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书的内容和译文精心整理77句
论语全书的内容和译文
1、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4、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浮夸,二者配合适中,才算是大雅君子!”
5、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6、(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论语全书的内容和译文)。
7、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8、雪漠:《给你一双慧眼》1-85合辑(全书完)
9、《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1-54章合集(全书完)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论语全书的内容和译文)。
11、(原文)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2、孔子说:“中宇,让我来教你对知识和无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1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14、就连商业大鳄马云也说:《论语》是真正人类的智慧,是我重复看、不断看的书。
15、(译文)叔孙武叔诋毁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论语原文译文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16、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17、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1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
20、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21、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22、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
23、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24、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25、有趣的是:史译本强调“尽可能采用现在时来翻译《论语》,这是有意为之。因为使用现在时有助于使孔子的言论恒久流传,而过去时可能令人误以为他的声音已逝去往昔”。由此可见,史教授在译《论语》时是何等精心思考,匠心独运!
26、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27、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28、《论语》被誉为万世之书,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
29、14(国学经典)《论语》述而篇第七(20--38章)
30、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3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3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3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34、书的后面还有一篇附录:《亲爱的孔子老师》。张自福从“大教教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严也是爱”“启发教学”“不言之教”“教学相长”“魅力课堂”“天下英才”九个方面,谈到可爱可敬的孔子的教学之道。孔子本人就是一位老师,也是中国第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张自福当过老师,也当过校长,目前在市教研室工作,也更多关注老师的发展问题。因此,他专门列出这个附录,这对于老师阅读此书,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5、(读书)稻盛和夫 《活法》第一至第五章合辑
36、(译文)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3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39、(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40、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4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42、译文:子贡问怎样做才算一个君子。孔子说:“首先把他想说的话实行起来,然后再把已见之行动的想说的话说出
43、35(国学经典)《论语》尧曰篇第二十(1-3章)
44、27(国学经典)《论语》宪问篇第十四(23-44章)
45、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46、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47、《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48、(译文)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49、33(国学经典)《论语》微子篇第十八(1-11章)
50、30(国学经典)《论语》季氏篇第十六(1-14章)
51、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
52、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53、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54、(星云大师《迷悟之间》)《应变》1-94篇合辑(全书完)
55、(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56、本章的综合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人生三方面”说,学而时习—乐于交友—坚守自我(反求诸己),也即快乐人生;二是“学习三境界”说,学而时习—朋友研习—坚持不懈(恒、毅),也即人生三乐。
57、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枯萎的。”
58、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59、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60、大意: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61、5子曰:“道(1)千乘之国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2、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6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6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65、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66、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
67、(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6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6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0、(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71、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7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3、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崇拜?”孔子说:“这可能是宽恕!”不要把你不想做的事强加给别人。”
74、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75、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6、(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论语原文译文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