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退避三舍精心整理87句

晋文公退避三舍

1、几年过后,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2、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曾经沿街乞讨,饱受流离之苦。他在楚国滞留期间,楚成王十分仗义,以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两人很要好。一次宴会上,楚成王开玩笑似的对重耳说:“如果将来公子您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答道:“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回国执政的话,我愿意跟贵国友好,让两国老百姓都过上太平日子。万一将来晋、楚两国非交战不可,两军对阵时,我一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以报答您的大恩。”不久,重耳拜别了楚成王,应秦穆公的邀请去了秦国。在秦军的护送下,他终于回到晋国执掌了政权,后人称他为晋文公。

3、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4、可见,晋文公退避三舍不仅仅是退让和诚信,还有着军事上的作用。

5、难怪很多老师说,学生越早接触《史记》,就能越早获得学好文科的金钥匙。

6、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7、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新媒体传播、中国文化、企业管理、家族企业传承

9、子玉骄傲自大,听完后哈哈大笑:“还没开始打呢,晋军就撤退了。晋王一定是听说我国军队强大,被吓跑了,今天我们就把晋国消灭了!”

10、重耳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之后,才回到晋国,取得了政权,成为春秋五簕之一的晋文公。

11、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12、每个故事,一米还特地节选了一些相关的文言文,并配以浅显的释义,让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初步感受到一点古文学的气息。

13、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最后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贵宾,用很高的礼节来招待他,使他很受感动。重耳对楚成王也很敬重,两人常常谈到深夜,成了要好的朋友。

14、“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让军队后退三舍,来报答您的恩情!”

15、晋文公当年曾说,如果两军相遇,将会退避三舍,如今晋楚两军真的在战场上相遇了,晋文公退避三舍,是对当年承诺的兑现,起到了诚信的大国形象。其二:麻痹楚军让其成为骄兵。晋文公退避三舍只是为了兑现当年的承诺吗?都发生战争了还有必要遵守规则吗?晋文公此种操作是不是傻?

16、为了让周围国家认识到晋国已不是沉睡的雄狮,晋文公首先向身边的曹国这个小国开战,颇有一点杀鸡儆猴的感觉。但对志在天下的晋文公来说,他的目标远非如此。攻打曹国只是投下诱饵,而晋文公真正的目标则是当时占据中国南方的楚国。

17、正是因为有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看尽了各国的人情冷暖,因而也磨砺了晋文公过人的政治智慧。正所谓磨难是另一种意义的祝福,是你金之在冶垂直攀登的时刻。

18、楚王听完又继续追问:“那我今日保了你,你总要报答我些什么吧?岂能一再推辞呢?”公子重耳听完以后便说:“如今我是逃亡之身,我也没想过我能够当上国君,若是真有那一天的话,那么我将承诺您,若是楚国和晋国交战,那么我将退避三舍,若还是不能获得您的原谅的话,那么双方再交战不迟。”

19、于是,子玉命令楚军追赶晋军,一直追到城濮。

20、楚王当时听说公子重耳来临,所以便主动设立宴席招待公子重耳,楚王当时就问了公子重耳:“若是你以后能够当上晋国的国君,那么你应该如何报答我呢?”公子重耳听完以后,笑着说:“楚王您说笑了,你身边美女如云,金银财宝都不缺,楚国如此富饶,我能够给您什么呢?”

21、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

22、■晋惠公十五年(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国重兵的支持下,趁着晋国上下一片混乱,回到故国,当上了国君,即晋文公。这一年,重耳已经六十二岁了。

23、(字词解释)避:回避难所;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24、从此以后晋国便占领了负责任的大国这一道义制高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其他的诸侯国都来归附晋国,就连周天子也给晋文公红色与黑色的弓箭,示意晋文公可以替天子来征伐。

25、从晋文公退避三舍大破楚军的故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收获:

26、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27、这其中有个故事:春秋时候,晋国国君献公宏爱妃子骊姬。骊姬借机让晋献公封自己为夫人,还要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

28、报答呢?”楚成王摇头晃脑地又问:“这么说,你就不想报答我罗?”

29、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年的历史。

30、成得臣以为晋军不敢交战,更加骄横轻敌,结果中了晋军的埋伏,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晋文公没有下令挥师追击,他让楚国的败兵活着逃了回去。

31、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32、在晋文公的带领下,晋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周围的小国也纷纷归顺晋国。

33、晋军的主力部队从后面追来,楚军乱成一团。这时候,原来假装逃跑的晋军掉转头来,把楚军打得落荒而逃。

34、可领导者时刻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更何况在两国交锋的时候呢,兵不厌诈,就算欺骗他国都在所不辞,何必要为一句曾经的诺言而束缚住手脚。

35、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36、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曾经沿街乞讨,饱受流离之苦。他在楚国滞留期间,楚成王十分仗义,以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两人很要好。一次宴会上,楚成王开玩笑似的对重耳说:“如果将来公子您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答道:“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回国执政的话,我愿意跟贵国友好,让两国老百姓都过上太平日子。万一将来晋、楚两国非交战不可,两军对阵时,我一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以报答您的大恩。”不久,重耳拜别了楚成王,应秦穆公的邀请去了秦国。在秦军的护送下,他终于回到晋国执掌了政权,后人称他为晋文公。

37、就在那年冬天,重耳在其它国家的援助下终于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

38、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回避冲突。退避三舍成语故事3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内乱,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了十几年。这期间,重耳有一段时间住在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宾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39、楚成王用诸侯的礼仪接待了重耳,重耳不敢承当。随从赵衰对重耳说:“您作为晋国的皇子,流亡在外十几年,连小国都对您轻视无礼,何况大国!现在,楚国用如此厚礼款待您,这是上天在保佑您啊!您就不要推辞了。”于是,重耳以宾客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

40、(求解驿站)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41、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会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你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你的福,果真能回国当国君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后退九十里。如果这样还是得不到你的原谅,我再与你交战。”与他们一同饮酒的楚国大将子玉听了重耳的话,知道他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建议楚王杀死重耳,以除后患,却被楚王拒绝了。

42、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退避三舍成语故事2(出处)

43、楚王问重耳说:“你将来若能回国当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

44、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逐渐恢复了元气。

45、成语围魏救赵含义是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46、晋文公说:“过去在楚国时,已和楚成王约定,交战时晋军退让九十里,难道可以违背这个诺言吗!”

47、 随从回到楚营,告诉了楚子玉。楚子玉一听就火冒三丈,要与重耳决一雌雄,于是,他带了兵马不可一世地向晋营扑来。晋中军元帅先轸一看楚军开过来,就摆开阵势准备应战。狐假说:“慢,且慢!当初主公在楚王面前许诺,晋楚治兵,要退避舍,与其周旋,不与交兵。今天我们不能忘了楚王的恩遇,更不能不讲信誉!”先轸说:“狐偃讲得对!”就颁布军令后撤三十里,晋军后撤了三十里,楚军进逼了三十里,就这样晋军有计划地后撤了三次,楚军穷追不舍地前进了三次。楚子玉不知道晋军元帅先轸用的是纵敌、骄敌、诱敌深人的战略战术,结果在城濮一战中落了个身败名裂、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

48、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49、岁月沧桑、日月有恒,晋国这个曾经驰骋中原大地600余年的诸侯大国,虽然在纷嚣的历史尘烟中渐渐消隐了,但其展现出的思变图强、诚实守信的思想,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如今的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也正在以更加敦厚诚信的做法行稳致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必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伟大复兴,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0、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和重耳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楚成王对重耳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你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你会怎样报答我呢?”

51、大战开始了。两军才交手不久,晋军就假装失败了,继续向后撤退。

52、(释义)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意思是主动退军九十里。比喻主动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历史典故)

53、一年,楚国和晋国发生战争。晋文公实现了他的诺言,下令让军队退避三舍,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成得臣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内容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情,我们不会忘记,所以退让到这。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

54、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具体分析。其一:兑现当年的承诺。晋文公在外流亡时,曾经在楚国得到了相应的照顾,楚王就问晋文公,如果以后当晋国国王了,将来怎么报答他。

55、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56、宴会之后,楚国的将军子玉对楚成王说:“大王,您好心帮助重耳,他却想着和我们国家打仗,真是太狂妄了,请您准许我把他杀了。”

57、时间回到公元前636年的晋国,当时晋文公重耳终于结束了19年周游列国的流浪生活,而重新回到晋国执政。面对自己离开了19年而衰败的晋国,晋文公一心只想恢复晋国昔日的实力。

58、于是,在与楚国交战时,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

59、春秋时期,国强必霸,重新强大起来的晋国同样选择了争霸的道路,而当时的楚国经过连续的扩张,成为国土面积最多的诸侯国,也拥有强大的实力,晋国要想称霸,必须打败楚国。于是,楚国和晋国之间的战争最终爆发。

60、晋文公想起当年在楚国受到的厚遇,如今,怎么好意思出兵呢!宋公子又气愤地说:“他们太不像话了,老是欺负中原的诸侯国。主公你不是常说要扶助弱小的国家吗?现在正是时候啦!”他见晋文公还在犹豫,又道:“楚国那个成得臣,骄横自大,连你也不

61、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62、晋文公派人回答道:“楚王的恩德,国君未曾忘记,既然你们不肯罢休,那就请你们准备好战车,整顿好队伍,明天早上相见吧!”

63、重耳出奔国外时,跟随他的有他舅舅狐偃,还有赵衰、颠颉等人。他们先到晋国北方的狄国。在狄国,重耳娶了季隗,生了两个孩子伯鯈和叔刘;赵衰娶了叔隗,生了赵盾。他们在那里住了十二年。这时晋献公死了,奚齐也被臣子杀了。逃在梁国的夷吾,回国继位为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恐怕重耳回来夺他的君位,便派人去狄国进行谋剌,重耳便又逃往齐国。临行,他向季隗告别,说道:“等我二十五年,那时我如果还不回来,你就改嫁吧。”季隗答道:“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还嫁什么人,该进棺材了。请容许我始终等您。”

64、曹国作为楚国的藩属国,受到欺负后自然向楚国求救,而楚国也不客气便直接选择了与晋国开战。

65、(英文翻译)retreattoavoidaconflict

66、浩荡荡地去解救宋国。楚国旁边还有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晋文公路过那里,顺手牵羊,把两国的国君俘虏了。这就等于扳掉了楚国的两颗门牙。楚成王根本不相信晋文公会出兵,会与他为敌,直到成得臣第三次来报信时,他还说:“不可能,当年我对重耳那么好,他怎么会忘恩负义呢!”成得臣马上说道:“国君,当初我劝你把他杀了,根除后患,可你不听,现在怎么样??”楚成王背着手,在屋里直转,口中喃喃自语:“这个重耳,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呢!”成得臣劝楚王不要着急,只要拨给他三万人马,他一定把重耳的首级拎回来。楚成王把手直摆:“别这样,别这样,等几天看看。我相信重耳下会和我过不去的。”退避三舍的故事8(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67、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68、因此,一米特意为孩子找来了适合孩子收听的《史记中的大启发》做成系列故事,每周推送。

69、在这十九年里,公子重耳被追杀过很多次,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尝尽了生活的苦难。

70、两军交战时,一方退让,情况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实力较强,暂时避其锋芒,二是麻痹另一方,使其放松警惕,起到骄敌的作用。随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战胜之。

71、当年,晋文公还是晋国的公子重耳,他的父亲是晋国的国君晋献公,当时晋献公听信小人的谗言,将当时的晋国太子杀掉了,后来又打算将公子重耳也杀掉,公子重耳得知以后便逃走了,并过上了十几年的逃亡生活,直到逃到了楚国,才获得了安生的日子。

72、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73、我若做了晋国君王,万一日后同你在战场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为回报吧。”

74、重耳在楚国国君帮助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

75、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内乱,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了十几年。这期间,重耳有一段时间住在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宾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76、楚王当时听说公子重耳来临,所以便主动设立宴席招待公子重耳,楚王当时就问了公子重耳:“若是你以后能够当上晋国的国君,那么你应该如何报答我呢?”公子重耳听完以后,笑着说:“楚王您说笑了,你身边美女如云,金银财宝都不缺,楚国如此富饶,我能够给您什么呢?”

77、没有系统的学习教育理论,努力很多却收获甚微;

78、子玉率领士兵向晋军杀去,可晋文公居然命令军队向后撤退。

79、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80、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81、他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逐渐恢复了元气。

82、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83、“有半句假话,五雷劈顶!”晋文公猛地抽出宝剑,当空一挥,叫道:“发兵,马上发兵!”晋文公抓紧时间扩充人马,整顿军队;不出三个月,便亲自率领大军浩

84、晋国的将士们非常吃惊,纷纷表示反对:“大王,您是国君。如果您退兵,会被其他国家嘲笑啊!”

85、席间,楚成王对重耳说:“如果有朝一日您返回晋国,当上国君,您将用什么来回报我呢?”重耳恭敬地说:“美女和玉帛,您的后宫应有尽有;鸟羽、牛尾、象牙、犀角,您的土地上物产丰富,我实在不知用什么来报答您。”

86、重耳流亡了十几年的光景,来到楚国。楚成王很看好重耳,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于是以国家礼节对待重耳。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