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书简精心整理66句

席勒美育书简

1、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出理性的第三大功能:判断力理性。判断力理性能从受制于因果必然法则的自然之中直观到心灵自由所追求的合目的性,如此一来,机械性的自然就不再排斥精神领域的自由法则,甚至于成为开展后者的场域。就人之存在而言,通过判断力理性的运作,身体的自然性将符应心灵自由所追求的「最高合目的性」——即「福德一致的至善本身」,并与之共构完善的人格。

2、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专业的人往往具有一颗狭隘的心,因为他的想象力限制在他的单调的职业圈子里,而不能扩大到陌生的表现方式中。

3、席勒认为,人之本性的确是一种二元分裂的结构,兼具着感性和理性两种特性;前者是由物质性、有限的身体所引起的盲目冲动(Trieb),促使人投身于流变的物质生活中,后者则是源自于绝对且无限的精神力,是形式冲动(Formtrieb)的表征,为人形构一种理想的人格。表面上看来,感性和理性——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是彼此对立的,但是根本上,此二者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从属和相互奠基的关系。席勒解释:因为人于盲目的物质生命中,意识到其感性冲动必须被理性规范,而在建构理想人格时,意识到其形式冲动必须被肉身化成为现实个体——真实的人——才具意义,所以感性和理性二者皆在各自运作的当下发现对另一方的需求,而且基于这种需求,产生了与对方结合的冲动——席勒称此冲动为「游戏冲动」(Spieltrieb)。

4、简言之,“融合性的美”将给予偏向感性——“未开化的人”更多的形式体验,给予偏向理性——“野蛮人”更多的情感体验,但使两者都不抛弃自己原有的特性和人格。“感性”和“理性”的不和谐状态通过“融合性的美”回到统一的整体,美由此便产生了,人开始进入审美状态。然而,“融合性的美”只是审美教育过程中的第一步——成为审美的人。在融和性的美—紧张的人、振奋性的美—松弛的人这两组范畴之间,构成一种实现美育最终目的的过程关系:前一组范畴是这个过程的开始,后一组范畴才真正迈向最终的目的。

5、只要一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更明晰的思维使科学更明确的划分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国家的越来越复杂的机构使等级和职业更严格的区别成为必然,那么人的本性的内在纽带也就断裂了,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

6、若从文艺复兴时期中之人文主义的研究风潮开始,人之本性的开发与培养于事实上已成就了整个近代欧洲文明的内涵,那么十八世纪的欧洲人为何需要重新考察人之存有本质、再次强调实现理想人性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关涉到近代哲学家于存有学研究上一直无法解决的一个二元论困境。

7、席勒由此得出结论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这也就是说,只有审美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才是完全的人。

8、据此,我以为,中国的“万物一体”一方面可以说为人类思想史上真、善、美的真正统一提供了可贵的基石;但另一方面仍有待于开发和阐发,有待于我们在此基础上吸取西方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建立起自己的宏伟大厦。

9、国家不仅应该重视个体身上的客观的和一般的性格,而且应该重视个体身上主观的和特殊的性格。

10、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所了解的真,一般都是抽象的本质概念。由于这种形而上学重视求真的影响,这种抽象性的哲学观点被带到美学中来,使美受真的制约,于是造成了美的抽象性。这同中国传统哲学以情景合一为美的观点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情景合一中的景也好,情也好,都是现实的具有感性的东西,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中一般缺乏超感性的抽象概念这个因素,中国古代讲这种意义的真的哲学也是较少的,即使中国人所讲的“神似”的“神”,也不是西方超感性的概念。

11、艺术家的素材虽然是由现时代取得的,而他的形式却是从一个高贵的时代甚至由一切时代的彼岸取得,从他的本质的绝对不变的统一中取得。(席勒美育书简)。

12、你应该同自己的世纪一起生活,但不要成为它的产物。给予你的同时代人以他们所需要东西,而不要给予他们所赞赏的东西。

13、席勒对此曾作了较详细的解释。他说,在“审美直观”中,由于感性现实与理性法则的结合,一方面,感性事物和人的欲望不至于因缺乏理性尊严而变成至高无上的东西;另一方面,理性法则例如道德义务也不至于因缺乏感性欲望而令人有强迫接受之感。这样,在“审美直观”中,单纯的“感性冲动”或单纯的“理性冲动”所给人的限制、强迫感“都被排除了”。

14、大体上说来,在古希腊,实际兴趣重于审美兴趣,美较多地受善的制约。中世纪轻视艺术美,但中世纪的审美意识是很强烈的,阿奎那认为美高于善,但他的这种思想是与禁欲主义相联系的(善总是与意欲有关),中世纪关于美与善的地位的看法可以看作是由古代到近代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近代,哲学家们大多认为审美兴趣高于实际兴趣,美高于善,康德、席勒、谢林、黑格尔基本上都作如是观,近代美学一般主张,美较多地受真的制约。在现当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那里,特别是在海德格尔那里,美明显地居于比真更高的地位,这是大不同于近代以至于古代的地方。从古至今,美的地位愈益提高的过程反映了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教养提高的过程。

15、“美育”概念的出现,是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学科体系之后,由席勒提出来的。

16、艺术是人类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判断力批判》。

17、徐恒醇,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天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

18、使人成其为人的正是人不停留在单纯自然界所造成的样子,而有能力通过理性完成他预期的步骤,把强制的作品转变为他自由选择的作品,把自然的必然性提高到道德的必然性。

19、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尽管笛卡儿主张心灵与身体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并且尝试以松果腺作为二者互动的媒介,但是他的理论并不成功,因此引起后继哲学家一系列有关「心物问题」(TheProblemofMind-Body)的讨论。

21、解体的社会不是奔向有组织的生活,而是倒退到原始的国度。

22、邮箱:meixuewenzhai@1com

23、①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培养学生对社会美的正确观点和感受社会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艺术美的能力等。

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16ZDA110)的阶段性成果

25、D。Thoreau)就从“生活艺术化”的角度,对审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梭罗认为最高的美来自个人对森林、河流、湖泊、山峦、晨雾、朝霞的灵感和体验的升华;美好的生活不是通过积累知识、占有财富达到的,而是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美的敏锐感受实现的。

26、(2)康德将人类理性区分成三大分殊功能:纯粹理性(reineVernunft)、实践理性(praktischeVernunft)和判断力理性。纯粹理性又称为理论理性(theoretischeVernunft),能使人通过感性而取得的杂多经验内容依循必然法则而被赋予形式意义,因此是构成有关经验之现象世界的知识——即自然知识——的主体先天形式条件。实践理性规范人之意志的道德行动法则,其本身以彰显善、自由和人格尊严为目的,因此于实现人之存在价值上具有优位性。判断力理性则使人能在自然之中直观到合乎善之目的性的存有意义;换句话说,判断力理性是经验世界(属于纯粹理性规范的领域)和睿智界(属于实践理性规范的领域)二者相互沟通的桥梁,藉之,人得以克服自然法则的支配而于感性的生命中实现对善与人格的追求。

27、(FriedrichWilhelmJosephSchelling,1775-1854)

28、《审美教育书简》是他写给奥古斯滕堡公爵的书信集合,共二十七封信,集中阐释了他的思辨美学思想,成为他最重要的美学著作。

29、席勒对此作了详细解释:在“美的直观”中,由于感性现实与理性法则的结合,一方面,法则不因抽象而难于被人所接受,义务不因缺乏欲求而令人有强迫之感;另一方面,感性事物也不致于因无法则而被生硬地接受,生命的感性欲要也不致于因缺乏理性尊严而变成主宰一切的东西。于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所分别给人的“限制”就“都被排除了”,人性在“游戏活动中、在“美的直观”中就得到了“完满的实现”。

30、第二十七封信 审美王国的法则是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

31、首先,我将阐释一下我选择“审美教育之人格培养”这个题目的缘由。一开始读《审美教育书简》,虽然有些知识性的感慨,却极少有心灵上的触动。但是,当我读到最后几封信的时侯,当时我正在读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说系列(《丧失为人的资格》(或译为《人间失格》)、《斜阳》、《阴火》等),并在这之前我被一本日本学者伊藤虎丸的《鲁迅与终末轮》中关于“人格”的讨论深深折服,所有这些平时的感触似乎像冥冥中的积聚,当我今天下午刚合上太宰治的《女生徒》,带着对太宰治小说中的人物异于常人地频繁自觉地感到“耻”的感慨翻开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到“不认识他自己的人的尊严,就更不会尊重他人的人的尊严;认识到自己的粗野的贪欲,就害怕每个与他相类似的生物的贪欲”“既然文明应使人的尊严同人的幸福处于和谐统一之中,因而,它必须关注这两项原则在它们最紧密的混合中仍保持各自的最高纯洁性”,脑中突然如被电流经过一般迅速翻过有着强烈地为人的耻感的阿叶(太宰治的《丧失为人的资格》)和认为自己也吃了人的“狂人”(鲁迅的《狂人日记》),突然醒悟《审美教育书简》这本书的真正读法不应把重点放在“审美”二字而应将重点放在“教育”(即人格培养),也突然感受到席勒在写这本书时的心情与深切的意图,突然发觉席勒与太宰治、鲁迅一样同属于人类中极少的个别的人格觉醒者。我从后两者身上深深了解到有责任感的人格觉醒者的孤寂、痛苦、无奈,他们与未开化的大众斗争的勇气及其行为之伟大。由此推及席勒写这本书的心情,即非孤苦,也是寄以深望的吧,于是,我决定将探讨的重点由作为手段的审美转移到作为目的“教育”(即人格培养)。

32、人生的最高境界应是经受得起痛苦的超越|超越有限

33、席勒认为这就是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深层内涵是指不受强迫、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这也就是“审美意识”(当然,这里所谓不受强迫、不受限制,与无法无天、任性胡为毫不相干)。

34、席勒认为,视艺术形象高于实际兴趣,乃是文明人的标志。一个完全的人、有文化教养的人,是“审美的人”,或者说是“游戏着的人”。“游戏”不是指轻佻的嬉戏,而是“自由的活动”之意。席勒的这一论断最能代表西方近代意识之重审美兴趣的特点,这和古代柏拉图所代表的观点是大不相同的。席勒把人的发展分为“物质状态”、“审美状态”、“道德状态”三个阶段,如果要把物质状态下感性的人变成道德状态下理性的人,“惟一的途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席勒《美育书简》第23封信)

35、1983张玉能论美书简武汉大学出版社刘纲纪主编《美学述林》第1辑收录。

36、一种是“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性”,这种冲动所要求的是尽量使人成为物质性的存在、感性的存在,而人作为这样的存在,他所感觉到的只能是在时间中转瞬即逝的一个一个的个别的、受他物限制的(有限的)东西,这样的人是一个只抓住现实性、只有感性物欲的人。

37、尽管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提倡古代哲学,主张人以自身的理性能力去支配自然本性,借以实践具体而完善的生命意义,但是在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以「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sum)的命题为基础而严格区分心与身——即精神与物质——的二元实体之后,人即面临一个生命的难题:人无能驱使自身的理性心灵与物质身体进行统合运作,以至于无法为己建构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存有生命;因为理性心灵的运作只依循自由法则,物质身体的活动则只服从于机械决定论式的自然因果原则,二者不仅于本质意义上相互对立,于实质运作上也无法兼容。(1)这种二元论难题纠缠着笛卡儿之后的哲学家;不管是理性主义者(Rationalist)或经验主义者(Empiricist)皆无法克服之,前者过于强调人之理性思辨的能力,以至于完全无视身体感觉对于人格养成的影响,后者则过于看重身体感觉在知识建构上的角色,以至于贬抑了人之理性的价值。

38、总之,这里所谓的“万物一体”的内容与意蕴是在西方经过了从古到今几千年来的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哲学与美学的理论研究过程才逐步丰富起来的。我这里只是借用中国的“万物一体”来概括西方现当代所达到的在场与不在场相结合的整体观点。中国的“万物一体”的思想虽然比西方在场与不在场综合为一的观点早了几千年(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却是非常简单、非常素朴的,尽管也包含了上述思想理论的某些火花和闪光,但它们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充分的说明以及逻辑上的细致分析和论证。

39、本书用书信体的形式,对美的本质特征及审美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哲学探讨。前10封信对审美教育等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详尽的论述。席勒首次把审美教育看作是实现社会改革和获得人性自由的唯一途径。他主张将美的问题作为自由问题的前提,通过审美教育来完善被现代社会肢解和腐化了的人性。

40、(美育书信)译为《美育书信》,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是作者于1793年至1794年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钱公爵的27封书信,于1795年整理出版。追求人性的完美,崇尚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

41、席勒所说的“游戏冲动”不止于单纯的轻佻的嬉戏。“游戏冲动”的意思就是不受强迫、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这也就是审美意识。“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这样美也就可以说是物质与精神、“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结合”。

42、(2)(日)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一版.

43、以后,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率先使用了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审美社会学的中心范畴,认为审美文化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文化形态,而是一般文化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不仅包括各种艺术作品,也包括具有审美属性的其他人工产品(如服饰、日用工艺品等)和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和保存这些审美化产品的社会设施、审美意识与人的审美行为方式。

44、◆ 艺术创作artisticcreation

45、诚然,美是自由观照的作品,我们同它一起进入观念世界,然而应该说明的是,我们并不会象认识真理时那样抛弃感性世界。真理是脱离开一切物质材料和偶然的东西得出的纯粹抽象的产物,是不附带主观限制的纯粹对象,真理也是不混杂任何感受的纯粹自动性。然而,从最高度的抽象也有一条回到感性的道路,因为思想会引起内在的感觉,逻辑和道德相统一的概念会转化成感性上和谐的情感。但是当我们以认识为快乐的时候,我们就十分严格地把我们的概念和我们的感觉区别开来,我们把感觉看作某种偶然的东西,忽略了它并不会使认识中断、真理不成其为真理。但是要把美的观念和感觉能力的联系分开却是徒劳的。因此,我们把前者只看成是后者的结果是不够的,必须把两者看作是互为因果。在我们享受认识的快乐时,我们不难区分从活动到受动的推移,并且清醒地意识到,后者开始时前者就结束了。与此相反,当我们获得审美的快感时,活动和受动的这种交替就无法区分了。在这里思索和情感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以致我们认为自己直接感受到形式。因此,美对我们是一种可攀,因为思索是我们感受到美的条件。但是,美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情感是我们获得美的观念的条件。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

46、美的历程:《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作者以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炼的笔触,囊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美学的整个历史。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一直讲到明清工艺,宏观地描述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发生、形成和流变的历程,指出这也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民族审美意识的积淀过程。该书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

47、对“融合性的美”与“振奋性的美”,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的解读是:“用中国文论的术语来说,理想的美是‘阳刚’与‘阴柔’的统而经验界的美却往往偏于‘阳刚’或‘阴柔’。”当然,朱光潜用的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去阐释席勒的这两种美,这种阐释本身具有鲜明的本土意义。“阴阳刚柔之说源于《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在此之后,三国魏曹丕将“阴阳”用来阐释文学;南北朝时期用它们区分文章的风格;姚鼐还将二者提升到了审美的范畴。也就是说,“阳刚”和“阴柔”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是两个相互统一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美的两个类型。并且,二者的地位是相同的,它们仅仅是美的两种表现方式;而席勒所说的“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它们在西方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同的,并且“振奋性的美”对“融合性的美”存在一种超越性的价值。

48、18世纪的德国处于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滞后衰微的状态。启蒙思想是当时的主流文化思想,也正是上文席勒所提到的那导致人性分裂的“文化”,它的本质就是让理性去统治世界。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表明了对理性的赞扬,而席勒认为当时的科学理性和严密的社会分工使人成为不再完整的“碎片”。在《美育书简》的第7封信中席勒称:“或许应该期待国家起到这种作用?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家如同它现在的情况那样正是这个祸首。”显然他认为国家不能成为使人格完满的力量。启蒙运动先在英国、法国发展之后才到德国,所以德国启蒙运动受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影响。但是当时德国封建主义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力量较弱,无法产生类似法国大革命的效果,但而后导致了“狂飙突进运动”的产生。对当时的德国而言,启蒙文化是一种进步文化,而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国家相对封建国家而言也是一种进步的国家形态。席勒的理论预见性在于,他比德国乃至欧洲的知识阶层都更加敏锐地发现了这种进步文化和进步生产力的深层征兆:启蒙运动及其所宣扬的理性精神尽管表征为进步的力量,然而却具有分裂人性、撕裂人的自然属性的弊端,如果说感性使人牢牢地被自然所束缚的话,那么与感性割裂的理性在现实中同样无法使人达到真正的自由。于是在第2封信中他说,应该“将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因为“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时代的鉴赏力,而且更关系到这个时代的需求。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席勒找到了解决政治问题途径:从解救人本身入手,通过审美教育使“分裂”的人恢复完整的状态,从而得到最终的自由。席勒称:“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之外,没有其他途径。”需要指出的是,他所谓“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毋宁说是使“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也就是说成为一种理性与感性、自然与自由获得统一的人;而“审美的人”正意味着“自然”与“自由”之分裂暂时被消弭。

49、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审美的眼睛”,来正确引导幼儿发现美、创造美,可以使幼儿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到学习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结合外国艺术教育的经验,较少的干预和产品化幼儿的美术学习,促进了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

50、审美直觉artisticexperience

51、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刘熙载《艺概》。

52、  纵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百年变迁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变迁而发展前进的过程。当然,它的发展是建立在不断将外来的教育思想融会贯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之上的,通过不断的实践加以判断实施的效用,有的时候会错位偏移原本发展的轨道,而后再回归本路。简单来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循环上升的过程。

5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54、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美育书简》提出了两种美的概念——“融合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于美学经典范畴——“优美”和“崇高”,又分别针对两类人——“紧张的人”和“松弛的人”产生作用,形成席勒美育功能论体系的核心结构。王元骧认为:“一般把美育等同于‘美’(优美)的教育,并认为这种‘美’(优美)的形态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得到充分而集中的体现,因而不仅对于其他审美形态,特别是崇高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还导致把审美教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忽视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以及它们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把美育的内容狭隘化和浅俗化了。”也就是说,“崇高”在美育中一直不被人们重视,因此无法培育出人格健全的人。张玉能指出:“崇高的艺术对于人性的完整具有不可替代的动能,它可以使得阴柔的人在矛盾冲突中变得坚强,从而成为人性完整的人。”正如他们所言,相对于“优美”,“崇高”是使人性完整不可缺少的成分,“振奋性的美”比“融合性的美”更具有超越性价值,最后真正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的关键在于“振奋性的美”。

55、席勒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相反的要求——两种冲动:

56、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席勒的作品中色彩丰富多变,充满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感,但色调却极为统一。作品中很多色彩都是非自然的,都是由画家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如《干洗房》画面中的装饰意味就很强,带着儿童画那种无拘无束的色彩,而这种场景只出现在童话世界中。

57、  Alevel经济Essay该怎么准备?

58、▎艺术的本质The essenceofart.

59、  将所有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是所有学校的目标,其中要对学生进行美育,那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培养幼儿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创造力、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等,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60、只要人在他最初的自然状态中只是受动地承受感性世界,只是感觉到它,人就仍然与这个世界完全是一体的,正因为他自己仅仅是世界,所以对人说来还不存在世界。只有当他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于自身之外或观照世界的时候,他的人格才与世界区分开,世界才出现在他面前,因为他不再与世界是同一的了。①

61、当人只是感觉到自然的时候,他是自然的奴隶,一旦他思考自然的时候,人就成了自然的立法者了。自然原来是作为一种力量支配着人,现在在人的眼前却成了一个对象。成为他的对象的东西就不再具有支配他的力量,因为对象要承受他的力量。人赋予素材以形式,只要他给出形式,自然的影响就无法侵犯他。因为除了剥夺精神的自由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侵犯精神。人给无形式的东西以形式,就证明了他自己的自由。只有在素材沉重地无定形地支配一切的地方,以及模糊的轮廓在不确定的界限内摇摆的地方,恐惧才能存在。自然界中任何可怕的东西,只要人能赋予它以形式并把它变为自己的对象,人就能战胜它。正如面对作为现象的自然人开始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一样,面对作为力量的自然人也维护自己的尊严,并以高贵的自由去反对他的众神。众神脱下了曾经使童年的人类感到惧怕的幽灵的面具,在变为人的观念时,使人惊奇地发现众神具有人自身的面貌。曾经以猛兽的盲目威力统治世界的东方的神圣怪物,在希腊人的想象中却有着和蔼可亲的人性的面孔。泰旦的王国毁灭了,无限的威力被无限的形式所制服。

62、人以一种认为的方式从他的成年返回到他的童年时代,在人的观念中构成一种自然状态。

63、为了培养个别能力而必须牺牲它的整体,这样做肯定是错误的。

64、据席勒之说,“人们只能通过美才能走向自由。”(这个“只能”是值得质疑的)。“自由心境”来源于“通过理性规定与感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虽然“为了在空间描绘一个形体,我们必须给无限的空间划定一个界限”与要求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的确很有道理,但是像“感性”和“理性”这种相辅相成的东西能否如此各有自己的界限,对立的存在是很令人质疑的;而且理性规定和感性规定的平衡一定会达到自由心境么?)“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人在审美状态中摆脱了物质世界,把它当做对象。”“‘观赏’则是把它的对象推向远方,并帮助它的对象逃开激情的干扰,从而使它的对象成为它的真正的、不可丧失的所有物。”(能将对象推向远方的只有“观赏”么?)

65、1987缪灵珠美育书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根据德国古典文学丛书《席勒五卷集》译出,《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收录。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