实现它,即使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是个悲剧,悲剧在于冲突双方都有存在的理由,又不可调和。于是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身躯托负起这个伟大的冲突,托负起自由人格的责任与使命。对苏格拉底而言,他的事业就是他的精神,自觉,自愿,自律从而自由的精神,通过他得到了光大。

6、大智慧的苏格拉底却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7、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乱战,不尊天子,大臣谋逆,不尊国君,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礼崩乐坏,天下失序,出身于““周礼尽在鲁矣”的孔子,面对时代的纷乱,一生维护并致力于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所以孔子很崇拜周朝的奠基人周公,视周公为圣人,经常梦见他,孔子时常哀叹:

8、孔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仁”、“礼”等概念,有过很多的阐述,却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对苏格拉底的评价)。

9、苏格拉底看着助手不辞辛劳到处寻找,领来一位又一位,他只能一一谢绝。

10、而苏格拉底的一腔热情却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反而加剧了雅典人对他的误解和憎恶,并最终被判极刑。他在判决的最后说道,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

11、    苏格拉底的一些探讨问题的方式对我们也有很大启迪的,他擅长辩论,喜欢在反驳、提问中思考,慢慢感悟自己的思想。

12、愚昧的极致是苏格拉底这最大的智者却被全民公审判处死刑!

13、另一方面的善意则体现在传递那些包含可能会使信息接受者面对痛苦或产生损失感的信息时,人们所持有或表达出来的善意。这种情况在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最常面对这样的信息传递,即告知患者病情恶化或疾病不治的信息。在向信息接受者传递这类信息时,既要充分权衡接受者对此信息的接受能力、产生的感受和可能的反应,也要重视向信息接受者传递会使其产生强烈痛苦感受信息时的共情和共鸣。例如,医生经常需要面对这样的局面:某个患者的疾病突然恶化,或者某个患者的疾病难以获得家属所期望的疗效等。此时,首先要考虑接受者对此信息的承受能力和情绪反应剧烈程度:若承受能力较弱,易发生过度的情绪反应,传递信息宜从缓、从轻,甚至可以分段传递,先说轻,后说重。或者,先传递有积极意义的信息,如治愈的希望还有几成、度过难关的胜算有几成等,再告知悲观性信息,避免信息接受者在先行接受悲观信息后而完全忽略此后的积极信息。其次,还要考虑传递信息的真实性与接受者感受程度的吻合程度。例如有些人本身就习惯于以悲观性认知模式评估事物与事情的结果,适当从轻描述结果的悲观性结局,适当增大积极性结局的估测,使事情最终恰好与他们心目中的结果吻合,或许效果好于如实相告。当然,作为医生,传递这类信息时也应让患者或家属能够意识到这样的信息对医生也是一种打击,了解医生对此事的无能为力感和挫败感等,这样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医患关系就有助于医患之间结成共同应对当前危机的联盟。或者,可以简言之,传递包含使接受者承受痛苦的负性信息时的善意在于,既要能够正确传递信息的核心成分,又要尽可能减轻信息接受者当时所承受的痛苦冲击,使其能够较为理性地应对。

14、摘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15、本人才疏学浅,不敢自称专家。所以今天我就斗胆做了一回“出色的坏蛋”,挑了几处老前辈“没有自知之明”的错儿。最后想说的话只有一句:

16、复归自己,反身内求,就是以思维的确定性,或自我意识为反思的对象,从而把握思维或意识是什么的规律性与普遍性,把握认识对象是什么的本质。两个问题的统一无非是:各种认知对象的本质不过是思维如何把握对象的规律性与普遍性,同时也是一个思维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性。如上所述,自然哲学以心向外的结果是:一直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事物的本原或真理,而苏格拉底的反身内求则要求在对自我意识的复归中,摆脱意识的偶然性、任意性与特殊的主观性,既获得事物的真理性,又获得精神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在这里,认识对象的真理性是通过思维而建立起来的间接产物,因此,对象的真理性实际上是意识的主观性,然而,意识的特殊主观性作为精神的本性又在自身内部被克服,获得了自在自为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所以,黑格尔说:“苏格拉底所说的意识与智者们所说的意识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建立和产生思维的同时,也产生和建立了一种并非建立的、自在自为的东西,即客观的东西,它超越利益和欲望的特殊性,是统治一切特殊事物的力量。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一方面,意识是主观的,是为思维的活动所建立的—这是自由的环节,主体优游于自身范围之内,这是精神的本性—;而另一方面,意识又是自在自为的客观的东西,并非外在的客观性,而是精神的普遍性。这就是真实的东西,用近代的术语说,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5)

17、而同时,两人几乎身处同一时代,孔子逝世后的十年,苏格拉底出生,东西方文化史几乎同时开启了一个伟大时代。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差异,标志着东西文化源头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在其后千年时光的流逝中被不断延伸、发、固化,深埋,直至根深蒂固而人不知,东西文化上许多的差异都可以从这两位祖师爷上看到苗头。

18、中西文化的异同问题,一个世纪以来都在困扰着中国的学术思想界,我也继承了这一困扰,这不仅是学术问题,并且是现实问题。

19、苏格拉底这样孜孜不倦地关心人的内心和灵魂,把道德和知识联系起来,教人努力体认自我,回归内心善性。德性落实到城邦和个人则是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即便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他依然认为自己无知。当他逐一访察以智慧著称的人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有限的知识,甚至根本无知,反而自认为无所不知。如同他们怕死一样,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以其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好是坏,但人们都怕死,就好像确知死亡是最坏的境界。苏格拉底不以不知为知,更不会逃避死亡,“苏格拉底悟出了神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是没有价值的”所以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让苏格拉底不停地与人辩论检验别人的智慧。反讽和助产士的方法常使别人理屈词穷,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有名望的政客。这些人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必欲置其于死地。

20、此外,《论语·颜渊》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大学·中庸》有“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21、其实地缘不仅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还能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

22、逻辑、论证、知识......一切干巴巴的“事实”或“论证”。

23、苏格拉底还认为,法律同城邦一样,都来源于神,是神定的原则。法律最初体现为自然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规律,它纯粹是一种神的意志或神有意的安排。后来城邦颁布的法律称为人定法。虽然人定法不像自然法那样具有普遍性,而具有易变性,但是,由于人定法来源于自然法,人们接受和服从人定法的指导就意味着人们接受和服从自然法的约束,也就是服从神的意志。一个城邦的理想状态必须是人人从内心守法的状态,这既是苏格拉底一生的理想和信仰,也是他最后慷慨以身殉法的内在动力。

24、苏格拉底:假如你朋友要自杀,你偷走了他的剑以免他自杀,这一盗窃行为你认为是正义的吗?

25、还没说完,助手就打断他:我一定加倍努力,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找出来。”

26、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但却与当局统治相向。

27、这句话有两个动词并不等于古希腊文想督促苏格拉底做两件事。在古希腊文中,用两个含义不同但含义接近的祈使动词并列是一种表强调的修辞手法。这个督促的第一个动词是“创作(poiei)”,第二个动词是“工作(ergazou)”。“培育音乐”也就是“把你创作的作品作为你的事业”的意思。

28、    为哲学奉献,功劳卓越的苏格拉底,他的结局是凄惨的,因“慢神”“蛊惑青年”之罪名而入狱被判死刑。

29、第一轮投票以281票对220票表决苏格拉底有罪。正反双方票数相差很少,苏格拉底说“似乎双方票数对调我就可以释放了。”他提议以罚款代替死刑,他的朋友们愿为他担保。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却不认罪,反而以自己有功于国而请赏。他认为每天讨论道德问题,审查和检视自己和别人,也不过是顺从神的旨意。在这次申辩中,苏格拉底不肯放软措辞说些悔改的话,更不愿追述战功以期将功赎罪,并且直言自己所缺少的不是辞令而是厚颜无耻和不愿说公众爱听的话。这彻底惹恼了法官,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此时的苏格拉底已经年逾古稀,剥夺他几年的寿命,雅典人毫无所得,唯有不光彩而已。或许他可以免死,如果他肯屈膝乞命。但他对自己的申辩态度毫不后悔,他宁愿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死,也不远按照他们的方式而活。”(1)坐监期间,苏格拉底多次拒绝逃亡的建议,坚决服从法律的安排。临难之际,生路摆在面前,只要稍微屈服,就可以活命。但苏格拉底宁死不屈,平静走向死亡。

30、董燕生教授对杨绛的批评,见报章:“杨绛译《堂吉诃德》被当反面教材”。https://www.douban.com/note/344857574/

31、地缘上中国为大陆,偏封闭,且古中国文明高于周围,因此孔子儒学“独尊华夏”,并不太重视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如后世的“华夷之辨”。

32、杨绛在“责编跑遍了北京的几家大的图书馆都没有查到勒布这个版本”的情况下,“特意托人到中国社科院的资料室帮她找到了原著”。见报章:“杨绛译作《斐多》新推中英文对照版”。http://www.china.com.cn/book/txt/2006-08/14/content_70741htm

33、亚里士多德曾说有两件事要归于苏格拉底门下:归纳性论证和普遍性定义。苏格拉底总是用辩证法追问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诸如善时什么,正义是什么。不仅如此,“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来自德尔菲神庙的箴言在苏格拉底的身体力行下扭转了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首先是从有关自然的具体知识到知识本身和认知主体转向。因此,在苏格拉底哲学中知识成为核心问题。“德性即知识”成为其基本命题,而“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正义和其他德性都是智慧”也成为这一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34、而在西方人眼里,孔子更是中国文化的化身,如美国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就没有把中国定义为“马列主义国家”,而是定义为“儒家文明国家”,而美国联邦法院的门前,更是将中国的孔子和公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并立。

35、而这些思考直到苏格拉底时代都还未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因此,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于事无补,他将哲学研究的方向转向人类的伦理问题。

36、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是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如希腊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源”,如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万物诞生于火”,你也许不知道,古希腊第一批哲学家,都是天文学家。

37、以孔子一人而窥中国文化,善,以苏格拉底一人以窥西方文化,善,以孔子苏格拉底之差异一窥中西文化之差异,甚善。

38、之所以会选择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差异来探寻中西文化差异,是因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的特殊性。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