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名言精心整理90句

林则徐的名言

1、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克雷洛夫

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林则徐的名言)。

4、第九个,「妄取人财,布施无益」。在民国初年有个公案,就是他在清末的时候贪污了一笔钱,让很多灾民都饿死了。后来民国以后,他可能内心非常的恐慌、后悔,所以又拿着钱财去大量的布施,地方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善人。但是后来死得很惨,又堕到地狱去,因为他「妄取人财」,而这个「妄取人财」让太多人遭殃,纵使他后面再来布施,也补不掉他前面所造的罪业。所以我们确实时时守好这一颗心,不能有占他人便宜的念头,所谓「吃亏是福」,懂得舍、懂得让才能够让人生走得愈来愈宽广,而福分、福报最好是晚年再来享,那是真正的福分。

5、不把读书的目的放在明理做人上,一个人读书越多便越可怕,因为他有了做坏事的更大资本——更大的欲望、更多的手段、更强的谋划能力,最后遭受的反噬必定也更猛烈。

6、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说古人读书是为了自己,今人读书是为了别人。为了别人而读书,即是要博取别人的认可,行为浅薄媚俗。而为了自己的读书,是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

7、送我凉州浃日程,自驱薄笨短辕轻。高谈痛饮同西笑,切愤沉吟似北征。

8、(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

9、《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无疑是自取灭亡。

10、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11、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2、(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

13、鸦片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当时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吸食鸦片的大烟鬼,成千上万。

14、(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1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6、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17、鸦片腐蚀中国的统治机构。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以后,更加腐败,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他们接受贿赂,包庇鸦片走私,用加租增税等种种方法,把购买鸦片的花费转嫁到人民身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18、一个人对待兄弟姐妹尚且不能和睦交好,谁能相信他会对朋友真诚友好呢?这样的人又如何交下真心的、有益的朋友呢?

1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本·富兰克林

20、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丈室维摩虽示疾,御风仍喜往来轻。

21、林则徐在嘉庆十六年入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

22、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林则徐名言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

23、曾子言:“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24、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25、1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名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朱熹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社燕逢春留好语,地无寒谷春常在。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状开元景三阳态,探得花香一树春。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与林则徐爱国精神相关的名言警句对于诚实的人来说,牢记自己的义务是一种荣誉。——普劳图斯

27、为人处世,都知道少说话多做事才是正途。可是有时做得过头,大多适得其反。林则徐的“十无益”告诫世人:横冲直撞的做事,反而无益。

28、  释义:老师和朋友能够来到只容膝盖大的地方学习,告诫儿孙要读与身体一样高的书,要做到博学多才。

29、许多人在外交友彬彬有礼,坦诚相待;在家里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实在是本末倒置之举。

30、此联告诫人们:只有拥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善于听取各处意见,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只有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才能达到“壁立千仞”的境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名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名句:

31、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中国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又称张江陵,谥号“文忠”。明代政治家,改革家。生于世宗嘉靖四年(1525年),自幼聪颖。十二岁投考生员,十六岁中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由庶吉士至翰林院编修。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上《陈六事疏》,声明自己关于改革时政的意见。经历了激烈的内阁斗争后,最终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神宗万历初年,居正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关于与冯保合谋逐高拱之事,近代有不少学者提出异议),代为首辅。当时神宗年幼,张居正得到当时摄政的神宗生母李太后的完全信任,一切军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即是时运不济之时。运气也是一种实力,此时应该注重加强身心修养,提高自身实力,则时机自然送上门来。

3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34、这次禁烟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但是这次销烟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最大历史意义就是解决了鸦片对我国的危害,开启民智,让民众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

3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3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名人名言)

3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名言)

39、《红楼梦》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验证这句话最多的常常是乖张之人。

40、若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咄咄逼人,则只能说尚未领略古人为学的最高境界了。

41、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42、父母对子女之爱是无私之爱,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换个角度说,父母是子女身边的“神”。百善孝为先,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如果不能孝敬父母,身为忤逆之子,无论你对神祇看起来多么虔诚,无论怎么去供奉,都是虚伪的,神明也不会保佑。

43、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44、(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45、点评:人生于世有三种最伟大的“爱”。一为“亲人之爱”,一为“爱人之爱”,一为“朋友之爱”,或者简言之,亲情、感情、友情。亲情温馨,感情缠绵,友情z真挚,而如果要辨明三者之间哪一种最为无私,莫过于亲人之爱——父母之爱!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比山高比海还深,父母对于我们的恩,我们三生也报答不了!百行孝当先。一个人无论你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头上戴了多少光环,可是如果对父母不孝,所有的`荣誉都将黯然失色。“奉神无益”,如果对父母不孝,无论你对神是多么虔诚,多么的敬仰,一切都是假的。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父母之圣,神明犹所不及。如要敬神,何必舍近求远!

46、译文: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是的人,即使学识渊博,也容易让人产生心理拒绝,他的说教和建议总不被人认可,因此才华不能充分发挥。

47、“满招损,谦受益。”谦谦君子之道,从来得到世人赞赏。读书博学为何?通古至今,纵横捭阖,修身养性而已。越懂学问的人,越能谦虚做人。若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咄咄逼人,则只能说尚未领略古人为学的最高境界了。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9、膏盲或起生犹幸,宠辱皆忘卧亦安。独有恫仍在抱,忧时长结寸心丹。

50、如果耐不住寂寞,其心必是浮躁,其眼必不明时势,其行必是妄动。

5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只因淫,既是最伤身的行为,也是最败德的行为。引而伸之,一切纵欲行为也无不是这个性质。

53、(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54、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县人,清代中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55、释义:大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才能成其大,人没有私欲贪念才能像峻峭的山峰挺拔刚强。林则徐这则自勉联语展现了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人格,并成为福州市的城市精神。

56、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5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5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60、南怀瑾曾说,儒家开出的药方是真对症的。道理就在这里。

61、妄取人财,拿来布施,美其名曰借花献佛,其实只是伪善。不如凭借自己的双手勤劳奋斗,以善心布施,如此方能心安理得。

62、时运,就是时机和运气。运气是命,强求不得。时机,则是人所能把握的关键所在。

63、点评:孔圣人说,古之学者读书为己,今之学者读书为人。意思说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自我,今日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别人。为人若何?为父母、为市场、为金钱名利、为工作职业,读书成为一种工具,读书沦为到达他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此刻我们要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读,读书是为自我而读!为己若何?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用现代人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简单说,读书是为了修身正行!如若读了满腹圣贤之书,但依然“行止不端”,学识上是大学生,品行上却是小学生,可谓读书无益,枉读诗书了。

64、(挑战自我的过程是无比快乐的,当你一次又一次地战胜自我,你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冲击人生的高峰。对自我的探索和挑战是每个人毕生最重要的使命。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跑得更快。)

65、为了别人而读书,即是要博取别人的认可,行为浅薄媚俗。

66、1(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67、1(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

68、  释义:这是林则徐为福州西湖李纲祠题联,这对楹联高度概括了李纲的历史功绩,用于教育人报效国家,无论做不做官都要一心为了国家,人虽然逝去,但英灵却长留世间。

69、简单说,读书是为了修身正行。如若读了满腹圣贤之书,却只为了炫耀自身,行止不端,可谓读书无益。

70、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7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72、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38年9月20日,湖广总督林则徐奏陈严禁吸食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硝烟。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73、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74、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儒家说“仁者爱人”,佛家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道理都是一样的,行善即是合乎天道。如果心存不善,逆天而行,多行不义必自毙,再怎么请人看风水,布风水局,都是无用的。

75、出自林则徐《云左山房诗钞》。林则徐以此诗表明节操,决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意思是要保持洁净,而不同世俗随波逐流。

76、所以读书必须以行止端正为止规,此不可不慎。

77、十无益”的反面,就是“十有益”,前者是我们最大的引以为戒,后者是我们最好的效行之法。邪道、正道之分,于此分明。

78、君喜我则喜,君憎我则憎。我与君同心,则君不为我异。——张居正《权谋残卷》

79、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妄取人财,即是不义。无功受禄,中饱私囊,顺手牵羊,都是不义之举。

8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1、点评:青年毛泽东再《讲堂录》写到:货色两关打不破,其人不足道也。货者,财也。钱财是身外物。仗义疏财,是豪杰的行为;爱财如命,难成大器。毛泽东一生不爱钱、不拿钱,不碰钱,前辈之风,后人真是难以企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无功不受禄,妄取人财,与谋财害命差之不远。妄取人财,拿来布施,无异于先饱私囊后,借花献佛博取善名,典型的伪君子!然而君不见现实社会中多少所谓企业家、实业家,借造假造劣来赚取巨大利润,后又拿出“九牛一毛”来做慈善,名利两得,不亦卑鄙乎!

82、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83、《周易》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8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85、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86、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林则徐名言3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还写了一个“十无益”。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我们经过林则徐的界定就会发现,世上没有绝对之物,任何事物的效能都是有条件的。这“十无益”既是林则徐自我的修行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87、(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只有学会如何停下来的人,才懂加速。)

88、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89、《管子》中于是说:“时则动,不时则静。”有静气,沉得住,能等待,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