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农业耕作谚语精心整理33句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耕作谚语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答案)D   C

2、(2015•浙江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莳里锄头,胜过垩头(肥料。松土深一寸,等于上次粪。七月下雨斗量花。

4、大暑的农谚有: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大暑连阴,遍地黄金;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5、而真正处在其中,经常是每件是难敖得很,“早稻不种六月田,晚稻不过立秋关”,在“毛主席领导好,双季稻产量高”的时代里,大人们从7月下旬到8月上旬持续两个星期的“双抢”是与炎热拼命的季节,混杂着汗水与泥水,拖着稻桶在烂田里缓缓前行,高高的毡布把仅有的一点风与打稻者隔离,想着今天还有多少活要做,多少汗要流,手里的一把双季稻就是全部的生活;孩子们则要完成每天的任务,日落之前捉满两蔀草,阵雨来了记得抢收稻谷等等,而阵雨来的时候往往葫芦娃正在与蛇妖决斗,心情便无比纠结……

6、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个时候,我国南方的大部分东部地区此时雨水较丰,常年的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一年的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一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极其有利。

7、“野花进房、家破人亡”!这些农村老话,说得真准!

8、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故选A。

9、“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10、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11、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答案)B  

12、播种绿豆,夏葱播种,小沟葱(羊角葱)播种,大沟葱(干葱)定植。夏番茄定植。半夏黄瓜播种育苗(6月下旬)。秋芹菜播种育苗。

13、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14、节气,顾名思义,是由节和气共同组成的。《说文解字》记载:“节,竹约也。”节,原本就是竹节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是天地交泰、阴阳转换的节点。《黄帝内经》记载:“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气,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存在于宇宙之间。二十四节气中的“气”是宇宙、万物能量的流动。每一个节气,都基于古代人对于太阳周年运动的准确观察,也包含着古代人独特的世界观和宇宙观。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代表传统农耕劳作的时间制度,而且演化成精神气节,提醒人们人生百年,需要有守有节,要求社会生活有节,身体性能有气。 

15、该区域水热丰沛,是世界的主要水稻种植区,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或季风水田农业,该题考查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农田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季风不稳定,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所谓的精工细作;劳动力进行所谓的精耕细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靠传统经验种植,科技水平低等。故B正确。 

16、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臵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17、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18、传承保护二十四节气,需要持续开展传统活动,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成为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19、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20、农历五月小麦收获后,秋作物在幼苗期,需水量小,此时干旱利于根系下扎,经过蹲苗,能降低株高,防止后期倒伏。到了六月秋庄稼进入拔节大生长期,需水需肥进入高峰,这时若连续降雨,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容易实现高产。

2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据此完成14~16题。

22、三月: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23、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

24、立夏的时候天气比较清新的,略带潮闷的晚春暖气渐渐被清爽的风吹尽,桑林长出新叶,春蚕开始在蟋蟋吃着新叶茁壮成长。依照桐乡的气候规律,上一个冬天必竟是寒冷而慢长长的,开年的第一季春蚕在新的温度中苏醒,一切都是干干净净,随便怎么个养法都是丰收的。这个时候的香豆干、荞葱、麻球、螺丝一种比一种鲜嫩美味,十里不同俗,桐乡各地对这些美食的吃法也各式各样。

25、在大寒之后,虽然还有爆发强冷空气的可能,但回暖已是大势所趋。

26、▪北方水稻插秧,小麦进入孕穗期;棉花陆续种植,从胶东地区开始,自东向西开始种植春玉米、春大豆等春播作物。

27、▪华北地区自西向东开始收获冬小麦;果树疏果,防治桃小、卷叶蚜虫;玉米间苗、定苗。

28、14)门前垂柳院中花,墙边扁豆瓜满架;圈满牲畜塘满鱼,门鸡鸭叫嘎嘎;葡萄蔓子搭凉棚,“珍珠”、“玛瑙”头上挂。

29、露地春西葫芦定植(3月上旬),保护地育苗的春甘蓝定植(3月上旬)。露地春黄瓜、豆类蔬菜播种育苗(3月中旬)。

30、田间管理的内容较多,特别是秋作物,如中耕、锄草、施肥、间苗、定苗、浇水、培土、整枝打叉、病虫防治等,管理不及时就会减产。确实有“三分种七分管”的道理。“锄头有水,锄头有火,锄头有肥”。这句话听着矛盾,但很有科学道理,因为在地面上,水总是往低处流,但在土壤中,水是沿着土壤微粒之间的微细空隙上升的,升到地面就慢慢蒸发了,天旱时通过中耕,切断了土壤中的毛细管,水升到锄松的那一层,便不再上升,这样就保住了土壤中的水分,所以说“锄头有水”。大雨过后。土壤中水分过多,中耕能让表层土疏松,又能切断土壤中的毛细管,使下层水不易上升,表层土也就容易干了,所以说“锄头有火”。中耕能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活化土壤,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促进作物根部吸收水、肥能力,所以说“锄头有肥”。

31、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32、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