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什么学派的精心整理92句

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1、《中国哲学简史》全书28个章节,涵盖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孔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流派,以及中国历史上代表性的哲学大家,并论及中国哲学与当代世界的关系。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友兰首先介绍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这是基于中西方哲学的气质、传统的不同来展开。该书最开始是为西方读者而写,因而有必要介绍中国哲学的精神及其产生的地理、经济背景。可以说,第一章、第二章是对中国哲学是什么以及为何如此的高度概括与阐明。第三章是冯友兰正式撰述简史的开始,冯友兰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起源,为我们呈现了当时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的景象。其后,又依据各学派的发展,向读者阐述各学派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以宏观的视野、简洁的笔触展现了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历程。正如冯友兰在作者自序中所说的那样:“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唯其如是,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2、在治理百姓和富国强兵方面如此卓有成效的秦制,却由于无儒而失去了“本统”,这似乎使得荀子深感遗憾,也启发他试图将礼义融合于秦制以弥补其缺陷。可是,儒家的道德软件如何植入一个如此僵硬的法家专制体制之中呢?为解决此一难题,他提出了颇有特色的治法和治人理论。荀子指出:“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君道》)荀子融合儒法的意图十分明显。(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3、除了祀祖之外,还有其它的祭仪。荀子对它们的解释也出自与此相同的观点。《天论》中有一段话说:“云而雩,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4、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5、此等态度,一定使当时与后世的儒家们大为不满。(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6、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其思想主张导致为:

7、让我们采取一个颠倒的顺序,先看看荀子的思想创造,再来看荀子的人生坎坷。

8、那么到了什么时候,荀子的地位才出现转折,开始下降了呢?我们了解任何一种学说命运的变化,离不开社会历史背景,离不开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思想潮流。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封闭多年的大门一打开,那个时候最时髦的是什么?西学,西方哲学。没几个人读得懂,但是大家好奇,所以西学很火,过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因为社会并不需要。然后是管理学热,人人谈管理学。这时候,如果我讲《荀子》,谁要听?所以要了解一种思想潮流的兴衰,必须要学历史,了解其历史背景。这就是南怀瑾先生讲的“经史合参”的做学问的方法,经是代表思想,史是历史。我从他那里学到这个方法,受用无穷。

9、应该指出,这种儒表法里的体制比单纯的法家制度更有蛊惑性,因为它为一个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戴上了一幅温情脉脉的面纱,借儒家之名而行法家之实。赤裸裸的法家会很快招致天怨人怒而迅速瓦解,儒法表里的体制则为君主的暴戾恣睢涂上了一层令人炫目的油彩而真伪莫辨,更易掩盖其君主集权的本质,也更能麻痹了大众的神经,使民众将对于制度变革的渴望转换为对于明君贤臣的期盼,进而对极权体制产生出无穷的遐想,在某些特定时期,甚至使得整个民族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从而演变为重大的历史灾难。近代中国政治转型是一场走出秦制以建立现代政治文明的艰难历程,要想最终走出秦制的卡夫丁峡谷,荀学乃是我们不能不过的一个重要理论关口。

10、(申论人物)申论写作6大经典人物素材合集!高分论据赶紧背!

11、显然,生当战国末世的荀子,在汉代就已经开始被淡化了。

12、宗教和诗都是人在幻想的表现,它们都把想象和现实混合在一起。两者的区别在于:宗教把它所说的看为真的,而诗歌知道它所说是虚幻的。诗歌所提供的不是现实,这是诗人自己知道的,因此,诗人在诗的想象中所做的只是欺骗自己。在这样做时,诗人是自觉的,它不符合科学,但并不反对科学。在诗歌中,人们得到了感情的满足,却并不阻碍智性的发展和追求。

13、由此势必引导到下面的问题:人怎样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如果按荀子所说,人生来就有恶端,那么,善又是从何而来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荀子提出两个论据。

14、一见面,秦昭王就问荀子:“儒者对于国家有什么用处呢?”荀子回答说:“儒者效法先王,尊崇礼义,谨慎地遵守臣子的本分。君王如果任用他们,他们在朝廷上执掌事务可以处置得宜。君王如果不任用他们,他们就作为百姓恭谨而顺从,即便穷困受冻挨饿,也不会依靠歪门邪道取利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即便没有立锥之地,也能明白维护国家社稷的大义。他们通晓让百姓安居乐业的道理。他们居高位时,具有足以成为王公的才能;居下位时,则是国家的栋梁,国君的重宝。”

15、怎么才能达到王道呢?荀子认为,首先君主本人要是一位圣人。荀子对圣人和君子的作用很重视,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即使有再好的制度,制度也不会自己起作用。天子这个职位至关重要,如果天子本人不是圣人,他是没资格处在这个位置的。圣人的一举一动都完全符合礼仪,如果礼仪和法度没有规定的,圣人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完全符合礼仪精神的决定和行动,这就体现出圣人的重要性了。除了君主本人需要是一位圣人之外,辅佐他的宰相也要是一位圣人。这样宰相就能总管百官,任贤使能,让百官都称职。任用百官的目的,是把天下的百姓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让百姓富裕起来。而且百姓富裕了,除非是必要的公共目的,君主本人不能因为私人的欲望而向百姓求取利益。君主要用礼仪来让整个天下变得风俗纯正,用法度规范官员的行为,用刑罚防止奸邪的产生,加强军备防止外敌的入侵。荀子认为刑罚的地位要低于礼法,刑罚不能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而且在动用刑罚之前要先对百姓进行礼仪的教育,并对他们反复申明刑罚制度。如果这样还有人不听从,才动用刑罚。如果不先教育就直接用刑,这是残暴的行为。关于军事,荀子特别指出,军事的目的是除暴安民,而不是为了争夺财富。军事最重要的是获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至于权谋和计策则是次要的。如果君主能够做到以上这些,那么他就可以达到王道了,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即使只有方圆一百里这么大的土地,也能让整个天下臣服。以前商汤讨伐夏桀,武王讨伐纣王,最终取得天下,都是以方圆一百里的土地为基础的。如果君主不能全部达到上面这些标准,但能做到大部分,那么就能达到霸道。像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这些霸主就是如此,这些君主对内也爱百姓,讲信用,但他们也有利益之心,对外也有与诸侯争夺利益的企图,而不是想着为整个天下兴利除害。荀子曾经去秦国考察,回来后评价说,秦国的风俗淳朴,百姓也团结,但争夺利益的私心太强了。以至于尽管他们国家军事力量强大无比,几代人常常打胜仗,但仍然战战兢兢,害怕天下的诸侯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就是由于不能完全达到王道的缘故。如果上面这些标准一条都达不到,这个国家就等着灭亡吧。

16、荀子最出名的徒弟有三个,分别是后来的秦国丞相李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韩非子、西汉初期丞相张苍。另外,荀子还有一位著名的徒孙,此人就是《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因为李斯和韩非子都是法家代表,因此后人曾认为荀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其实荀子主张的仍是儒家,毕竟,荀子说过“青出于蓝”嘛。司马迁也认为荀子是儒家代表,因此他把荀子和孟子并为一传,为《孟子荀卿列传》。

17、荀子担任学宫领袖,三起三落。这说明,荀子历经了艰难的周旋,一定在坚持着什么。而这种坚持,并不为官府与学宫大师们所理解。于是,三起三落之后,荀子终于遭受到了普遍的攻击。在此情势之下,荀子没有选择妥协,而是毅然离开齐国,选择了另行开辟阵地。

18、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d,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駮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强国》)

19、先秦儒家中三个最重要的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荀子。荀子的生卒年代已无从查考,大概是在公元前298至前238年之间。

20、何休注,徐彦疏:1997年,《春秋公羊传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21、荀子与李斯的师徒对话,为我们理解荀子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观察点,使其政治设计的整体思路显露无遗。对于荀子来讲,设计政体的指导思想与其说是“审周道”,不如说是修正儒家思想,使它与秦制相结合,由此而形成了荀子所谓“曲辨”的治道理想:

22、因此,在他的政治价值和政治体制之间存在深层断裂,因为君主专制注定是家天下的工具,从本质上与王道理想难以兼容。政治体制是处理权力和利益的分配的机制,一种政治体制具有什么样的政治行为,当政者将如何作为,并不取决于它所标榜的口号,也不取决于设计者的良好意愿,而是取决于它的权力结构。决定政治行为的是体制而非口号,一个法家式极权政体,绝不会因为贴上了一个儒家的标签就自动演变为王道政治。给桀纣贴上圣君的标签并赋予绝对的权力,以为他们从此就变成尧舜是幼稚的,表面的标签无法将桀纣变成尧舜,绝对的权力则必往往将尧舜变成桀纣。实际上,儒家之仁爱无法融合于法家式的极权体制,就像油脂不可能溶解于水,结果只能是一个表里不名实相乖的社会,一个以儒家公天下相标榜而行私天下之实的二重性政治生态。这正是萧公权所意识到却未能明确揭示的荀学的“未安”之处。

23、融合的结果就产生了宋明理学。于是宋代二程和朱熹就掀起了孟子升格运动,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官方也将《孟子》钦定为儒家经典著作,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其实,此时的儒学已经不是单纯的儒学,而是融合了佛道的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以佛家辩禅的方式来解决自己问题的思路。尤其是陆王心学追求内心的反省,倡言心外无物的思想,无疑就是受到佛家的影响。所以说,宋明理学是佛学化的儒学,儒学化的佛学。

24、其次,古代经典都不容易读,好在大部分儒家经典都有前人的注释。如《论语》《大学》和《孟子》极为流行,你也注,我也讲,每一朝代都有十多种注释本留下来,大家就容易读。先秦的词汇难懂,但有秦汉的学者注释;秦汉的注释也看不懂了,又有唐宋的学者注释;明清的人又注释唐宋的版本。民国的人可以参考清代的,现在的人又可以看民国的。抄来抄去都可以拿着去骗学位、骗职称。《荀子》不一样,流传下来的只有唐代的注本,此后长期没有人整理过。到了清代才开始有人关注。因此,《荀子》相对四书来说,前人留下的研究成果不多,水平也不高。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注本是唐代杨倞的,注得很不好。做学问最忌先有个思想在作祟。杨倞注释时不是忠于荀子的原意,而是削足适履,什么都往他自已的思想上去靠。因此,很多解释和荀子原意相去甚远,给后人阅读造成障碍。所以,这本书难就难在这里。 

25、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荀子批儒家,经常提到法家理念;荀子批法家,又经常提到儒家理念;最后,综合荀子自己的主张,则是法儒互补。最典型者,是荀子在《强国》篇中叙述自己的入秦见闻,大篇幅高度赞扬了秦政之后,荀子认为秦政最缺乏的,是“王制之道,儒家之教”。另外,对于墨家以及其余学派,荀子都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批评。

26、荀子说,人类生来有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争夺,社会就会混乱,所以圣人制定了礼来防止混乱。人类就力量来说,比不上牛。奔跑的速度,比不上马。为什么反而能让牛马为人类服务呢?就是因为人类可以组成社会,团结起来互相协作,就有了强大的力量。人类社会本来不该因为争夺而产生混乱,所以人世间存在一个“义”。那么“义”要怎样才能得到实现呢?答案是“分”。所谓的“分”就是区分、辨别的意思。按照伦理关系,把人分成君臣、夫妇、父子、兄弟、朋友等角色;按照职业,把人分成士、农、工、商等群体。每个角色和群体区分开来之后,每个被区分的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义务和权利,这样就不会产生争夺和混乱了,这就是“和”。社会的混乱,让大部分人都受到伤害。社会的和谐让大部分人都得到安宁。每个人的欲望都是无穷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天子,天下的财富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享受天子的权利,这便是“分”的重要性。要把这么多人区分开来,必须通过“礼”来实现,礼在本质上是为了养人和爱人。总而言之,先有“义”,再有“分”,然后有“礼”,然后就会产生“和”的效果。

27、天子者,埶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志无所诎,而形不为劳,尊无上矣。衣被则服五采,杂间色,重文绣,加饰之以珠玉;食饮则重大牢而备珍怪,期臭味,曼而馈,代皋而食,雍而彻乎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诸侯趋走乎堂下;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祝有事,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侧载睾芷以养鼻,前有错衡以养目,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以养耳,三公奉軶持纳,诸侯持轮挟舆先马,大侯编后,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庶士介而夹道,庶人隐窜,莫敢视望;居如大神,动如天帝,持老养衰,犹有善於是者与不?(《正论》)

28、按孟子的看法,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可以成圣。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倒相反,生来就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又生来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认为涂人皆可以为大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29、从这里看荀子的思想,为降雨而祈祷,为做重大决定而占卜,是为了表示重视,不是为了求以得之。如果认为向神祈祷,便能感动神明,或卜筮便能知未来,那将成为迷信,造成迷信的后果。

30、关于“名”的逻辑功用,荀子在《正名》篇中说:给事物命名,“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异实者莫不同名也”。这是说,万物各有赋予它们的名字。凡相近的事物,名称也相近;不同的事物,则名称也不同。这样可以使人知道,不同的现实有不同的名字,不致引起混淆。

31、荀子指出,秦国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得人民要想获取利益和地位“非斗无由”,通过变法成功地将民众变成了只知道发财的经济工具,将整个国家变成了一部战争机器。

32、所有的名称都是人的创造。在为万物命名时,何以这样命名,其实都是强加给它们的。称之为“狗”的动物,本来也可以称之为“猫”。但等到一个名字被大众所接受之后,这个“名”和这个“实”的关系便约定俗成了。这便是荀子在《正名》篇所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33、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34、除了“《资治通鉴》经史合参”没有整理成书以外,其余几次课程都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成书出版发行,既为国人了解传统文化精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相关经典提供了参考。

35、《史记》记载,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荀子曾去过秦国,打算劝秦昭襄王以儒治国,但遭到了秦昭襄王和秦相范雎的反对,荀子无奈而去。

36、荀子的政治思想是以他的社会理论为基础的。我们前面说,先有“义”,再有“分”,然后有“礼”。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礼”是最核心最关键的概念。与礼相关的概念又有“礼义”和“礼法”。“义”可以说是礼的原理,而“法”和“礼”几乎是同义词,如果非要仔细区分的话,“礼”更本源,“法”更具体,指的是那些详细明确的礼仪制度。“法”不同于“刑”,“刑”的地位要低于“法”。

37、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举出了孔子的例子。他说:“孔子将要担任鲁国司寇的时候,奸商沈犹氏不敢在早上把自己的羊喂饱了水以欺骗买主,公慎氏休弃了自己淫乱的妻子,一贯胡作非为的慎溃氏逃出了国境,甚至鲁国市场上卖牛马的人也不敢再抬高价格,这是因为孔子以正道来对待他们。孔子居于阙里的时候,阙里的子弟捕获的猎物不分彼此,家里亲戚多的人就分得多点,这是因为孔子以孝悌来教化他们。”对此,荀子总结道:“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也就是说,儒者的作用是在朝廷之中便美化朝政,在朝廷之外则美化风俗。

38、荀子将秦“四世有胜”的原因联系到其民风,他赞扬了秦国国民的淳朴畏法,百吏的恭俭忠信,士大夫的明通而公,朝廷的行政效率,他将秦治视为古代理想政治一般的典范,赞叹为“治之至也”。秦国不同阶层的人格风范在荀子书中多次出现,说明秦国治道在其思想中的印象之深刻,并在客观上成为他设计理想治道的的重要参照。但是,荀子是敏锐的,他同时发现了秦治的根本问题在于“无儒”,缺乏仁义而纯任法术,于是,当李斯说秦国之兵加海内并“非以仁义为之”,而是因为“以便从事”时,立即遭到了老师的斥责:“非女所知也。”荀子又说:

39、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因此,在孟子看来,人要成圣,必须“知天”。荀子正相反,认为:“惟圣人为不求知天。”(《天论》)

40、《荀子》书中有《正名》篇,这是儒家哲学的一个老题目,原本是孔子提出来的(本书第四章已经说到),《论语·颜渊》篇中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也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孔子和孟子两位都关注伦理问题,因此,他们对正名的解释也是就其伦理意义来立论的。荀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名家十分活跃的时代,因此,他关于正名的理论不仅着眼于伦理,还反映了对逻辑的关注。

41、从2002009年的“太湖大学堂国学经典导读”,到2010年的“《资治通鉴》经史合参班”,再到2012年“《管子》研习班”、2015年“魏承思说《中庸》研习班”,202018年“《荀子》研习班”,魏老师五次正式开讲国学经典。五次课程,魏老师对国学经典层层梳理,抽丝剥茧,深入浅出。

42、人格的独立自由,思想的卓尔不群,使荀子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43、书册已完成,喜欢的朋友看这里--汉文字源起与演变

44、天是什么?荀子认为,“天”是一种物象,而不是神灵上帝。“天职”是什么?——“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谢,阴阳大化,风雨博施等而已。”故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更有惊人处,荀子明确提出了:“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是说,与其将“天”当作伟大的圣灵去想,不如将它当作牲畜与物事去使唤。歌颂上天,不如制服上天为我所用。

45、为这两项理由,人需要社会组织。为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因此而需要有礼(用礼来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相待,制订日常生活的共同准则)。儒家一般说来,都重视仪礼,荀子对此更加强调。“礼”是由何而来的呢?荀子在《礼论》中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是说,人生而有欲,有欲就有求,求满足欲望而无节制,必定引起竞争,有争就有乱,乱则一事无成。先王制定礼(个人行为准则)义(道德),就是为了杜绝社会和思想的混乱。

46、荀子一生波折甚多,但从未丧失独立自由的人格。

47、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发现,荀子一生的经历挺曲折的。虽然也曾获得一官半职,但对他这种希望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家来说,并没有获得大展宏图的机会,一生的境遇并不太令自己满意。那么荀子到底具体有什么样的政治理想和学术思想呢?答案就在《荀子》这本书里面,《荀子》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是荀子本人所著,少部分由荀子的弟子整理和撰写。我们下面就来介绍荀子的思想。

48、韩愈为什么要捧孟子,而将荀子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呢?因为印度传入的佛教思想是谈玄说妙的,必须找到与其契合的才能打擂台。不然,人家谈天,你说地,擂台是打不起来的。孟子学说谈玄说妙天马行空,和佛教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而荀子思想和孟子相比,则更接地气,偏向于人的实际生活和经验,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这和当时思想界的风气显得格格不入。不过,韩愈还没有完全抹煞荀子的地位,只是说荀子“大醇而小疵”,有点小小的不足而已。

49、显然,萧公权一方面肯定荀学符合孔孟之神髓,但是,面对于现实政治的史实,他又不免发出了深深的疑问。不仅荀子时代符合他治人理想的君主寥若晨星,倒是后世之昏君暴君往往以荀学为自我粉饰和欺骗天下的工具。他不仅疑惑这是否由于荀子之说存在“未安之处”?说荀子本来是想将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治法结合起来,从而兼得其美,可是,实际情况是既丧失了德治之功用,又丧失了制约君权的手段,由治人与治法两“两兼之”变成了“两害之”,他因此推断荀学有“未安”之处,那么,荀学之“未安”究竟何在?萧先生并未明言,笔者以为在于其儒家道德理想与法家极权体制的内在矛盾。

50、在儒家经典之中,有两部书专谈仪礼。一部是《仪礼》,叙述举行祭祀时的仪式细节。另一部书是《礼记》,内容是对仪礼的解释。据我看,《礼记》中的大部分是荀子门人所作。

51、那么,这样“居如大神,动如天帝”的君主,与民众的关系是什么?荀子说:“故曰: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埶,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富国》)民众不但在道德上完全依赖于君主的教化,就连人民的力量、组织、财富、势力以至于寿命,都仰赖于君主来成就,这样的君主,对于人民来讲,只能用大救星三个字来形容他。甚至父子之亲、兄弟之顺和男女之欢,这些基于人之天性的人伦关系,也被荀子说成是君上的恩典,一旦意识到这一点,百官庶人除了敬节死制和忠信不楛之外,还能有其他选择吗?总之,荀子设计的王制是一个君权主导一切的集权社会,君主比爹娘还亲,君主比天地还伟大,不但任何可以对君主说不的政治力量已经被消灭,就是父子、夫妻和兄弟等社会性的人伦关系也被政治化了。

52、诸子百家都是对于周文疲弊此一时代课题之回应而取径不同,孔子、荀子亦然。孔子将礼坏乐崩的原因追溯到人的内心世界,认为是这由于人心中道德情感的淡漠导致了礼乐的废弛,所以他摄礼归仁,为礼乐文明建立心性论的基础。孔子对于周礼的诠释是创造性的,他从中发现了更为内在和永恒的东西,这种创造的内涵与意义已经超越周制本身。荀子身处战国末期,社会正在加速从封建制转向君主专制,他便以制度重构为先,故摄仁归礼,他将礼义作为“治辨之极”,“强国之本”,“功名之总”(《王制》),力图本礼义以构建现实版的王道政治。

53、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礼”非常重要。如果君主能完全达到“礼”的要求的话,那么他就能实现王道了。荀子把治国理政所达到的境界分为几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王道,其次是霸道,其次是仅存,再次是危亡。仅存也就是国家仅仅能存在而已,仅存和危亡都不足道,也就是说荀子能看得起的只有王道和霸道而已。

54、关于“名”的逻辑分类,荀子说:“万物虽众,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这是说,万物虽多不胜数,有时我们想泛指它们的整体,就称之谓“物”。“物”是最最一般性的词语。如果继续泛指外物,势必陷于穷尽。有时,我们想说的是局部,例如,鸟兽。它是分类名词。如果继续这样分类下去,又将陷于穷尽,不得不停止下来。这样,荀子把“名”分为两类:共名、别名。共名是人进行综合思考的产物,别名则是人进行分析思考的产物。

55、儒者为之不然,必将曲辨:朝廷必将隆礼义而审贵贱,若是,则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者矣。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关市几而不征,质律禁止而不偏,如是,则商贾莫不敦悫而无诈矣。百工将时斩伐,佻其期日而利其巧任,如是,则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县鄙则将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农夫莫不朴力而寡能矣。士大夫务节死制,然而兵劲。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风俗美,以守则固,以征则强,居则有名,动则有功。此儒之所谓曲辨也。(《王霸》)

56、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这自然证明了华夏文明非凡的生命力,但从维系华夏文明的制度形态看,秦以前是八百年的周王朝封建制,秦以后是二千多年的郡县制度,而秦制是一种典型的君主专制政体,因此,所谓的历史悠久同时也就意味着华夏民族遭受君主专制的时间之漫长,以及由于巨大历史惯性而来的现代政治转型的困境。五四以降,学界多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难以变革的原因追溯到孔子身上,但孔子仰慕周文而曰“吾从周”,他明显倾向于分权型的周制而非集权形的秦制。从先秦政治思想史上看,真正为汉以后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荀子,在他的政治思想中遗存着中国式君主专制的思想密码,也潜含着中华民族政治转型步履维艰的思想动因。

57、在制度设计上,荀子自称要遵循三代之法度,所谓“言治者予三王”《大略》)。但是,三王既已久远,究竟该师法谁呢?他说:“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非相》)荀子主张“审周道”以立制,一个“审”字大堪玩味,至于他所设计的政治体制是否周制,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荀子的制度设计主要体现他“王制”蓝图中,具体包括王者之政、王者之人、王者之制、王者之论、王者之法等,按照他的规划,士农工商,有司百官,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安其分,一个组织原则明确、部门体系完整、尊卑秩序井然、礼仪制度完备的官僚体制已经大体成形了,这自然是长于典章制度之学的荀子的一大贡献。

58、就对法家思想的创新与补充而言,荀子有四大贡献:

59、荀子的政体中不乏周制的因素,他所列举的官职名称大多见于《尚书》、《诗经》和《周礼》等,显露出借鉴周制的意图。王者之制在衣服、宫室、人徒、丧祭械用等制度主要法后王即取法周制,王者之法规定的贡赋田税、市场管理、货物流通制度也近于周制(蒙文通,第152-153页),但是,他的王者之政、王者之人、王者之论多与周制不相类,流露出另一种不同的精神气质。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权力结构的安排,就此而论,荀子号称“审周道”而建立的政体与周制相去甚远。周制的核心在于封建即封土建国,王室册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如此“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左传·昭公七年》),天下共戴一周天子,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诸侯国均实行宗法制度和世卿世禄制度,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可是,在荀子所设计的政治体制是郡县制,其王者之政规定“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於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於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表明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将各级官僚的任命权统统纳入君主手中。他的“王者之法”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正也是要在完全废除诸侯国及其他贵族所曾经拥有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收入的自主权,将一切权力统统收归到中央政府。显然,作为政治组织的基础的国家权力的分配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即从以封建为基础的贵族制演变为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君主专制,这一转变显然具有革命性意义。

60、荀子力图通过儒家道德与法家政制以解决当世的政治困局,他为此而设计治人和治法两个基本点,试图以治人范导治法,以治法强化治人,但两者作用的机理并不相同,基于秦制的治法是切实的和刚性的,基于儒家德政理想的治人则是软性的和或然的。按照荀子“有治人,无治法”(《君道》)的说法,治人自然是政制中的核心部件,但却面临两个极为不确定的问题:我们不知道治人是如何产生的,也不知道万一他不合乎儒家道德的理想应该如何,而这两个恰恰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即权威的来源和权力的制约问题。同时,荀子的治人理想也完全违背他自己的人性预设,当他断言人性本恶时,他用的是全称而非特称,显然没有人可以例外,那么凭什么希望君主会具有如此高尚的道德呢?所以,他的儒法互补的治道理论中蕴含着一个危险的漏洞:他所设想的治人是虚幻的,而秦国式的法家专制却是实实在在的,虚幻的圣君理念如何能够制约现实的秦制呢?他主观上想让法家制度成为儒家王道理想的手段,正是这一点成了荀子政治学说的阿基里斯之踵。

61、现在回到正题。中唐时期,儒学和佛教发生激烈冲突,韩愈为对抗佛教,写了一篇文章叫《原道》。其中提出了儒家道统说,把周公、孔子和孟子视为儒家传道的正统。韩愈认为,孟子死后,道统中断,才使佛教学说乘虚而入。他以继承孟子自居,倡导恢复儒家道统。

62、第讲重要的。有些经典也很难,但不是那么重要,因此也不是我选择要讲的范围。第是对现代人生活有用的。有些也难,也重要,但可能跟我们现代生活距离比较远了。比如《尚书》很难,也很重要,但相对来讲,《尚书》在现代生活中用得到的就比较少了。可以从保存古代文化的角度,留给专家们去研究。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原先准备两年讲一部书。先讲了《管子》,隔了两年讲《中庸》。现在又是两年过去了,这次就给大家讲《荀子》。 

63、在儒家中间,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正好针锋相对。有人认为,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则代表儒家的右翼。这种说法虽能令人一新耳目,但不免过于简单化。孟子强调个人自由,就这一点说,他可以被看为是“左“的,但孟子重视超越道德的价值,与宗教比较接近。荀子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控制,就这一点说,他可以说是“右”的;但他重视自然主义,与任何宗教思想都不相容,就这一点说,又可以说是“左”的。

64、如此一位具有最鲜明独立自由品格的思想家,却被历史弄得纠缠不清,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65、秦昭王接着问道:“那么儒者居于人上时会怎么样呢?”荀子回答说:“儒者居于人上的作用可就大了!他们内心意志坚定,用礼节治理朝廷,用法度整治官府,以忠信仁爱为天下做出示范。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情,杀一个无辜的人,即便能因此得到天下,他们也不会去做。他们的信义被百姓接受,传遍四海,于是天下的人都会响应他们。他们高贵的名声传遍四海,天下便可得到大治。离他们近的人,会用音乐歌颂他们;离他们远的人,就会不顾一切地想要投奔他们。四海之内如同一家。这样的儒者被称为人师。《诗经》中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就是这个道理。儒者无论居于人上或人下,都能有如此大的作用,怎么能说儒者对国家没有用处呢!”

66、除了政治思想的重大创造,荀子还有三大方面的杰出理论贡献:

67、在《正名》篇里,荀子首先阐述他对于知识的理论看法,与后期墨家的观点比较接近。他说:“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这是说,人所赖以认知的功能称做“知”,人所赖以判断自身的认知与外部世界是否相合的功能称做“智”。人所赖以认知的功能,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荀子所称的“天官”,如耳目;另一部分是心,即头脑。天官接收印象,头脑则对感官的印象作出解释,说明它们的意义。在《正名》篇里,荀子又说:“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这是说,五官可以注意到某些感官收到的印象,但如果一个人不能对它们加以分类,如果头脑不能辨认它们,并赋予意义,则只能说,这个人无知。

68、荀子治道的最高理想是海内之众像一个人一样地供人君随意支使,这自然是化多为一的典范,是专制集权的极致。他在《儒效》、《王制》、《议兵》篇屡屡强调“四海之内若一家”,其实是要消解封建制下宗族与家庭的基础地位,使之成为中央集权国家的单元。他又屡屡强调“亿万之众而抟若一人(《儒效》)”;“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不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可能“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议兵》)。孔孟重视的个体人格价值和人道尊严已经为利维坦的强大意志所吞噬。阿伦特指出:“极权统治努力组织无限多元和无限区别的人,似乎将全人类之看作是一个人,只有每一个个人的各种反映可以降低到一种绝对不变的一致,使得每一组反应随意互换,才能使极权统治成为可能。”(阿伦特,第548页)这种现代极权政治中才有的图景,竟然由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如此清晰地勾画出来,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69、荀子则代表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另一个重要的派系。以荀子为代表的三晋儒家起源于孔子的弟子子夏所代表的西河学派。西河学派根源于儒家思想深层的救世济民的理念,要求后来的儒者将儒家思想与战国君主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的需要结合起来,强化了儒学的现实性与在政治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特别是荀子主张“法后王”“礼法并用”,与言必称“先王之道”的思孟学派针锋相对,非常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

70、其实,在唐代以前一直是孟子和荀子并称,甚至荀子在前,孟子在后的。据谢墉《荀子序》记载,荀子“最为战国老师。太史公作传,论次诸子,独以孟子荀卿相提并论……盖自周末历秦汉以来,孟并称久矣”。除了司马迁之外,从汉代至唐代,一直有文献将荀子排序在孟子之前的记载。例如,东汉王充《论衡》称:“董仲舒览孙(荀子)、孟之书,作情性之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称:“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北史》记,“孔、墨、荀、孟禀圣贤之资,弘正道以励其俗”;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称:“游、夏之门,时有荀卿、孟子;”权德舆称:“自孔门偃、商之后,荀况、孟轲宪章六籍,”均是先荀后孟,荀子的影响一直超过孟子。即使司马迁本人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也是称:“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汉唐盛世,其治国核心思想主要是荀子思想。唐代著名宰相魏征借用《荀子》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诸多名言,和唐太宗讨论治国之道,成为千古美谈。

71、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所以欲在政治思想上实行统必须统一文字。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的说法,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废除各国古文,推行由李斯等人根据大篆改定的秦篆(小篆)。后来的隶书和楷书虽然在字形方面有很大发展变化,但字体结构基本承袭秦篆。

72、荀子特别强调学习对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品质都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获得的,而且他写下作品《劝学》就是为了鼓励人们学习。另外,他在儒家典籍的整理方面也有着相当重要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扩展资料: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73、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天没有自己的主观愿望,不会希望谁好,希望谁遭殃。天有自己的原理存在,如果人能掌握和遵循这样的原理、规律,那么就会得到吉利的结果。上天赋与人形体和心神,同时还有各种符合天理的欲望,心神统领耳目口鼻等感官,可以认识天和万物的原理和规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运用万物来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合理欲望。既然人能根据天地万物的原理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何必去揣测上天的意图呢?虽然说天地的变化也会对人类产生影响,例如水灾旱灾等,但人只要掌握了天地万物的原理,就可以消除它们的消极影响。荀子说,与其崇拜天,苦苦地思索深奥的天意,不如让天来为我生产财富;与其歌颂天,跟在天后面亦步亦趋,不如利用天地的原理来为我服务。总而言之,人可以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统治天下的圣王,他的最重要职责是守道,也就是掌握大道。至于天地和万物所呈现出的各种原理和规律,圣王可以不用太详细地追究,因为这些内容是圣王手下的官员们的职责,只要顺应天地万物的原理就行了,也不必揣测天的意图。这就是圣人不求知天。天地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奇怪的自然现象,并不是上天意志的反映。天下治理得好不好,和天的意志没什么关系,只和君主个人的能力有关系。

74、这样,人的知识和人的追求便分离了。知识是重要的,但人不是只靠知识活着。我们还有感情上的需要,要求满足。在对待死者的态度上,我们需要同时顾及两个方面。儒家所讲的葬礼和祭祀便是为此而设的。前面讲到,这些葬仪、祭礼,最初都不免带有迷信和神话的色彩,经儒家的重新诠释,剔除了那些迷信和神话色彩,宗教的因素转变成为诗了。它们不再是宗教意味的行动,而成为诗意的了。

75、秦人,其生民也陿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埶,隐之以阨,忸之以庆赏,䲡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斗无由也。阨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议兵》)

76、对于中国文明史,荀子的独立自由品格,具有恒久的典型意义。

77、我们今天对儒家有个刻板印象。一提儒家,你们脑子里肯定就是孔孟之道;一提儒家思想,就是孟夫子“人之初,性本善”的那套人性论,或者是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其实不然,孟子思想不能代表儒家的全部,也未得孔子真传。我所以选择讲《荀子》,就是要颠覆今天的儒家观,让你们了解统治过去两千多年思想的儒家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不像现在人那样喜欢做翻案文章。你们讲白的,我一定要讲黑,哗众取宠。说荀子之学才是儒家主流,不是我讲的话。《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评荀子说:“况之著书,主于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其中最为口实者,莫过于《非十二子》及《性恶》两篇。………平心而论,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韩愈‘大醇小疵’之说,要为定论,余皆好恶之词也。”梁启超说:“汉代经师不问为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屡变,壹皆盘旋荀学肘下。”两千年间儒家宗派屡变,变来变去,一直都是在荀子学派的门下打转。梁启超对荀子是既肯定又否定的。有一个人是完全否定荀子的,就是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也这样说:“(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中国两千年来做学问的人学的都是荀子的东西,都是乡愿。他是在骂人啊!尽管是骂人,但他也承认两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实际上是荀子的学问。

78、范雎将荀子的这番话报告给了秦昭王。秦昭王很快便召见了荀子。

79、可见,周人将“不孝、不友”之类的家庭伦理也纳入了刑法的范围,用法律维系宗法道德基础,其重礼与重法同时并举。不仅《康诰》中要求对于不孝、不友者“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酒诰》曰:“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又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时同于杀。”这篇诰辞要求对于参与群饮的殷民一律拘捕到京城处死,殷商旧臣参与群饮者可以先进行教育,教育不改者同样处死,亦可见周人刑罚之严格的程度。

80、在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十分广泛,它可以意味着仪式、礼节或社会行为准则。“礼”可用以指所有这些内容,但在上面的论述中,“礼”的含义更多是指社会行为的准则。这时,礼所起的是规范作用。“礼”在人满足欲望时,加以规范。但是在用于礼节、礼仪时,礼有另一种作用,就是文化教养。在这个意义上,礼净化人的感情,使它纯洁、典雅。在这方面,荀子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1、这一段汉大赋式绘声绘色的描写,将君主的威势、奢华和光芒铺陈得无以复加,他“居如大神,动如天帝”,诸侯百官尚有持轮挟舆、夹道拜瞻的机会,至于一般的庶人,只有望风隐窜的份儿了。这与孔孟笔下的人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实际上,天子在荀学中被推到这样的地位也是理所必然。在否定了一切神圣的权威之后,世俗的权威本身就成了最高的神圣,在儒家思想史上,荀子是第一个对君主大搞个人崇拜者,其来有自。荀子对于天人关系的探讨以明于天人之分开始,却以将本来是普通人的君变成天神而告终,乃是其政治哲学的逻辑必然。一个绝对专权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个人崇拜盛行的社会,一个将凡人的君主变成神的社会,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82、荀子不会刻意迎合某一学派,只凭自己的思考说话。

83、这样一个君主,兼备儒家的礼义和法家的威势于一身,能够成为实现儒家社会理想的工具吗?如前所述,荀子要求作为治之原的君主好利义、尚贤能、无贪利,可惜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假设,如果君主的个人爱好恰好相反,荀子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可行的制约办法。荀子否定主宰之天之后,君主已经变成了天,而严格的尊卑等级秩序中的士大夫官员也只剩下了口称万岁的义务,否则就是非礼无法了。

84、其《劝学》篇,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为宗旨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可谓独树一帜。该篇开宗明义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种教育思想的自觉程度,远远超过了同代各家大师们。

85、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86、荀子的总体态度是:尊法,主张法治,但又认为必须以儒家教化与王道补充之。

87、虽然在战国时代,各国之间兼并战争激烈,各国国君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尚不及于思考国家如何长治久安的问题。然而,历史最终证明,单纯崇尚功利的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很快就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灭亡了。进入汉代之后,汉儒受到荀子的深刻影响,将儒家思想与政治稳定的需要结合起来,很快就受到了尊崇,成为了封建社会大一统国家的指导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因此,清代阎若璩指出:“尝谓三代以下之天下,非孟子治之,乃荀卿治之。”

88、更重要的是,荀子同时具有独立的社会政治理念与哲学精神,没有淹没自己。

89、段玉裁:1998年,《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90、近人蒙文通先生曾从中国古代民族历史与学术流变的角度,断言春秋以降所形成的东方儒家与晋、秦等北方法家之不相容(蒙文通,第151页),并对荀卿之学作了如下评论:

91、荀子还曾著有《乐论》,其中说:“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插图),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由此看来,荀子是把音乐作为道德教育的工具,这是儒家对音乐的一般看法。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