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刻苦读书的成语精心整理71句

写出刻苦读书的成语

1、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2、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写出刻苦读书的成语)。

3、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4、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见《尚友录》卷四。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形容刻苦攻读。

5、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6、半工半读: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7、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8、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像几十株花儿在静悄悄地承受着辛勤园丁的浇灌。

9、博览群书  笨鸟先飞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勤学苦练

10、(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1、(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2、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写出刻苦读书的成语)。

13、夙夜匪懈: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14、(出处):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5、(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16、(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7、(董仲舒,是广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 

18、磨穿铁砚:磨穿了铁铸的砚台。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也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19、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20、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21、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22、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23、(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24、学而不厌:厌,满足。勤奋好学,达到不知满足的地步。形容十分好学。

25、(南朝人江泌小时家贫,白天要帮助家里做些杂活维持生计,晚上他抓紧时间来学习,由于买不起烛火,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读书,月亮西坠。他爬上梯子接着读,经常因困倦从梯子上摔下,爬起来后接着读书。)

26、教育  感化  教诲  启蒙  启发  启迪  陶冶  感染 感人 

27、典故: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28、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29、师其意不泥其迹:师:效法;意:意图;泥:拘泥;迹:前人留下的言论。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30、(举例造句):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

31、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32、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33、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34、(拼音):dùn xué lěi gōng

35、钝学累功:指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36、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37、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8、我贪婪地读着书,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

39、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40、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

41、(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42、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43、(举例造句):他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书法家。

44、(夙兴夜寐):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45、译:古代有个杞国人总是担忧全球会有大地震或小行星撞地球睡不着觉也吃不下饭,日夜思考学习。

46、(萤灯雪屋):指勤学苦读。同“萤窗雪案”。

47、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48、(载酒问字):载:携带。带着酒去别人家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49、蓬赖麻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50、(例句):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勤奋学习。

51、(先生嘴里不断地诵读六经的文章,两手不停地翻阅着诸子百家的书籍。对史书类典籍必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终年劳累。先生的学习可以说勤奋了。)

5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53、出自《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54、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55、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56、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57、典故: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58、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59、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60、触类旁通  独立思考  过目成诵  举一反三  画蛇添足

61、运用自如 博大精深  催人泪下  感人肺腑  情节简洁

62、背诵  泛读  精读  朗读  浏览  朗诵  默读  略读  阅览  

63、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64、盈箱满笥:笥:盛衣物的.方形竹器。指箱子和器物都快装不下了。形容著述或书籍很多。

65、(崔光是北魏的名臣,他幼年家贫,嗜书好学,白天耕种,夜晚读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

66、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67、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的故事。

68、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69、(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70、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