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死前最后一句话精心整理87句

苏格拉底死前最后一句话

1、又回到最初,大卫初见贝茜时说的:“我不是让你来救我的,我只是想我的儿子以后可以找到关于他父亲的记忆”。(苏格拉底死前最后一句话)。

2、这样,我们就进入了《斐多》里面最核心的问题:苏格拉底对灵魂不朽的证明。

3、在苏格拉底之前存在很多哲学家,探究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例如泰勒斯、恩培多克勒、毕达哥拉斯和阿那克西曼德,还有巴门尼德斯、芝诺、赫拉克里特。我们会在以后具体分析这些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学说。他们中有些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有些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其实都是基于一种朴素的信念,而缺乏必要的观察和论证。

4、在二千四百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遭遇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大冤案,但他用生命捍卫了思想的尊严,在监狱中演出了一场令后代人心灵震撼的生离死别。他的忠实学生、门派传人柏拉图,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哲人临终前的言谈举止,令我们瞻仰到这位著名知识精英面对死亡时的优雅和高贵。

5、同时,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生命最后时刻的描述也感人至深。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家杨绛先生就曾经翻译过这部作品。

6、“随你们的意愿,”苏格拉底回答说,“如果你们抓住我,我当然无法从你们手中挣脱。”说到这里他轻轻地笑出了声,随后看了我们一眼说:“我的朋友们,现在我无法说服克利托,使他相信这个正在说话的苏格拉底就是真实的我;他觉得我是个很快就会变成死尸的人,所以他竟然问我如何掩埋我。我已经反复说过,饮鸩之后,我将与你们分离,去一个欢乐的世界,这些你们都已经知道了。但他肯定认为这些话并不出自我的肺腑,只是为了安慰你们而已。”他又说:“因此,请你们为了我使克利托确信,我死了之后是不可能再与你们在一起的,我将离去。这样,克利托或许更容易承受一些,而不致太过悲伤。他也许有机会在葬礼上说他正在埋葬苏格拉底,或者说他要跟苏格拉底到地狱去之类的话。因为,亲爱的克利托,虽然这些话本身并没有什么,但它们却有可能使我们的灵魂沾染上邪恶。不,你一定要振作精神,并且说你将和苏格拉底告别。”

7、这四个论证可以分别被命名为对立物循环生成论证、回忆论证、与理念类比的论证和灵魂本质的论证。

8、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灵魂与肉体一样可以朽坏,那么我们似乎就有理由及时行乐,爱咋地咋地,因为反正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9、七月盛暑,当地久旱不雨,苏轼命家人检出一幅黄筌画的龙,挂在中堂,他每夜亲自上香祷雨。这是他做州郡官时的习惯,现虽致仕家居,且在病中,亦不改关心大众生活的诚心。苏家旧藏的一些画件,多年未加整理,也趁此夏日,叫人拿出来,在阳光里晾曝,自己也还能出来略略检点。

10、在丝绸之路的那个重镇上,有过这样一种文化,活过这样一群男女。

11、在苏格拉底行刑当天,我们从底比斯人克贝那里得知:一生从不写诗的苏格拉底,入狱之后竟然开始写诗了。苏格拉底最后在狱中所作的诗,正是“太阳神颂歌”这篇颂歌今在何处?苏格拉底微笑着告诉在场的人们,他和天鹅(阿波罗之鸟)一样,都是太阳神的侍者,天鹅临死前会唱出一生中最美的歌,为即将去神那里而感到快乐。

12、如果我们把这两个普遍性的原则用在生命与死亡这两个对立物上,就可以看到,死亡明显是从生命变化而来的,因为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我们所有人都看得到。

13、我们来概括一下上述的论证:相反相生论证,证明了灵魂必定不朽;回忆论证证明了灵魂在出生前就已经存在;而单一本质论证,说明灵魂在死后依然保持不朽。

14、当所有人以为事件就此过去,不曾想还只是冰山一角。原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死刑制度存在纰漏,为废除死刑以身殉道。谋杀是不存在的,恐怕强奸犯的罪名也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15、他在死前最后的话是:“克力同,别忘了向阿斯克勒庇俄斯献祭一只公鸡”。对苏格拉底来说,献祭医神(也是毒药之神)一只公鸡(日神与胜利的象征),是为了感谢他药(毒芹)到病除,如同白天战胜了黑暗,神用死亡治愈了生命这一漫长的疾病。

16、读懂了本书,你便读懂了丝绸之路,读懂了你的命运,也读懂了你的未来之路。

17、苏格拉底给出了下面这番著名的回答: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死亡是灵魂摆脱肉体、获得真理的唯一入口,哲人的任务便是将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真正的哲人向死而生,死亡于他而言乃是乐事,岂足惧哉?

18、为了保证朝圣的神圣性,在船只返回雅典之前,都不能处决犯人。这一天,斐多等人打听到消息,朝圣的船只回来了。这意味着,这一天苏格拉底就要被行刑了。此时,距离宣判差不多已经一个月了。

19、天鹅被看作是阿波罗神的动物,而死亡对它们来讲意味着可以脱离凡间的痛苦,重新回到神的怀抱。

20、我还要说一点:苏格拉底的这种论证,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个突破。也就是开始严格区分了“信念”和“认识”。

21、ID:湖南理工学院南院对面新居巷B2栋书门

22、第因此,灵魂不会死亡,也就是说灵魂是不死或不朽的;

23、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苏格拉底过得几乎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他仍然那样诲人不倦,与来探望他的年轻人从容谈论哲学,当然谈话的中心围绕着死亡问题。谈话从清晨延续到黄昏,他反复论证着哲学家之所以不但不怕死、而且乐于赴死的道理。

24、因为她坚信大卫无罪,她要还他清白,无罪释放。有时候信任真是很奇妙的东西,比如这部电影就告诉我们,信任可以建立在仅仅两次不足一个小时的谈话上。

25、我们知道「相等」的确切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没有实现完全的相等。

26、而赵治则要温文儒雅的多,身形瘦削,颇像是一个读书人弃笔从戎。

27、这一番论证有一个前提,就是相信灵魂不死。苏格拉底对此好像是深信不疑的。在一般人看来,天鹅的绝唱表达了临终的悲哀,苏格拉底却给了它一个诗意的解释,说它是因为预见到死后另一个世界的美好,而唱出幸福之歌。

28、通常我们一提到天鹅之歌,也就是天鹅在生命最后发出的凄美叫声,都会很自然地将它和感伤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当我们听到非常深情的圣桑的名曲《天鹅》,或者看过用这部音乐创作的芭蕾舞《天鹅之死》之后,更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浓浓的感伤。

29、这句话,成了这位西方伟大哲学家,最后的遗言。

30、导演: 艾伦·帕克编剧: 查尔斯·伦道夫主演: 凯文·史派西 / 凯特·温丝莱特 类型: 剧情 / 悬疑 / 犯罪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德国/英国语言: 英语/西班牙语上映日期: 2003-02-21(美国)片长: 130分钟又名: 铁案悬谜/命悬一线/绝命调查

31、尽管是“赴死演说”,但苏格拉底言辞间无半点悲戚,而是充满了豁达、乐观,显示了哲人的风范。同样显示哲人风范的,是这篇演说的思辨色彩。它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警句时出,颇能给人以启迪。

32、 故事以回忆的方式开始一整个案件的讲述,看似渐渐为我们揭开了迷雾。可是,导演不是一般的导演,电影又怎会是一般的电影。

33、面对朋友Max的劝告,1900说自己看不到那些城市的尽头,也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

34、我们现代人可能很难接受苏格拉底的论证结论。那并不是因为他的推理方式的问题,而是因为大多数前提和定义都已经被后来的认识所颠覆了。也就是说,古希腊人和我们现代的很多基本常识,发生了变化。但是,如果你接受了他的前提,那么也就必然会接受它的结论。

35、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也就是灵魂与肉体分离并不是坏事。

36、在哲学史上,苏格拉底这两段论证,提出了先天知识和后天知识的差异。

37、钱世雄每天都来,来则陪他在病榻边聊天,听他慨然追论往事,谈谈以往的人物,或则检出岭外几年间的诗文稿来给他看。苏轼说得高兴,时发一笑,世雄觉得他笑时“眉宇间秀爽之气,照映坐人”。

38、当他说完这段话后,克利托说:“现在,苏格拉底,你是否要为我们和你的孩子留下些指教——我们还能为你做些什么事吗?”

39、这些都表示出一个重大的转折:智者自认为或者自己宣称掌握了真理。而“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由两个词构成的:philia爱和sophia智慧。爱智慧是一个不断趋向的动态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就好像你爱一个人,并不是在你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就中止了,而要不断爱下去。

40、说到死亡,它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话题,也是哲学和宗教思考的终极问题,今天推送的《斐多》,给出了古希腊,乃至西方哲学史上对死亡和灵魂问题最精彩的论述之一。

41、第一个东西的本质就意味着它不能接受与之相反的性质,比如火永远不可能拥有冷的性质;

42、一个人,他的知识不是完全重新开始学的,其实是来自于已经学过的东西。因此学习被称为是一个回忆。

43、苏格拉底说:“克利托,我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要告诉你们了。只要你们都能够照顾好自己,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无论你们做什么——即使你们现在什么也没允诺——假如你们忽略了自己,并且不愿意一步步认认真真地生活下去,沿着我们在过去无数次讨论中已经勾画出来的道路生活下去,那么你们将会一事无成。”

44、苏格拉底紧接着抛出了一连串的论证,让人眼花缭乱。大概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人像苏格拉底那样,集中地论述灵魂不朽,简直是在进行一场论证的炫技。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选取了几个加以概述:它们分别可以被称为:相反相生论证、回忆论证、本质论证。

45、雪漠最新中短篇小说集《深夜里的蚕豆声:丝绸之路上的神秘采访》将于2016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新书预售期现已开始。

46、以上是对话录《斐多篇》中对苏格拉底最后时光的记录。他被学生称为“那个时代最好、最聪明、和最正直的人”。后来,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苏格拉底是被处死了,但苏格拉底的哲学如日中天,光辉照遍整个知识长空。

47、雅典学院(AcademyofAthens)前的苏格拉底(右)与柏拉图(左)(来源:greekboston.com)

48、在存在相似性的证明中,会明显的把两种存在理解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49、那个严监生严师傅,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去西天,有人笑他顾忌两根灯草费油,委实吝啬得可笑。

50、陈辅之来候病,儿子们不敢通报。苏轼听到了,叫他们赶快追上去请他回来,相与道故。

51、《饮下毒芹的苏格拉底》(SocratesDrinkingtheHemlock,by AntonioZucchi,来源:artuk.org)

52、我介绍了苏格拉底死前最后一段时间的经过,还有记载这一场景的《斐多篇》在文学和哲学上的意义。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说出了一个命题: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我们随后还着重分析了苏格拉底对灵魂不朽的几种论证、论证的意义,还有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根本差别。

53、法治要求慎用死刑。在大卫的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中,主人公裸露的瘦弱身子衬托出坚强的意志,一边高举左手对弟子们谆谆教诲,一边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酒杯,老师的淡定无畏和学生的聚精会神巧妙地融合在一个本是恐怖的死亡场面,震撼人心。

54、苏格拉底说,一件东西如果不是复合的,就应该始终如永不改变;比如“真正的善”、“真正的美”,这些绝对的本质都是单一的,独立的,所以也不能改变。

55、苏格拉底的身体被盖了起来,只露出了脸。在沉默一阵之后,苏格拉底说出了临终遗言。“克里同,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庇俄斯祭献一只公鸡。注意,千万别忘了。”又稍过了一会儿,苏格拉底微微地动了一下。人们把盖在他身上的东西掀开,发现他已经死去。

56、这句话如果单独来看,可能会让人浮想联翩,我们可能想到死亡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必然结局,所有人都是向死而生的,也可能想到我们要如何说服自己坦然面对死亡,等等,但是在《斐多》这部作品里面,这句话其实有着更加确切的哲学含义。

57、大卫·戈尔是一个为理想甘愿牺牲的殉道者,他为之献上的伟大的祭品就是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也正是他基于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上做出的选择。

58、苏格拉底死之前,曾向不同的受众做过三次申辩。第一次,面对雅典公众;第二次,死刑前一天,面对老友克力同;第三次,生命最后一天,面对挚友、门徒;

59、可想而是,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然而苏格拉底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却开始和大家谈论抒情诗。在随后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里,苏格拉底不仅没有表现出即将离世的惋惜和悲伤,反而非常坦然、从容地和学生们谈论他对死亡的看法。

60、“这是玛蒂尔达给你的。”(ThisisfromMathilda.)——《这个杀手不太冷》

61、或许被输入了情感程序的机器人大卫也可以融入一个家庭,但他始终找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62、说完这番话,他站起身到另一间屋子去沐浴。克利托跟随着他,但却要求我们大家等在这里。我们边等边讨论刚才的谈话,接着又为降临到我们身上的这个巨大的不幸而悲哀,因为我们都将他视为慈父,失去他会使我们像孤儿一般无依无靠。当他沐浴完毕后,他的孩子——两个小儿子和一个较大的儿子——就被送到他的身边,他的妻子也来了。克利托陪着他们。苏格拉底向他的妻儿说了一些临别的话。接着,他让女人先离去,他本人又回到了我们中间。这时太阳快要下山了,因为他在隔壁的房间呆了很长时间。他坐了下来,但没再多说什么。这时,11人陪审团的随从走了进来,他站在苏格拉底面前说:“苏格拉底,我绝不愿意因为你曾咒骂过我而找你的碴儿,因为我发现你在这里所有的日子都显示出你是最高尚、最仁慈的。现在,你已经知道我带来的是什么消息了,我们即将永别,我希望能像你一样轻松地面对这一噩讯。”但他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只得转身走了出去。苏格拉底抬头看了看他说:“我也向你道别了,朋友;我将按你所说的去办。”接着他又对我们说:“这是个多么好的人啊!自从我被关进这里之后,他就时常来看望我并与我交谈,他是那些人中间最善良的一个。你们看,他是多么真诚地为我而哭泣!但是克利托,请你过来,让我们来执行他带来的命令吧,如果毒药已经准备好了,就让他们把它拿来吧;如果还没准备,就让他们快些。”克利托说:“但是我想,苏格拉底,现在太阳还未下山呀!我知道有些人是很迟才喝毒药的,他们一直要拖到最后时刻。同时,他们总是先大吃大喝一顿,甚至还要享受一下他们最喜爱的活动。请你别太匆忙,现在还有时间啊。”

63、苏格拉底申辩最后一句话是:“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苏格拉底不仅追求生的意义,也追求死的意义,他的那种死亡方式:对轻薄指控者、无良审判者、不义判决书的嘲弄和对死亡世界神话仙境般的素描。

64、在苏格拉底的时代,雅典是整个希腊的精神文化中心。因此有非常多的智者云集在雅典。当然智者的教授不是免费的,而要收取很高的学费。智者也非常看重,通过自己的教授,来支配青年人的心志。

65、说到这里,苏格拉底还需要论证一个核心命题:那就是灵魂不朽。

66、因此,灵魂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存在了;根据前面的循环生成论证,如果灵魂在我们出生之前存在,那么灵魂在我们死后也依然存在。

67、苏格拉底的死,尤其是被自己的雅典同胞用正当的法律程序判处死刑,成为了柏拉图一生的痛,也成为他哲学生涯的转折点。

68、回忆论证认为,我们的所有认识都是回忆。换句话说,我们一出生就有知识,或者说,出生以后,我们所谓学习就是回忆起原有的知识。

69、或者如尼采所说,这句话喻示生命是一种疾病,因而暴露了苏格拉底骨子里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70、这样,苏格拉底就证明了,灵魂在与肉体分离之后,继续在「冥府」里存在,而没有就此消亡。

71、2016年新书开始预售、开始预售、开始预售

72、“我们将努力地按你说的去做。但是我们该怎样掩埋你呢?”克利托问。

73、比如孔二小姐别墅外的几株腊梅,以老建筑为背景,看上去颇像一幅名仕丹青图。

74、克利托不再说什么,他对站在不远处的一个男孩点了点头。这个男孩跑了出去,过了很长时间他带着一个端着毒药的男人走了回来。苏格拉底对来人说:“好吧,朋友,关于这类事情你一定知道得很多,我该怎么做呢?”那人说:“没别的,你只须将毒药喝下去并来回走动就行了,当你感到双腿沉重时就可以躺下了。”

75、再进一步,如果从死到生的过程是可能的,而死亡就意味着灵魂与肉体的分离,那么人死了之后,灵魂就不可能消亡,如果消亡了,就不可能再有「重生」发生了。

76、换句话说,因为苏格拉底采用了论证的方式,他的所有论证在原则上都是可以反驳的。大家也可以尝试来反驳苏格拉底对灵魂不朽的三个论证,它们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77、想要真正认识真理,我们就必须要尽可能摆脱肉体的影响,让灵魂尽可能获得解放,摆脱肉体这个牢笼或监狱。

78、但是我们可以用一种更加宽泛的方式去讨论灵魂,灵魂就是那个赋予肉体生命的东西。不管把它看作是物质的还是精神性的,我们都要承认,一个活人和一具尸体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而在希腊人眼里,这个本质区别就是有没有灵魂在肉体之中。

79、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的青年中有位名叫克里同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

80、苏格拉底在最后说,活着的时候,灵魂被肉体束缚,难免会受到肉体欲望的污染。但是真正的哲学家极力避免强烈的快乐和痛苦,坚持理性和节制,保持灵魂的纯洁。只有这样,在灵魂脱离肉体之后,纯粹的灵魂才可以和最纯粹的智慧交往。

81、你在起诉书中说得很清楚,说我教唆青年人相信新的神而不信国家所供奉的神,正是这种教唆造成了腐蚀青年的不良后果,那么,墨勒图斯,以我们共同信奉的神起誓,请你再向我同陪审团把你的意思说得清楚一点,因为我不清楚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对方陈述)你的回答真让我吃惊,你这么说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奉太阳和月亮为神是人类的共同信仰,你是否认为我连日神和月神都不信了呢?你是不是在告发阿那克萨哥拉(古希腊的哲学家)呀?可爱的墨勒图斯,你也太轻视这些陪审员了吧?难道你以为他们如此孤陋寡闻,以致不知道阿那克萨哥拉的著作中充斥了这些理吗?……

82、与此相反,认识则是建立在论证或者其他论据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认识需要寻找其理据,认识和认识之间不应当存在矛盾。

83、苏格拉底回答说:一个人既不能试着去发现他已经知道的东西,也不能试着去找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84、因为就像他的学生齐贝提出的那样,如果灵魂是可朽的,那么灵魂和肉体分离之后便灰飞烟灭,所谓的“追求更纯粹的真理”的说法也就没有意义了。

85、ChoiZG主编作品|尽情分享朋友圈|转载请看首页须知

86、信念是无法反驳的。你愿意相信什么就相信什么,例如地球不是圆的,而是平的。这并不需要证明,而且显然和很多别的认识存在冲突和矛盾。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