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是什么意思精心整理81句

醍醐灌顶是什么意思

1、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2、不要以为“醍醐”就只是奶油,它在古代印度被视为牛乳中的美味极品,“佛书称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色黄白作饼,甚甘肥,是也”。醍醐难得就难得在“精炼”上,它需要经过重重工序的提炼才能制作出来。《大般涅盘经·圣行品》说:“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稣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连佛经都忍不住称赞这人间美味。

3、清朝的金农《送性原上座还青浦》诗中也指此意:“梦醒槐根日未晡,愿闻妙法阐醍醐。”

4、陈顶天醍醐灌顶般,决议留在这座幻想的城市。

5、将奶油取出,进行搅打或者剧烈摇晃之后,油脂液体就会发生碰撞,凝集,聚集成一体。经过过滤之后,奶油就会「变身」成为黄油(butter)。这样得到的粗制黄油就被古人称作「生酥」。

6、(释义):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能够醍醐灌顶,能使头脑不发热,参悟出正确的方法论和行为观。(醍醐灌顶是什么意思)。

7、体无完肤: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8、醍醐是从乳制品酥酪中提制出的油。《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中解释了醍醐的来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9、译文:怎么知道有醍醐灌顶,能让清凉头不热。

10、因此,真正的修行者在修行路上丝毫不会懈怠,决不把精进推到明天,成功的希望就在于觉悟今生,把握当下。 

11、释义: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12、面目全非:指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多为贬义。

13、(解释):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14、唐朝的裴铏在《传奇·江叟》中提及了醍醐:“龙既出,必衔明月之珠而赠。子得之,当用醍醐煎之三日,凡小龙已脑疼矣。”

15、“醍”本是一种速酿的薄酒。《说文新附·酉部》说:“醍,清酒也。”而这种酒又是微带黄色的丹赤色,故《玉篇·酉部》又说:“醍,酒红色。”“醐”与“餬”是同源字,指的是糊状的液体。因此“醍醐”二字,一字表颜色、一字表形状,连起来就是赤黄色的精炼奶油。醍醐质地细腻润滑,“在酥中,盛冬不凝,盛夏不融”。

16、佛教常用“醍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盘”、“佛性”等。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唐·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醍醐灌顶的意思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

17、早在南北朝佛教初兴的早期,作为梵文的译名,就在部分经书里偶尔出现“醍醐”一词了;但开始得以在汉语社会广为流传,则自大唐高僧三藏法师为代表的译经成熟期之后。“醍醐”在汉译佛经中的基本词义为“本质”、“精髓”;可以作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有多种用法。但是“醍醐”的另外一个意思,作为一种药物。人特别在意毛发的清洁,用醍醐美发。

18、(例2)(2014新疆)《海洋星球》是一部编排细致、表现手法高明的环保纪录片,导演雅安•阿瑟斯•伯特兰此前的力作《家园》广为人称道,大师再度出手,给空洞陈腐的环保宣传品好好上了一课。影片用几句________的开场白点明人与海洋关系的主题后,便调转话锋,跳入时空隧道,将镜头对准了40亿年前的太古时期。我们通过瑰丽壮阔的画面了解到,洋流如何孕育了生命的雏形,藻类如何引发了新生命的爆发,海洋生物如何互相追逐捕食,形成________的生物链。

19、有时,“醍醐灌顶”也会用来比喻饮食的不一般,比如元朝的王祯《农书》中有:“其宿酲未解,病暍未苏,得此而食,世俗所谓醍醐灌顶,甘露洒心,正谓此也。”再比如《水浒传》里,宋江遇九天玄女时,受到美酒招待,“宋江觉道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20、而且,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蛋白质变性沉淀的过程中,它也在发生着分解,分解的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类似坚果一样的香气。这也给「印度酥油」带来了代表性的气味。

21、(出自):现代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22、唐·顾况《行路难》:“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23、醍醐不仅可以与面一起加工成“醍醐饼”,还可以做药引子或直接入药,醍醐最突出的药用效果便是清凉去燥热。对此,唐代诗人顾况有诗云“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于是根据醍醐的这些特性,后世又生发出许多引申义来。

24、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大家此时恍然大悟。(白话文:大家这时候都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25、因为醍醐的特性,在佛教中它就被用来比喻佛性,如《大般涅槃经·圣行品》所言:“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

26、得率很低。将「酥」加热之后冷却凝固。中间没有凝固的一小部分才是醍醐。

27、● 真正的高手,都在悄悄吸收高维能量!(深度好文)

28、参考资料:《说“醍醐”》、《佛经中有关乳制品的词语考探》

29、《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相公闻语,由于(犹如)甘露入心,夫人闻之,也似醍醐灌顶。”

30、将「生酥」在锅里加热,黄油中剩余的水分就会被蒸发,持续加热一段时间,黄油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沉淀,并渐渐变成棕色。这时候,把这些沉淀滤去,剩下的就是较为澄清透明的深黄色油状物质——古代称之为「熟酥」。

31、这种变化的表象使你大脑形成了错误的意识,所谓有生有死,只是你头脑和意识,怕死的也是你的头脑和意识,真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死。

32、唐朝的杜甫在《大云寺赞公房》诗中提及的醍醐,指的正是这种佛性:“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

33、「熟酥」经过冷却后,中间那一层没有来及凝固的液体就是「醍醐」。

34、释义: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35、QC菌,不瞒你说,虽然我从小一直在听这个词语,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醍醐」到底是什么东西?

36、释义: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37、父亲的一席话让我感觉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38、标新立异: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39、因为醍醐的珍贵和美味,文人也会用它来比喻美酒。比如,唐朝的白居易《将归一绝》中有“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再如,明朝徐复祚《投梭记·救女》中“但愿杯行无数,开怀畅饮醍醐。”

40、当下对生命的那一顿悟就是终极,当下对万缘的彻底放下既是解脱,当下一法不见既是如来,当下一无所求就是大自在。

41、众生也是如此,所谓生死,只是表象的一次阴(灵体)阳(肉体)分离、组合的变化过程而已。

42、②他的言谈举止完全是满清遗老遗少的派头,弄得我哭笑不得。

43、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醍醐」可能就是「印度酥油」中水分含量比较多的那一部分。

44、“啼笑皆非”和“哭笑不得”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尴尬、为难”的意思,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啼笑皆非”形容既令人生气又令人发笑的一种行为,多用于书面语;“哭笑不得”形容遇到可恨又可笑的事情时很无奈的神情和心态,多用于口语。

45、①他的文章思想混乱,文字不通,竟还在大庭广众中大谈他的创作经验,真令人啼笑皆非。

46、①受到她的一言启发,我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47、但是,众生不知道,他要找的那个真我本性就在自身之中,万物皆有,本来早已俱备。

48、(近义词)一语中的、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如饮醍醐、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如梦初醒、振聋发聩

49、(近义词)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如饮醍醐、恍然大悟 如梦初醒

50、生命既然都来源于宇宙本性,那么,说明每一个众生原本就有佛性。

51、 关注“醍醐灌顶”是一个意会词,它绝不是指用一桶“醍醐”从脑袋上直接浇下来,实际上在古代“醍醐”很难得,可不是一般人能“浇”得起的。那么“醍醐”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它就是从酥酪中精炼出来的奶油。

52、“体无完肤”和“面目全非”均与身体相关。但是二者区别在于:“体无完肤”侧重浑身上下都是伤,也可以强调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而“面目全非”侧重面孔变化大,也可以强调事物变化大。

53、除了觉悟的佛菩萨以外,各种生命都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众生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54、(例1)(2018江西)梦想为现实提供精神动力,现实则为梦想构筑前进的阶梯。我们既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________,也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________。寻梦的旅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步履轻松。

55、出处:《礼记·仲尼燕居》:“三子者既者的闻此言也于天子;昭然若发蒙矣。”汉·枚乘《七发》:“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伛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

56、出处:唐·顾况《行路难》: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白话文:怎么知道浇到头上的有酥酪上凝聚的油,能让头清凉不热。)

57、他的生动发言让我感到醍醐灌顶,顿时我的心情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58、原创转载注明《恒书斋》ID:HSZ88198

59、啥???所以「醍醐灌顶」就是pia黄油???

60、  熥络宝主要产品涵盖:熥络宝腰部康复器、熥络宝颈部康复器、熥络宝股骨头坏死康复器、熥络宝红外胃肠治疗仪、熥络宝红外盆腔治疗仪、熥络宝红外前列腺治疗仪、熥络宝红外哮喘治疗仪等产品。

61、话题:关于网传2020年省考的“流言蜚语”你怎么看?

62、近义词:一语中的、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大彻大悟、迷途知返、如饮醍醐、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如梦初醒、振聋发聩。

63、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64、“醍醐灌顶”最常见的用法是佛教中用来比喻通过灌输佛性智慧使人产生灵感,大彻大悟,从而除却烦恼、身心清爽的感觉。那么佛教又是怎么跟“奶油”扯上关系的呢?这就要从“醍醐”二字讲起。

65、为了寻找这个真我本性,所以众生在找不到自己的本性之前,永远不会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永远不会满足的原因。

66、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67、好简要的`一句话,却如醍醐灌顶一般,我的灵识开始清凉起来,心中一开:对呀!

68、①人们常说,世上有才之人有两种:一是自恃才智过人我行我素想将世人踩在脚下者;另一种,则是不轻易展露才华韬光养晦善于磨练者。前者之才如白云苍狗,须臾即为灰土。唯后者可成就丰功伟业。

69、“醍醐灌顶”最常见的用法是佛教中用来比喻通过灌输佛性智慧使人产生灵感,大彻大悟,从而除却烦恼、身心清爽的感觉。那么佛教又是怎么跟“奶油”扯上关系的呢?这就要从“醍醐”二字讲起。

70、(解释):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71、因为醍醐的珍贵和美味,文人也会用它来比喻美酒。比如,唐朝的白居易《将归一绝》中有“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再如,明朝徐复祚《投梭记·救女》中“但愿杯行无数,开怀畅饮醍醐。”

72、好简要的`一句话,却如醍醐灌顶一般,我的灵识开始清凉起来,心中一开:对呀!

73、●  灵性法则|宇宙最深的秘密全在这里了!(珍藏版)

74、《涅槃经圣行品》上有写醍醐的详细制作过程:「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75、就是宇宙那个无形无象、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的本性。生命是由阴(灵体)阳(肉体)两种物质组合而成。生命的阴性物质是来自宙心发出的灵光(光子流)。

76、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白话文:为了空着不使用,那茅草堵住了。现在茅草阻塞你的心了。)

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78、    现代汉语认为醍醐灌顶是一个形容词,原意为用酥酪上凝聚的油浇到头上,藏传佛教是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大彻大悟也形容清凉舒适。

79、由于生牛奶中细菌的存在,静置的过程中还会顺带着发生轻度的发酵,这种发酵有时给牛奶带来了更加醇厚的风味,有时也会导致牛奶凝结成块。

80、三省公务员分别扩招147%、122%和140%!吉林省...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