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假不归精心整理37句
久假不归
1、借了公家或别人的东西都应及时归还,不能久假不归。
2、 (示例):这篇文章意义不大,作者所提并非什么石破天惊之见。(久假不归)。
3、 (示例):逃难至此,他已是身无长物,十分落魄。(久假不归)。
4、(示例):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5、(解释): 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6、(示例):喜讯传来,首都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7、(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8、(示例):《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9、忘了是从哪里听过或看到过“乡愿”这个词,当发现原意与字面意识相差极远,就记下来了。
10、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
11、(解释):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12、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经:通常的道理。
13、(辨形)假;不能写作“暇”;久;不能写作“欠”。
14、(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5、 (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16、先秦《孟子·尽心上》:“尧、舜是本性具备仁义,汤王、武王是亲身实践仁义,五霸是假借仁义。假借久了而不归还,哪能知道他们本来是没有仁义的呢?”
17、(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18、 (示例):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19、久假不归 ( jiǔ jiǎ bù guī )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20、(例句)借了公家或别人的东西都应及时归还;不能~。久假不归的典故《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21、 (解释):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22、 (释义)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23、(示例):图书馆严肃批评了久假不归的读者。
24、(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25、 (示例):努力钻研,终会有登堂入室的一天。
26、小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27、(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28、(释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名:指钱币发出声响,一文不名就是口袋里没有一文银元可发出响声,意即清贫,身无分文。
29、(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他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30、 (解释):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31、(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2、(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33、(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34、(示例):此人犯罪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35、图书馆对于借了图书久假不归者,给予严肃处理。
36、(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