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精心整理47句

描写儿童的古诗有哪些

1、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2、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小女孩方才到六岁,区分不了灵巧愚拙。幼女:指年纪非常小的女孩。未知:不知道。

3、 《豫章行苦相篇》 魏晋:傅玄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 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 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4、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5、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后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说明诗人很伤感。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6、唐-施肩吾-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  此诗描写夏日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荫浓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围;同时描绘了儿童牧牛与牛吃草的动态画面,营造了生机无限的意境。全诗远景写意,着色粗放淋漓;近景写人,工笔勾勒,细致入微。诗中浸润着古典的静穆与纯净。

9、(赏析)幼男幼女一起嬉戏,天真无邪的场景,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过家家等游戏情景,也由此诞生了沿用千年的两个成语,即“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儿童处在人生的幼稚阶段,天真烂漫而又充满幻想,这大概就是人一生之中那最真挚、最纯洁的那段感情吧。

10、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suō)衣卧月明。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饱饭:吃饱了饭。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11、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12、本诗是南宋诗人雷震晚年描绘的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他以诗代画,生动地展现了夕阳西下,牧童晚归时的悠天真的童年情趣。

13、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4、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1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

16、《牧童》 (作者)吕岩 (朝代)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词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17、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____黄庭坚《牧童诗》

18、(简析)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掩着的柴门。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

1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0、我们马上会想到活泼、天真、单纯、调皮、聪明等这些美好的词语。

21、(赏析)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22、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渭川田家》

2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4、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匡一师》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25、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26、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27、 《静女》 先秦:佚名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8、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9、“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

30、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对这个问题的体会。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对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体会这个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机智。

31、"孩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2、  古人说:“诗是有声画。”这首小诗就是如此。因为它不但有形、有景,有丰富的色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芭蕉的新绿和竹篙上紫、白相间的槿花),而且还有姑娘清脆的歌声。《竹枝词》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从诗人刘禹锡的仿作来看,讴歌天真纯洁的爱情是它的基本内容。从此诗中可以想见,这位巴女正是在纵情歌唱着她青春的情怀,这从“藕丝菱叶”似乎也能得到一点暗示。而且,妙就妙在她是骑在牛背上,一路走一路唱着,像移动的电影镜头一般,慢慢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空阔的远方。“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使整首诗充满乐观开朗的气息,给予读者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

3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34、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35、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经典作品之写的是一个小孩偷偷采摘白莲的情景。小孩撑着船进入了莲池中,偷采摘白莲后离去的画面,被诗人描写得是有声有色,充满了情趣。体现了儿童的活泼淘气以及天真幼稚。

36、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37、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38、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杜甫《赠卫八处士》

39、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40、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徐渭《风鸢图诗》其一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4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42、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

43、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44、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45、(赏析)“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词的下片充满生活气息。

46、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贾岛《宿郑州》)(节选)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