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杀尽司马氏精心整理135句

刘裕杀尽司马氏

1、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南朝,已经是门阀世家了。几大门阀几乎统治了东晋。王马共天下绝非虚言,而是实际情况,自司马睿登基开始,东晋皇帝就没有实际上控制过这个国家,一直都权臣不短,从王敦,桓温,苏峻都有过篡位的情况,但这些人都是世家门阀。但刘裕恰恰相反,他是彻底地底层出身,凭着自己的本事成为一代权臣的,灭南燕,平卢循,定蜀中。对于东晋有再造之功,但刘裕的根基很浅,得天下不易。说白了就是穷人咋富不自信,怕得到的会失去(在这一点上和他一个阶层出身的朱元璋差的太远。)(刘裕杀尽司马氏)。

2、唐朝造反率最高的职位,谁干怕谁反,光皇帝就出了5个

3、从桓玄叛晋称楚帝开始,晋安帝曾两年多被桓玄挟持,致使建康晋宫一度无主。期间,刘裕一面会同群臣讨玄,一面竭力扩张自己权力。桓玄篡晋成功,在自立楚王,居守留台石头城的晋司徒王谧背叛桓玄,并被刘裕力保后(谧对裕有恩),要推举刘裕为杨州刺史,主领杨州军事,心怀歹意的刘裕不但固辞不受,相反要让王谧去当杨州刺史,领司徒兼官侍中。王谧只好重新推举刘裕都督杨、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领徐州刺史,刘裕见此势力大增,正合心意,也就受任不辞了。

4、其实在东晋时期,处所豪强就起头鼎力侵占兼并良田,逼迫公民。而刘裕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撑,让公民日子变好,天然会拿世家开刀,而司马家眷就是最兴盛的世家富家。恰是这些原因,刘裕才会毫不原谅的屠戮司马宗室。

5、公元421年六月,东晋皇帝司马德文禅让于刘裕。至此东晋立国103年,经十帝而亡国。刘裕登基为帝。国号宋,刘裕史称宋高祖武皇帝。司马德文禅让以后。认为自己会是第二个汉献帝,蜀汉后主刘禅,北魏的末帝曹焕。交除皇帝位安度晚年。但仅仅一年以后,刘裕派人要毒死司马德文,司马德文漠然道:自杀不可转世为人,几个杀手用棉被把司马德文活活闷死,时年36岁,从此以后,刘裕开始了一个最恶劣的先例,历朝末帝再无善终者。有样学样,齐国灭宋的时候,刘裕的子孙也被毒杀。一报还一报。而且还有刘裕后世子孙的那句名言:"来世投胎生生世世不生帝王家"。(刘裕杀尽司马氏)。

6、这只能说是司马氏在建国之初,在皇帝的带领下,士族奢靡成风,互相斗富,这有史可考,最糟糕的是司马炎的继位者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即便是报应,那也是皇族自己造成的。

7、为汉室复仇。刘裕是汉朝藩王楚元王的子女,尽管不是刘邦的后裔,但祖上和刘邦也是亲兄弟关系。而刘裕在篡位时,则是以刘汉宗室后裔自称的。

8、司马德文被杀后,刘裕还假惺惺地率领百官亲临为其送葬。

9、有了这类闹剧后,这个乱世里的诸多枭雄们,也都是警钟长鸣。“前朝皇族留不得”更成了好些人的共识。放在刘裕身上,这位枭雄本身就不是“心大”的人,对身边的嫡系将领都常各种猜疑。他的名将王镇恶就是因为他的猜忌引发内讧,落得窝囊身死。对自己人尚且如此,对待“前朝皇族”,自然是无比狠辣。甚至司马皇族被他追杀的景象,也并非“独家待遇”——刘裕攻灭南燕时,就把南燕皇帝慕容超斩首,其家族三千多人几乎被杀光。

10、魏晋南北朝应该分开来说,应该是魏晋和南北朝,魏晋虽然并称,却有先后,南北朝则是同时存在。六朝只是南京人的说法,南方人的认同,刘裕开创了宋朝,意味着中国历史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11、但刘裕绝对是个地道的市井无赖之徒,什么打架斗殴鱼肉乡里,街头混混能干的他一样没拉下,尤其喜欢去赌场扔两把骰子。可那时的赌坊老板一定想不到:这个经常在赌桌上输得掉裤子的赖皮小子,最后却赢回了千万金钱都买不来的好东西---江山。

12、可杀了晋安帝后,刘裕并没有着急改朝换代,而是立晋安帝弟司马德文为帝,以作为缓冲。不久,刘裕改称宋王,所统辖的范围也由十郡变成二十郡,又加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礼。

13、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司马炎死后,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显然无法解决他统治时期的政治困难,造成了八王之乱,司马氏自相残杀,成为他人的傀儡,最后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14、自从战国时的三家分晋,在到东汉时期的累世公卿,在到后来魏晋时期的门阀大族,朝政大全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就比如魏文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使得世家大族完全掌控了朝政,以至于到了东晋时期,造成了高门无寒士,寒门无士族的局面。

15、到了公元420年,风水轮流转,刘裕篡位晋朝。可是让司马家族想不到的是,这位与自己曾经没有任何仇恨的人,竟然将司马家族的人赶尽杀绝。这究竟是为何呢?当时篡位的刘裕已经57岁了,他的长子才14岁。当时的刘裕称帝之后,对自己的寿命知道很多,在古代时期,能够活到60岁已经算是长寿了。刘裕称帝的时候已经57岁了,他的寿命可能没有多长时间,为了让他的长子顺利即位,刘裕做出了很多打算。

16、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17、但是刘裕比起曹丕来说似乎有那么点“心胸狭窄”,因为他下令将晋恭帝司马德文用棉被捂死。而且这已经不是刘裕第一次杀死皇帝了,早在一年之前刘裕便命令王韶之缢杀了晋安帝,刘裕称得上是皇帝杀手,再算上之前被他擒杀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后秦末帝姚泓等人,死在刘裕手中的皇帝已经有六位了,这也为刘宋皇族惹来了杀身之祸。

18、此时留着司马德文等晋朝王室,万一有世家大族想要拥立晋朝王室复位怎么办?新莽年间的起义军不就是这么干的么?因此刘裕干脆下令将司马皇族斩尽杀绝,如此一来世家大族想拥立皇帝也没有了人选。

19、在此情况下,无论司马德文多么低调,多么配合,刘裕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20、封锁消息,盗用皇帝名义假传圣旨,为自己篡权服务。

21、刘裕先是逼迫朝廷授予他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衔,同时受封宋公,加九锡。随后他派人暗杀了晋安帝,立晋安帝的弟弟、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司马德文就是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晋恭帝即位后,刘裕又逼迫朝廷册封他为宋王,允许他使用皇帝的仪仗和规制。

22、这样一个国穷民困的破烂摊子,如果不能采取断然更革,那么不用司马家族捣蛋,也得分分钟完蛋。于是为了坐稳皇位,刘裕仅仅“务农重积”“恤其(农民)所苦”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向这些腐朽的门阀开刀。所以他针对的,不仅仅是司马皇族,还有所有门阀大族。

23、刘裕出身行伍,军功了得,从底层庶人变成杀伐果决将军了。对于东晋帝室的颓败,他是亲历者。做为势力权臣,更需心狠手辣。

24、418年6月,刘裕在彭城接受了朝廷对他的两个封赏:宋公、加九锡。在年底派人暗杀了晋安帝,刘裕随即称奉遗诏拥立司马德文继承皇位,史称晋恭帝。

25、东晋王室偏安,因此世家大族实际上与皇帝共掌政权,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谢与马,共天下”也就是这个道理。而刘裕是什么人?往好听了说,他是汉朝后裔,往难听了说就是个寒门贱人。刘裕的父亲刘翘不过是个低级官员,工资勉强可以养家糊口,以至于刘裕不得不“织席贩履”来维持生活。

26、萧道成过去没多长时间,就命人暗杀了刘准,刘宋皇室几乎被萧道成赶尽杀绝。或许萧道成下手之前会想到刘裕,而刘准被杀之前也会想到自己的这位祖宗,要不是他开了先河,刘准说不定还能保住性命。

27、而在这些士族当中则是涌现出了许多人才,比如曾经造反的王敦,率领八万晋军取得淝水之战胜利的谢安,他们之所以能够执掌大权靠的并非是杰出的个人能力,而是出身的门阀士族。

28、结果就是汉献帝刘协被废为山阳公,而曹丕则是代汉建魏,完成了父亲曹操未能完成的夙愿。而汉献帝虽然被迫禅让,不过却依旧锦衣玉食,和妻子曹节安度晚年,得以善终。前代皇帝禅让,一般得以保全性命,不过这个惯例却在二百年之后被刘裕打破了...

29、到了公元420年,刘裕正式取代东晋,建立了刘宋。东晋灭亡后,司马德文被刘裕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派人杀害了司马德文。并且,刘裕还杀害了不少东晋皇室,促使一些司马氏为了避祸而更改了姓氏。对此,在笔者看来,刘裕篡位后,之所以没有善待司马家族,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30、且不说司马氏内政自相残杀导致灭国,其实从司马炎建朝之际就不行了,三国志里面有一个历史趋势,就是北方少数民族越来越多。你知道周处除三害吧,周处本来是吴国人,西晋统一之后,周处做了将军,最后战死在边疆。

31、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尚未出兵,便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亡佚。刘裕为何国号不是汉我们先看看各朝各代那些刘姓人建立的皇朝,刘邦就不用说了,他建立的西汉是第一个以汉为国号的朝代,第二个是刘秀,他是汉朝中兴之主,东汉开国皇帝,他直接以西汉继承人自居,而第三个是刘备,他建立的蜀汉也是以东汉继承人自居,第四个比较奇特,刘渊,他是匈奴人,但是被赐姓为刘,他在攻打西晋的时候觉得自己和汉室世代通婚,自认汉室继承人,尊刘邦刘秀刘备为先祖,建立了一个汉朝,不过他侄子的时候就改国号为赵了。

32、安帝弑死后,恭帝所谓的禅让,更是刘裕暗中与中书令傅亮密谋策划,一手操办的。刘裕封为宋王,移镇寿阳后,为了达到尽快去掉恭帝之目的,使出了假招术,伪称要奉还宋王爵位,还老京师。一丘之貉的晋中书令傅亮贼心相照,悉心揣摩,窥透裕意,两人一拍即合,由傅亮在建康自具草诏,托称征刘裕到建康辅佐恭帝,刘裕见机行事,率军突入都中。

33、当刘裕登基软禁司马德文的时候,虽然司马德文每天过得小心翼翼,但是不久刘裕听说他的皇后生下个儿子,就派人杀了。然后刘裕又感觉司马德文一直是个威胁,就派个手下想要毒死他,但是因为前去执行的人不忍心残害旧主,就服毒自杀了。

34、刘裕到了晚年,日思夜想篡位,他相信查阅谶文得知的“昌明(注指晋武帝司马曜)后尚有二帝”的谶语之说,为消除后患,他决计弑主应谶。密嘱中书侍郎王韶之,贿通晋安帝左右,趁势潜入宫内,指挥内侍,用散衣作结,套住安帝颈中,生生勒毙。王书郎充当了刘裕弑杀安帝的黑手和马前足。

35、刘裕是个渴望权力的人,他杀逼司马氏的人绝不是为了什么给曹魏报仇,话说回来曹魏不还是抢了人刘家汉室的江山,如果说要报仇,他应当是为他们刘家报仇,怎么也扯不到曹魏去,刘裕逼退司马家的人怕的是将来司马氏的后代像当年刘秀一样以西汉没落皇族自居扯旗造反,名声这个东西在古代太重要了,只要有人自称是皇族后人,身边背后马上就会出现金主捧上金钱来,当年的曹操不就是以汉室皇族为要挟令诸候臣服的吗?

36、尽管司马德文对待刘裕篡权之事并无太大不满,但刘裕清除隐患还是将司马德文一家陆续杀死,以绝后患。(《晋书·卷帝纪第十》:“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裕使后兄叔度请后,有间,兵人逾垣而入,弑帝于内房。时年三十六。谥恭皇帝,葬冲平陵。”)扩展资料:刘裕一生共杀死了6位皇帝,分别是:楚国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国谯纵(对外称王、对内称皇帝)、后秦姚泓、东晋司马德宗、司马德文。

37、当时西晋政权里面山头林立,尤其是司马氏诸王,最后由于宫廷之争演变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衰退,出现了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和五胡入侵。西晋最终被少数民族灭亡。司马睿逃亡长江以南,建立东晋,则是依靠豪族,东晋二百年,西晋才几十年,东晋依靠豪门政治延续。王姓家族、谢姓家族,谢氏家族创立北府兵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抗。

38、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刘裕在为后代扫除障碍,稳固刘宋江山。

39、比如在公元420年,57岁的刘裕在强迫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成功建立刘宋政权登上帝位后,他接着就“惦记”上司马德文了。虽然丢了帝位的司马德文以零陵王的身份定居秣陵,看上去公益无害。

40、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夺去曹氏兵权,司马懿为了消除后患,几乎将曹氏一族的精英子弟诛杀殆尽。曹羲、 曹爽、 曹训以及外戚何晏等人都被诛杀,夷三族。 后又废杀曹氏两位皇帝,司马家此举可谓是惨无人道。

41、那个时候后天下官员皆是高门大族家子弟,寒门想要成为士族,可以说难于登天,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东晋的朝廷“王与马共天下”可见世家大族都能和皇权平起平坐,面对这种情况的刘裕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虽然刘裕凭借着战功一步步走向权力的最高峰,但是有司马篡曹、桓楚篡司马的例子在。

42、此外还有一些刘姓人建立的政权,但是都比较短期就不列入了,但是这些刘姓人建立的皇朝,大都是遵奉刘邦为先祖,自称复兴汉室,或者再建汉朝,为何真正的汉室宗亲刘裕反而建立了一个宋朝呢?

43、刘裕接受禅让后,地方诸侯势力依然很强盛,留着司马氏皇族存在,对于刘裕的政权来说,是很大的威胁。虽不能斩草除根,但铲除一个就减少一份威胁。

44、在他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因为难产而去世,父亲因为承担不起抚养他的费用,因此就把他扔到树林里面去了。但幸亏他的姑姑把他就回来了,少年的时候生活也是极其不易的,他一直在砍柴、种地、钓鱼、卖凉鞋。后来才有机会走入仕途,通过自己军事上的造诣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容易。

45、桓玄被刘裕等斩杀后,安帝复位,随后又被桓玄的部将桓振俘获,直到405年才逃脱叛军。此时,晋朝已经不存在了。

46、刘裕杀害杀害退位皇帝,还对东晋皇族下死手。这种做法,和晋武帝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后,宽待曹奂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47、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48、刘裕受封宋王大半年之后,逼迫晋恭帝禅位于他。东晋正式灭亡。刘裕称帝建宋,开启了南朝时代。晋恭帝退位后,刘裕先是降封他为零陵王,三个月之后,派人毒杀了晋恭帝。刘裕在称帝建宋过程中,除了杀害晋安帝和晋恭帝,同时还杀了很多东晋皇族。有人据此说刘裕称帝后,下令把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49、而放在司马家族身上,看看这家“皇室”在刘裕登基后的表现,那更是不杀不行:许多司马氏后人逃到敌国,然后在北魏等国南下侵扰时,各个争着做带路d。如此活剧,也让王夫之等学者们,为刘裕鸣不平,认为司马家族的所作所为,简直是“除恶不可不务尽也”。

50、具体来说,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战功,刘裕得以总揽东晋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

51、为了能够让后代顺利继承王朝大业,刘裕将东晋的司马一族进行斩草除根了。后来刘裕称宋王之后,对待司马家族的后人还是不错的,当时刘裕为了缓冲,先是立了马德文为帝。不过刘裕根本不是让司马德文真真正正的做皇帝,而是为了巩固基础。

52、世家大族的人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不会主动献出自己的利益,因此,国家必须要用暴力从大族手中夺回利益。

53、在刘裕看来,如果司马家族联合士族的力量搞复辟,把他一手打下的江山,又夺了过去。这是他不可承受之重。稳固刘宋江山,是刘裕一切行动行为的总方针。在这个总方针的指导下,刘裕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屠杀司马家族。

54、刘裕先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谯纵、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55、刘裕斩杀司马德文的用意便在于此:那就是他要改天换地,彻底开启寒门掌权的新时代!司马德文一死,刘裕用屠杀手段血腥的震慑了高门大户,与此同时又消灭了他们反对自己的武器,虽然手段稍嫌粗暴,但不能不说是有效的招数。

56、与此相对应的是,司马炎所处的三国时期,弑君还是比较少见的情况,所以司马昭弑杀曹髦后,遭到了天下的非议,这促使司马炎必须要善待曹奂。但是,到了东晋末年,刘裕则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

57、刘裕是晚晋的大臣,虽然出生微贱,但是他不甘堕落,一直在往上爬,最终成为了晋朝的重臣。虽然他已经差不多是君王的存在,但是他一开始却没有当君王,反而是扶持了司马文德登上王位,司马文德为了保命,就把自己的王位让给了刘裕,但是刘裕并没有被他的示好所感动,反而是杀光了司马文德,而且当时的刘裕已经被权利冲昏了头脑,他已经不满足做一个兵马大将军了,所以他就杀光了司马家族的所有人。最终他也登上了皇位。

58、刘裕第一个动手的是晋安帝司马德宗,在司马德宗生病之时,刘裕派自己的亲信王韶之偷偷跑了进去,把晋安帝勒死。

59、许多人说因为刘裕痛恨司马家族搞出了五胡乱华的悲剧,所以刘裕对司马家族痛下杀手。这当然是够扯的了。对刘裕而言,他最看重的是权力,至于五胡乱华这些事,他哪能放在心上?刘裕出身社会底层,而五胡乱华到东晋末期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刘裕恐怕连五胡乱华这事都没听说过。即便他听说过,他也不会把这事放在心上,看看他北伐时的做法就知道了。他主动放弃北伐时取得的战果,急匆匆率军南归篡位。

60、针对刘裕杀死晋恭帝司马德文一事,胡三省《资质通鉴音注》中评价:“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从此之后,禅让之君几乎难以保全性命。

61、所以说,司马德文很快被杀掉了,司马家族被炒酒灭门的惨案也是注定会发生的,对于刘裕的军事和得民心能力,我们无法否认,但是整件事看来也甚是杀伐果断,所以,亡国之君的命运注定凄凉,不是所有人都像司马炎那般,能够允许你安度晚年甚至封王封地的,你们对这段历史有什么看法呢?

62、其当时蜀汉灭亡时,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其目的是在瓦解东吴的斗志,为招降东吴做准备。既然刘禅能够被封为安乐公,作为接受曹魏禅让,以示正统地位的司马氏,对待曹奂在刘禅之上也符合情理。

63、应该说,曹奂禅让后的地位、待遇、结局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64、替儿子考虑。在刘裕称帝之时,他已经57岁了,在古代这个岁数已经非常大了。然则刘裕的长子才14岁。

65、东晋朝政局不稳,司马皇族争夺皇位时,刘裕趁机掌控了东晋朝的实权,从此成为真正的东晋朝首领。在他两次北伐后,刘裕成功篡位成为宋朝的第一任皇帝宋武帝。随后,刘裕对待司马氏一族的态度证明了他是汉室的后裔。在他即位后,马上下令诛杀全国所有的司马姓氏者,这样的举措是刘裕宣泄对司马氏的仇恨。

66、到了公元420年的时候,刘裕逼迫司马德文禅位。可是司马德文非常痛苦的禅位,不过这样的举动没有保住司马家族的后人。刘裕本来想杀司马德文一人的,可是当命令传到手下时,就变味了。到了手下时,变成了灭掉司马家一族。

67、可刘裕依然不肯罢休,眼看着司马德文每天和妻子褚氏躲在屋里,连每天喝水吃饭都是褚氏亲自试吃,实在是不好杀。但刘裕硬是放出大招,先派司马德文的两个小舅子上门引开褚氏,再派人闯进屋里闷死司马德文,彻底把这亡国之君“解决”。

68、内心深处的文化自卑心理和对高门大族并非真心实意拥护自己的恐惧,迫使刘裕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杀掉司马德文,就是其中之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个前朝皇帝拉大旗作虎皮,确保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稳固。

69、熟悉中国历史的都知道,加九锡一般也就意味着谋朝篡位。果不其然,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距离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刚好过去200年,南朝宋就此建立。

70、因此刘裕很担心自己如果哪天死后,没人震慑了的门阀会借机发难,拥戴司马皇族复辟。因为这样的教训在前朝太深刻了,所以灭掉司马族,就是一种政治正确性,也是一种必要了。

71、萧道成过去没多长时间,就命人暗杀了刘准,刘宋皇室几乎被萧道成赶尽杀绝。或许萧道成下手之前会想到刘裕,而刘准被杀之前也会想到自己的这位祖宗,要不是他开了先河,刘准说不定还能保住性命。

72、而当年三国战争中与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司马懿绝对想不到,他竟透支了他子孙后代的所有智慧,而后代竟被一个流氓所屠杀。

73、那么问题又来了,刘裕为何要了一个宋王的封号呢,要知道刘裕当时是权臣,想要什么封号还是要看刘裕自己的意见。

74、当年晋宣帝司马懿本是魏明帝曹睿的托孤大臣,可是司马氏父子却辜负了曹睿的重托,发动政变诛杀大将军曹爽,篡夺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75、刘裕虽灭了晋朝司马家族,但他本人的刘氏家族的下场甚至比司马氏还要更惨,先是兄弟子侄自相残杀,最后又被齐高帝萧道成灭门,实际上正是他本人“开创”了东晋南朝亡国者均被屠戮的开端。

76、最后,他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不过刘裕登位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治理国家,而是如何治理上一任司马家族,可是他却没有让司马德文安度晚年,而且他还下令要诛杀司马所有的家族成员,一时间司马家族就面临了屠杀的腥风血雨,场景绅士悲壮。很多人分析,为什么刘裕就不能做到像司马家一样容纳亡国之君曹奂,而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其实有3点原因很现实,首先,刘裕的儿子比较年幼,如果容下司马家族,很可能他的儿子没有办法在他驾崩后继位,毕竟司马家会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的儿子年级这么小,也不会政治上的钩心斗角;第他出生于草根,他与世家大族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他们并不会拥护他;第三个,他篡位这件事情比较急迫,他怕自己的政权不稳定。

77、刘裕发迹,靠自己的能力登上皇帝宝座,再次把祖先开辟的江山收揽回来。也因此,刘裕考虑到自己已经是汉室二十几代的传人,都有机会夺回帝位,如果留下司马家族的后代,就是留下后患,说不定若干年后,司马家族的后人也像自己一样,来抢夺皇位,所以,干脆斩草除根。

78、刘裕草莽出身,军痞起家,对于贵族和豪门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和厌恶(这一点和朱元璋很相仿)。但又不得依靠他们。刘裕自所以杀尽司马氏,关键是在于司马氏当时还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如果刘裕出身世家还好说)如果司马氏与北朝联合,内部再与世家勾结,这是刘裕无法承受的。北朝崔浩给太武帝上书时也曾提到“存立司马,诛除刘族。再就是,南朝门阀世家看不起刘裕一系寒门。对刘裕缺乏认可,依附,拥戴。刘裕之所以没有统一天下,内部不稳是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刘裕诛杀司马氏,也使得门阀政治开始衰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南朝世家门阀政治,到刘裕这里实际上已经开始失去了对朝局与社会的控制,自刘宋以后,门阀世家开始失去了对过家家的控制。

79、当初,刘裕派人写好了禅位文,让司马德文誊抄,他很识相的接受了,并对身边的人说:“我早就想这样做了,要不是刘裕,晋朝早就被桓玄篡夺了,如今能够多保存20多年,已经是上天保佑。”

80、但是刘裕比起曹丕来说似乎有那么点“心胸狭窄”,因为他下令将晋恭帝司马德文用棉被捂死。而且这已经不是刘裕第一次杀死皇帝了,早在一年之前刘裕便命令王韶之缢杀了晋安帝,刘裕称得上是皇帝杀手,再算上之前被他擒杀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后秦末帝姚泓等人,死在刘裕手中的皇帝已经有六位了,这也为刘宋皇族惹来了杀身之祸。

81、元熙二年(420年),接受晋恭帝禅让,代晋称帝,东晋灭亡,改国号为宋。

82、帝王虽然有杀前臣的想法,可是都没有像刘裕这样将司马家族屠尽,这种残忍的程度是历史上的帝王所没有的。先秦以及秦汉时期,封建的仁义道德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帝王虽然永远有无上权力,可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名声也不会轻易屠尽前代的臣子,反而多有厚待。

83、权臣的出现成为日常,司马皇帝不能完全施展权力,直到帝国”cpu"伴随时间的发展。必须更换。刘裕干掉了东晋权臣称帝的先列桓玄,自己也从屠龙少年,变成恶龙。

84、刘裕后来的一切基本上都是他自己一手打拼来的,作为武将他四处征战屡建奇功。故此刘裕骨子里是个武人,长年征战让他变得比较嗜血也是比较正常的。后来刘裕掌握全部朝政,天子就形同虚设,刘裕便篡位了,之后更是灭了司马氏一族,跟他的嗜血性格也有点。

85、风水轮流转,到了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夺了司马家族的江山,却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难道就不能厚待他们吗?

86、三国时期的刘备,刘备扛着恢复汉室的大旗,想要从新竖立刘汉政权,不外在刘备离世后,司马氏将其灭掉,汉室复国的进展不再。因而刘裕从道义上或许感情上天然而然对司马氏憎恨不已。将司马氏残杀后,也能够获得其他刘氏势力的支撑。

87、刘裕虽然雄才大略,但是他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变成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不过政治上总算还是有所作为,但是其后即位的宋武帝等皇帝却是荒诞不经。

88、再往后,桓温的儿子桓玄推翻东晋,于公元403年建立了桓楚,但桓玄也没杀晋安帝司马德宗。桓玄被北府军打败后,他带着晋安帝到了江陵;后来直到桓玄失败,都没杀晋安帝,司马德宗最终被刘裕救回。

89、当时,刘裕看到时机成熟,就命令d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迫司马德文誊抄。

90、东晋王室偏安,因此世家大族实际上与皇帝共掌政权,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谢与马,共天下”也就是这个道理。而刘裕是什么人?往好听了说,他是汉朝后裔,往难听了说就是个寒门贱人。刘裕的父亲刘翘不过是个低级官员,工资勉强可以养家糊口,以至于刘裕不得不“织席贩履”来维持生活。

91、当时刘裕称帝的时候已经57岁了,在那个时代57岁的人,已经算是比较高龄的老人了,他很害怕自己活不了多久!而且刘裕称帝的时候,他的长子刘义符才14岁。这个年龄继承刘裕的皇位是很难稳固的。当刘裕看到一边是自己年幼的儿子,另一边却是刚刚建立的根基不稳的刘宋朝廷。为此,刘裕苦心孤诣的想着,如何才能把自己建立的政权安全地传到自己儿子手中呢?因此刘裕不得不对东晋的司马家族,进行斩草除根,提前消灭一切不安定因素。皇帝一旦下了杀戮的指令,其手下的大臣很容易就会扩大执行范围,所以司马家族的灾难就难以避免了。

92、同样是受禅称帝,为什么刘裕不去效仿司马炎善待退位皇帝和前朝皇族的做法呢?

93、形势使然,不杀不行!主要因素如下:东晋是门阀士族的天下,刘裕崛起,是军阀取代门阀,但门阀的势力仍然雄厚(门阀彼此牵扯,任何一个门阀想当皇帝,都会被其它门阀合力拉下来,这从东晋的历史可以看出来,门阀是不希望上面有强势皇帝,希望上有弱势皇帝,实权由门阀共享),刘裕以军事强人的称帝,但反对他的势力也不小。

94、但是东晋末年,平民出身的刘裕掌握了北府兵,北伐至黄河,与北魏对峙,刘裕自己则回京取代了东晋皇帝,对司马氏可谓是斩草除根,大规模屠杀,全族被灭亡,成为古代史上唯一被灭族的皇朝。晋朝灭亡后,刘裕建立了南朝的刘宋政权,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

95、司马德文欣然接受,立马执笔抄写,并对左右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已经失去天下了,因为有刘公(刘裕),才延长了将近二十年的国祚。今天做这件事,是心甘情愿的。"司马德文这话,恐怕是真心的,事已如此,能够有这个境界,也是难得的明智。

96、当年的刘协、刘禅、孙皓、曹奂等人之所以得到优待,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对于胜利者来说,已经没有了威胁。比如作为汉献帝的刘协,在之前做傀儡的几十年里,身边的嫡系早已被曹操清洗干净。蜀汉后主刘禅呢?本身就是被蜀汉大臣抬出来投降的,最后又被曹魏强制搬离了自家的老窝。这些“亡国之君”既然没了威胁,如果能“养好”,还可以作为新朝的招牌,自然就被好好养。

97、刘裕的身世或者连刘备都不如,刘备好歹照样中山靖王后裔,是正经的刘汉宗亲,而“人道寄奴曾住”的刘裕曾叫刘寄奴,听名字就知道身世很差。是以刘裕对世家富家一向有敌意,在即位后鼎力提升寒门后辈,打压那些世家富家。

98、刘裕之所以要把司马一族杀光,其实道理很简单。首先一点,那就是上辈子的恩怨。汉献帝被曹丕逼迫退位之后,刘备就扛起了汉室宗亲的大旗,但遗憾的是在刘备去世刘禅上位之后,却又被司马氏给击灭。汉室就此灭亡。这种灭国之恨一直笼罩在汉室后裔的脑瓜子里,而刘裕一直以汉室宗亲后裔自居,因此刘裕杀司马一族这里面有泄寺恨的嫌疑,而且这样一来,他也安抚了汉室残余势力的情绪,以此获得刘氏势力和百姓的支持。

99、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史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100、第五个就是刘裕了,他建立的皇朝国号是“宋”第六个是五代时期,刘知远建立的后汉皇朝,是五代之一。第七个和第八个也是五代时期,是五代十国中的两国,北汉和南汉,分别由刘崇和刘龑建立。

101、只有把晋恭帝和东晋皇族中那些才干的人都杀了,才能免除后患。如此一来,士族即便是支持司马家族,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有潜力夺取刘宋江山的司马家族,都被刘裕干掉了。这样才能确保刘宋江山稳固。

102、大亨元年(403年),桓玄逼迫晋安帝禅让,自立为帝。降晋安帝为平固王,又迁晋朝宗庙到琅琊国。

103、元熙元年(419年),刘裕进爵为宋王,又加十郡增益,共二十郡。年末加皇帝十二旒冕、天子旌旗。

104、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个在武侠小说里很红的慕容家族,放在东晋年间的北方乱世里,这个家族建立了一堆政权,也素来以反复无常著称,装孙子是常态,一言不合就造反更是常态。特别是在苻坚淝水兵败后,慕容家族就在北方造了苻坚的反,即使这样苻坚依然没翻脸,依然善待长安城里的慕容氏家眷。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慕容氏,居然又在长安策划叛乱,结果东窗事发,一千多在长安的慕容氏家眷,全被苻坚杀光……

105、司马家有此结局不过也是天道轮回,因果报应。

106、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昭长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改元泰始,定国号为晋。魏蜀吴互相争斗了数十年,司马家倒成了最后的赢家。

107、如此“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贯穿在刘裕与东晋司马皇族的所有恩怨里:在刘裕篡夺东晋皇权之前,他就罗织罪名,陆续杀死了司马文宝、司马宣期、司马贞之等东晋皇室里的重量级人物。只要是姓“司马”的,基本就是被他往死里杀。如果三国年间以擅长“逃生”著称的“晋高祖”司马懿,看到自家后人被刘裕“变着花样杀”的一幕,不知会作何感想。

108、刘裕虽然留着汉室宗亲的血液,但是毕竟不是在皇家的环境之下长大,跟随祖先成为一个平民,从小生活艰苦,受人白眼,所以,论出身,刘裕的出身毕竟卑微,无论刘裕怎强调自己身上留着皇室的血,但依然抹不去成长环境落下的烙印。

109、因为刘裕逐步把南方各大割据势力,全部消灭,南方归为一统,司马氏趁机恢复政权,但在整个东晋境内,全由刘裕的势力统治。但并非铁板一块,由于时间太短,刘裕并没有彻底征服民心,站稳脚跟。

110、司马家族不能控制南朝局面,“帝国CPU”必须更换

111、刘裕以一个平头百姓一跃而成为一国之君,自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公元前202年至今600年间,无人能比,在两晋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刘裕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和来自外界无形的压力。两晋长达100多年的门阀势力,使得士庶之间犹如天上与地下。东晋末年,高门大族在内斗中两败俱伤,失去了军政实权,但是,他们在文化上和社会上潜在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忽视。刘裕掌权以后,一些高门大族基于门户生存的考虑,投靠了刘裕集团,这里面就有王氏和谢氏,刘裕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得到高门的支持,因此,二者一拍即合。然而,武力可以夺得政权,文化却需岁月的积淀,观念更难以短期改变。除去他威震四海的战功和高高在上的权位,来自底层的刘裕从头到脚都是一个“乡巴佬”,他的一举一动都与高门士族格格不入,他们与刘裕来自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112、刘裕身世寒门,对世家富家有敌意,就像昔时穷人身世的朱元璋对当官的对照憎恨一般。曹操称雄时,不少人冷笑他的身世,因为曹操的爷爷是寺人。哪怕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三公级其余官员也不成。可见连曹操都被人见笑,更别说底层人身世的刘裕了。

113、同年十二月,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114、这时候,北方也不再是五胡十六国,南方有宋齐梁陈,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正统,是正宗。南朝称北方为“索虏”,为“魏虏”,为“夷贼”,强调“魏朝虽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这个魏,当然已经是鲜卑人的“魏”。

115、自从陈群对魏文帝曹丕提出九品中正制以来,中国的权力便几乎操持在世家大族手中,但是自从刘裕代晋称帝以来,却是打破了这一局势,形成了“寒人掌机要”的局面,刘裕麾下的文武诸臣,比如心腹刘穆之,多为寒门出身。

116、其实在东晋时期,处所豪强就起头鼎力侵占兼并良田,逼迫公民。而刘裕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撑,让公民日子变好,天然会拿世家开刀,而司马家眷就是最兴盛的世家富家。恰是这些原因,刘裕才会毫不原谅的屠戮司马宗室。

117、在魏晋时期,皇帝基本上是不会杀前朝皇帝的,比如刘禅,汉献帝,这些最后都寿终正寝了。但这些与司马氏不一样,这些人虽然是君王,但一旦国家覆灭他们啥都不是了。魏晋时期社会的中坚力量不是皇族,而是氏族。这些氏族把握了社会大部分资源,而司马氏虽然也是氏族,但更是一方大氏族。灭了司马氏,可以威慑其他氏族。

118、唆使利用帮凶,充当打手,致皇帝于死地,达到自己改朝换代的目的。

119、经过晋朝与北方力量、皇族与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之间的100多年的博弈之后,皇族与大族的联盟已经无法再进行有效统治。此时已经是皇族士族联盟政治向君主完全专制制度的转型。

120、东晋建立后,司马家族强龙力压地头蛇,江南世家大族,咬牙切齿地居于北方世家大族之后,东晋内部政权极不稳定,北方王谢势力,也垂涎帝位。东晋皇帝们可以说,在尴尬中艰难度日尽管历经数帝,依然如坐针毡。

121、东晋末期,在刘裕等人的努力下,有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然而晋安帝却是位先天愚笨的人,毫无威信,下属臣子各自为政,内乱频发。刘裕派人杀害晋安帝,立晋恭帝司马德文。后晋恭帝被禅位,不过依然被刘裕派人用被子捂死了。有人评说刘裕是为了报复司马氏灭蜀,让汉朝国祚再也无法延续。所以才灭司马皇室后人。私以为纯属无稽之谈。刘备真是刘邦之后就惹人怀疑,事隔几个朝代的人还会对隔朝产生归属感吗?就是同朝皇室还不断操戈,恨不能取而代之,刘裕不可能产生这种为了前朝要报复后朝的情怀。

122、其时刘裕担心本身随时一命呜呼,到时候儿子怕是很难继续大位坐稳山河,以擅长隐忍著称的司马家眷或者会卷土重来。为了覆灭潜在的隐患,让政权得以更好的巩固,是以刘裕才会想着对司马家眷进行大残杀。

123、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刘裕是汉以后,唐以前的历史中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124、假如刘裕是为了自己称王称霸,去屠杀司马家族,这个理由似乎比较充分。古代的枭雄心中,皇帝是一个至尊的地位。能够登上皇位就拥有了无限的权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一个皇帝对前朝有影响力的家族赶尽杀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排除异己的一种残忍的行为,刘裕为了维护自己的帝王事业杀司马家族,似乎也是有道理的,没有什么问题。

125、还有就是刘裕称帝的时候已经57岁了,在古代57岁的人还能够活多久?况且刘裕称帝时,刘裕的长子才14岁。这个年龄很难继承刘裕的皇位。刘裕看到自己年幼的长子,想想自己年龄也这么大了,也很快就离开人世,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国家安全的放在自己的孩子手里,所以刘裕不禁对东晋的司马一族进行斩草除根了。皇帝下的指令,传到下边就会被无限的放大,这也是国人的一个习惯。

126、当时,刘裕派人将写好的禅位诏书,拿给司马德文誉抄时,司马德文很识相接受了,他对身边的人说:“我很早就想这样做了,如果不是刘公(刘裕)出力,晋朝的江山早就被桓玄篡夺了。到现在能多存在20多年,实属上天护佑了。今天禅位给刘公,我是心甘情愿的”。

127、刘裕杀掉晋恭帝和相当一部分东晋皇族,就是在给儿孙们扫除后代。刘裕认为,对刘宋江山威胁最大的,就是东晋皇族。如果他死了以后,一些司马家族的后人,趁太子刘义符根基不稳,乘机联合士族夺权,让江山又回到司马家族手中,这是刘裕绝对无法接受的。

128、不料他又表辞不受,恳请归藩,不干了,弄得安帝很无奈,只好指使百僚当面劝谕,但他仍不受命,始终请调外镇。在刘裕的软缠之下,安帝迫不得已改授刘裕为都督荆、司、梁、益、宁、秦、雍、凉八州军事,再加上原来已封的杨、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共十六州都督,驻守京口,刘裕才拜命受职。此时,刘裕已掌握了晋朝的大半江山,他大权在握,把持朝政,篡权有了基础,其居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129、司马氏的天下时从曹魏手上夺来的,所以并不是很光彩。司马氏除了司马炎在位时比较英明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草包,权力从来都不在自己手中,而且还让华夏出现了五胡乱华的事情。司马氏不得人心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刘裕自幼比较贫苦,所以他不是氏族子弟,他只有参军才能有出息。

130、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子孙后代,一切的仁慈善良都得抛弃。

131、其实在汉之后各代选择国号都是从春秋战国中寻找的,比如曹魏选择魏是战国七雄之晋朝选择的晋是春秋霸主,还有孙吴的吴,十六国里的后秦前燕各国都能从古代找到相应的国号,刘裕选择的宋也不例外。

132、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出身寒门的刘裕,却偏偏登上了晋王朝政治权力的最高舞台,主宰着整个东晋王朝。但是别看刘裕权高位重,实际上当时的世家大族却是根本看不起刘裕,甚至暗中准备反对刘裕,因为刘裕打破了规则,世家大族才应该掌握政权,寒门就老老实实的做贱民好了。

133、再说刘裕这个江山来的不正,是硬抢的,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要把那些威胁到他江山地位的潜在危胁都消除掉所以,逼退司马是势在必行的,换成谁上台都的这样做,除非上台的是个蠢才。

134、年逾急欲篡晋的刘裕勒死安帝司马德宗后,隐瞒安帝被弑真相,封锁死讯,托称安帝突然暴崩,趁机诈传安帝遗诏,奉嗣司马德文即位恭帝。那么,刘裕在弑死安帝以后,为什么自己不直接即位代晋,而先要将司马德文推上皇帝宝座呢?主要原因在于,借机隐讳自己急于篡位的企图,蒙蔽恭帝,使其放松警惕,利用恭帝,名正言顺地给自己加封更高的爵位。其次可能是晋室内部一时难以摆平之情职而暂缓夺位。司马德文即位,刘裕的谋求高爵的企图变成了现实,恭帝在加封百官的同时,也进封刘裕为宋王,为其篡晋建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