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精心整理44句

孟子三章

1、翻译:                   

2、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3、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5、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6、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孟子三章)。

7、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8、  孟子说:“读书人出来做官,就好象农夫耕地一样;农夫怎么会因为离开此地而舍弃农具呢?”

9、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国家的威严也不是靠锋利的兵器。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

10、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11、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

12、3)达则,—————,穷则,————。乃大丈夫孟子壮志凌云不失节操的义气;

13、[参考答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1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5、这节课的作业是让同学们从课上所学的座右铭中挑选三条以上做成手抄报,并且写出推荐理由。

16、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17、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社会动荡,各国相互攻伐,人民生活痛苦。面对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他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一统天下。他到处游说,希望封建统治者实行“王道”,施行“仁政”。

18、原文: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9、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20、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

2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2、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23、(小结)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下了这么一个结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种一味顺从原则,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24、拂(bi)同“弼”,辅佐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25、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知晓,明白。

26、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27、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2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9、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3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1、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32、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16岁既为加冠。

33、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机,机会

3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6、2)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乃大丈夫孟子国难当头舍生取义的霸气;

37、行拂乱其所为:做事不顺,使他所做的事不顺。拂,拂逆,不顺,违背。所为,所行。乱,使……错乱。

38、㈢《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39、涵咏语言之美,理解中心论点,领悟亚圣浩然正气。

40、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1、文章讲的是逆境中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2、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43、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