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宣传王阳明精心整理59句

为什么中国不宣传王阳明

1、这种人就是平时学问不到位,一临事,就慌乱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飞来的,而是平时学问纯笃的功劳。

2、虽然夹在朱熹和王阳明两位巨人间的陆九渊不怎么出名,但他的思想还是有督导之处。(为什么中国不宣传王阳明)。

3、因为理论简单,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一个佛国“极乐世界”,加上六道轮回出离心。非常多的人,听说佛教,就是从听说净土宗的理念开始的。

4、然而,在王阳明时代,王学却是最大公约数,得到中下层知识分子们的普遍认同。

5、从这三个层面分析,陆九渊虽然是心学创始人,但思想与王阳明根本不同,在第一个问题上造成两人的根本分歧。

6、很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对于大众来说,越简单越好,这也是为什么多少句高深的革命理论也不如“打土豪、分田地”来得实在,更能引起百姓共鸣的原因。

7、他们唇枪舌剑地辩来辩去谁也驳不倒谁,结果大家拂袖而起,不欢而散。

8、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9、明因果和暗因果的关系,也让我想到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量子力学。经典力学所适用的世界就如同明因果世界,那是一个确定的世界,时空是绝对的,物体之间各自孤立和守恒,环境也不极端,不会面临来自相对论的天文级质量、光速级别和量子力学的极微观层面那般的考验。那么自然就可以像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样,以因果法则解释所有。

10、如果你的认知和层次到了能够直面暗因果的程度,你的目的是为了得究竟解脱、了轮回生死,又当如何呢?暗因果所揭示的,是一切因果都趋向于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果的世界本来就是一场虚妄,如相对论那般是一个相对的局,如量子世界那般是一片泡沫的海。那么明因果世界的为了养福避祸的行善去恶,自然也是虚妄,安顿的只是自己有限的生活和短暂的浮生罢了。看破这一层,你就能自然解开诸多执着贪求的结,走出这个无谓造作的场。然后,就是所谓的解脱自在。

11、太多变革的机会被那个黑洞般的规则吞噬了,每个人都觉得正在做正确的事、只能这么做的事,结果就一步步走到局面无法换回的地步。

12、所以说,大德先圣说善恶有报,并没有骗我们,毕竟我们生活的只是一个平常的世界,没有那么多极端的情况,不是修行人到不了那层次,也不必考虑精微之处的事。而在这个平常的层面上,因果律像牛顿力学一样,是确确实实适用的。即使有暗因果的存在,有例外,为善去恶整体上仍旧是最安全稳当的处世涉世之法。

13、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14、王阳明马上解释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

15、感悟:王阳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阳明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为物欲的蒙蔽。

16、王阳明并非启蒙思想家,不太理解现代文明,希望他为现代社会提供解决方案,实属缘木求鱼。当年日本学者把他架起来,是为了骗人和求利。遗憾的是,谎话编得太圆,让许多国人至今上当,或捧杀,或歪曲,或发明,或篡改……王阳明陡然成了职场达人、励志先锋、金句作家和鸡汤宗师。

17、中国人虽然已经很少知道什么是“中庸”,但骨子里却是无可救药的实用主义,庸便是时时刻刻的有用。

18、陆九渊认为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有自己的运转规律,也就是“天理”;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虚拟的,不过是在自己心中的映射罢了。

19、  王阳明又问:“粪便是善的还是恶的?” 

20、王阳明的知行合致良知、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确有特色,但都谈不上是严谨的哲学,而是典型的演绎逻辑。

21、那为什么有人成了谦谦君子,有人却成了无耻小人呢?

22、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一条光明大路。而心学的读书法则就是,不苛求你记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圣贤所要求的是让你通过读书而使自己心体光明。

23、王阳明的阳明心学,确实是集大成者。但不够纯粹,他的思想受道家、佛家影响也很大,虽然明朝中晚期开始成为主流学说之但让传统儒家接受还是有一点困难的。

24、有朋友问:“看书不能明如何?”读书读不明白,该怎么办?

25、同样在儒家思想上,无论是早期的孔孟、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都要求一个人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儒学一开始是针对士大夫精英群体的,所以理论层次比较高。

26、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

27、仔细想想会发现,他的成就也就是他的问题。从封建社会的官职来看,区区一个南赣巡抚。那职位是很低的。很难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官员中“出类拔萃”。明朝首辅那么多,后人往往也就记得“张居中”。

28、不是一个境界,孔孟之道倡导仁义道德,发展到后来,成为口号,成为士族阶层进阶选秀的工具。

29、他们二位都说了,人性都是好的,但很可能被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进而偏离了正道。

30、其篡改其目标。把王阳明思想当成抵抗现代化的工具,通过虚构出一个“日本精神”,来对抗世界潮流。现代社会是世俗社会,天皇、首相等不再是道德权威,也不再承担价值的最终解释权,各方只需依照社会契约,各担其责、各享其利即可。可总有人只想收割现代国民的红利,拒绝承担现代国民的责任,所以创造一个身份,使人们安心于被剥夺,竟把歪脑筋动到了王阳明头上。

31、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32、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33、薛侃这回如堕云里雾里,更不知王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34、事实恐怕正相反,至少现在人们对阳明先生的推崇已经超过了孔孟,至于程朱简直已经不能望其项背了。

35、假设,脑白金选择了另外一种宣传方式,让一个权威的医学专家穿上白大褂,跟我们说,这个脑白金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之类的,还能达到上面那种效果吗?

36、明代末年知识人极端自负、d同伐异,一言不合,立刻无所不用其极,这种任性、偏执,与王学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士大夫或“绝无一用于天下”,或彼此意气用事、无法合作,最终导致“天崩地解”。

37、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38、王阳明笑了:“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

39、所以,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强调的是“致”,是“反求诸己”的应用方面,而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良知”。

40、毫无疑问,王阳明乃一代旷世圣哲。今日,让我们来分享王阳明的十句话:

41、不过,朱熹和陆九渊虽然为学术而争吵不休,却又不影响私交的高风亮节;王阳明先生对于朱熹这种权威思想的怀疑,以及“敢为天下先”,将知识普及大众的良苦用心,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42、在受众群体上,王阳明推崇众生平等,甚至提出“百姓日用即为理”的革命言论,而且王阳明一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甭管是否如此,至少迎合了大众。

43、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44、大意: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慢是一切恶的源头。

45、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付出了许多汗水,所以哀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

46、燃灯寺迎新春盛会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017)

47、  王阳明当时就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的叹息,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

48、事实上,“龙场悟道”前后,王阳明的哲学没有显著改变,只是在思想宽度上有所拓展——他意识到,明代士大夫沉浸于一腔热血,以气节相邀,目标却并不清晰,常常是出于义愤、被人利用后,才发现于事无补。

49、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却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问题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恶,因为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50、《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51、娄妃是一位让人唏嘘感叹的奇女子,不愧出身大儒书香之家。她是美人,也是才女,工诗文善书画,而且性情贤良,知大节、有大义。宁王叛乱时,娄妃曾多次流泪劝谏不要反,只是宁王不听。大势已去时,宁王逃跑前泪别娄妃:“我不听贤妃之言,以至如此。”娄妃泣不成声答:“殿下保重,勿以妾为念。”然后投鄱阳湖自尽。后来宁王被擒,见到王阳明时说,我做错了事,死都甘心,只是希望能厚葬娄妃。入狱之后,宁王每顿饭前都要先祭祀娄妃,叹息对她的辜负。

52、假设你在生活中被一个朋友冒犯了,朱熹会鼓励想想为什么,去大自然中观察,再不济你也要去四书五经里找一下孔子孟子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陆九渊则鼓励你,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如果你觉得这个朋友不值得交往了,那就散伙。

53、社会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遵纪守法,可配合义工团调整工作时间。

54、可见,所谓王学是历史的、具体的,它更多在针对时弊,而非空洞的大道理。明代“一条鞭”法最终施行后,大大推动了时代进步,只是此时王学已远离政坛,如果能更早推行,结果也许更好。

55、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56、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57、   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

58、一直对王阳明的一个故事念念不忘,每次想起都是感慨不已。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