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的人很可怕精心整理55句

读庄子的人很可怕

1、庄子的思想可以说是独立而独立的,因为它超然、豁达、从容、奔放、祥和、快乐。这种精神思维,是每个时代的人都为之着迷的状态!所以,越是成就非凡、肩负更大使命的人,越需要解压,要有洒脱的心态去与人打交道,包容伟人!而庄子的思想,正是这种杰出的思想,伟人的思想,圣人的思想!

2、中国人的思想中如人生如梦,视死如归等观点基本思想来源于庄子。

3、“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人一出生就在等死,我们每天死一点点,直到死完为止。这是庄子非常沉痛的思考,是他看到的人生的真相。

4、对于出身,我自我感觉是有发言权的,我对贫穷深有过体会。白岩松曾开玩笑说:我本来有一个成为“富二代”的机会,但是我爸没有珍惜。确实,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家庭,但是要明白一家人的贫穷可以用一辈子去改变,一个人的阶层也可以用几代人的努力去突破,但是如果见识、爱和规矩的缺乏,会给一生带来不可逆的坏影响。因为这个社会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读庄子的人很可怕)。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推想,庄子并不是羡慕髑髅、向往死亡,而是向往“逍遥”。如前所述,“生与死”在庄子的心里并没有差别,或者说,他已经忽视了生死的存在。

6、庄子与髑髅的对话,显现出庄子诡奇的想像,以及跳脱世俗的思考模式。

7、当然,《庄子》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越是丑陋的,有残疾的人,越是智者,并且更加接近圣人,连帝王都要对他们礼让三分。还有参天大树,反而不如长得矮小歪枝的小树,因为参天大树更容易成为人们砍伐的目标,小树的目标反而不大,因此小树更容易存活。这就是道家出世的哲学,无用就是大用。这与我们提倡的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入世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对于这些 ,年轻人应该有所区分。

8、滑介叔的左肘长了一个瘤。他的形体又丑又怪,他的遭遇可说是一种灾难,但他了解生命只是假借的形体,在假借的形体上再生出的东西,也只是尘垢;死生如同昼夜,只是自然的造化,一起看到造化的神奇,有何厌恶?

9、这种线性思维的好处是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因为科技一定是充分对象化、不断改进的。但是这种思维也会带来“更高更快更强”的强制性,把人引到生命之外去寻找生存的根基,但又找不到可以停止的那一点。

10、我们来概括一下,庄子认为人的异化其实是心的物质化。我们的心不再是温润敏感的、有精神诉求的、有灵魂质地的心灵。

11、最后,见识来源于终身学习。学习不是学生的专利,而应该是每个人一辈的事业。古人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更何况现在信息如海,资讯如潮,时代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读书,向书本学习;也要交强于自己的朋友,向高人学习;更要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和判断。最终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让自己看不见的进度条始终向前。(读庄子的人很可怕)。

12、对于生死,道家一向看得很开,他们认为人生一世,酸甜苦辣都尝过,生命最后的时刻,一切是非烦恼都一起化为泥土,随着一把火归于天地大道,又有什么不好。

13、于是秦失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14、历来庄老最为盛行的时代,一是汉初,一是魏晋六朝。这两个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战乱频繁。上层统治者不太去关注民间具体的诉求,而是转向虚无的思索。历史最后还得回到儒家法家那一套来。年轻人该如何面对《老子》、《庄子》?要明白有一种读书的方法叫做“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读书方法叫做“观其大略”,陶渊明的读书方法叫做“不求甚解”,其实都是说大概体会书籍内涵就可以了,不用去细究其字句章节。

15、俗我到了反身而诚的至诚地步也是真我,所以儒家也不是只重视俗我。如果至精至诚,又能慎独,就达到了的真我,真我再继续追求大觉悟就到了的觉我,三家之间是层层超越的关系。反过来也是一样,佛家的觉我在家在世就成了真我,真我再入世接地气就成了俗我。

16、仔细想想,庄子的行为,可能是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产生的。其实“歌”和“哭”,同是一种感情的发抒。庄子顺应感情的变化,然后才悟出“春、夏、秋、冬,四季循环”的道理来。

17、《庄子》中还有几篇——主角的举动十分滑稽,似乎在庆祝死亡的到来,他们唱歌、弹琴、鼓盆。

18、另外二人——“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他们为子桑户的死亡编曲、弹琴,因为他们认为子桑户已返回故乡,回归自然之中。

19、“五色乱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乱耳,能令耳失聪;五味浊口,能令口味败;纵情猎物,能令人心情狂乱;难得财货,能诱人行为不端。”

20、然而,子舆却不厌恶这样的自己,还认为如果造物主把他的左臂变作鸡,就要以此来司晨报晓;如果把右臂变作了弹丸,就借此去打鸟烤来吃;如果把尾椎骨变成了车轮,把精神变做马,就正好乘而坐之,哪里还需要另驾马车呢?

21、我们可以看到,显然木匠的眼界被自己的职业局限了,因此看不到这更大的无用之用。

22、晚读|为什么当我们把热爱变成专业,就不快乐了?

23、读完《梁冬说庄子·人间世》《梁冬说庄子·养生主》《梁冬说庄子·齐物论》以后,您会从此开心,知道在当下充满变数的时代里如何提升自身价值,用达观的全息视角来看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洞悉人性的真相,不再受各种情绪的牵引,让一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4、庄子思想精华之一是“齐一”,虽然有其进步性,但过于强调万物等同,认为生与死无差异,我与彼无差异,物与我无差异,物与物无差异。庄子的思想主张完全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毁誉、是非,精神上得到绝对自由,进入逍遥游的境界,这虽是最理想的境界,但是没有从客观本质上把握事物,没有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事物,有时候对于世界认识的正确性有时候就会存在有偏颇。庄子的思想坏处还有:庄子的思想是避世的思想,他的主张类似于独善其身,有点自我,有点自私。

25、而庄周梦蝶那段,则是又一让我共鸣之处了。我在儿时,常做飞翔的梦,有时竟自以为能够飞起来,就算白天的尝试失败了,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原有的感觉。在儿童那里,梦与现实好像是浑融相通的,并没有分界,而庄子梦蝶物化的情形,与此是很相似的。

26、那个叫做庄周的人,早已经消逝在“道”的海洋之中。肉体腐烂了,变作了细菌、土壤、空气、无机物,但那个早将生死通于“道”的庄子,却永存在了逍遥快乐之中。

27、他是一个爱编故事,会编故事的人。他一生写了三十三篇文章,有近10万字的书,内容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本人的文章,其他则为弟子,或者他人伪托文章。

28、这样一个外在于我们的最高的东西,在柏拉图那里叫理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叫实体或本体,在康德那里叫物自身,在黑格尔那里叫绝对精神。追求真理就是一个不断向上的线性过程。西方只有到了当代哲学才开始尝试跳出这种线性思维。

29、秋天来了,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30、道家擅长修养真我。《大宗师》里反复提到“古之真人”,就是要追求天真、真实的自我。当一个人放下世俗的尺子,所实现的就是真我。

31、在内篇《养生主·吊老聃》中,秦失前去吊唁老聃,结果号哭几声就出来了。

32、我们以前以为,有了技术的进步之后,人可以获得自由,其实发现不是。

33、庄子的伟大和人生智慧一直少有人知道,而看过的有关庄子的书都那么语焉不详,让大家以为庄子只是学者和中老年人才会去看的东西。读庄子对我们到底有什么现实的好处?您得到的,首先是精神,继而是物质的财富,而失去的只是无知。

34、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9年10月“中国好书”

35、葫芦有非常好的寓意,葫芦的肚子空空如也,提醒我们心里不要装那么多外物。庄子讲“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是要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所驾驭。

36、这时他的心态是自由的、美的,这不就是由丑转化为美了吗?

37、对井底的蛙,不可以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被井口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以与它讨论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生命受时令的制约;对乡下的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因为他的见识会受到教育程度的束缚。

38、功利的尺子——庄子告诫惠子不要一看到葫芦就想它的用途,而要想想如何悠游天地,这是放下功利的尺子。

39、每当政情动荡,社会大乱时,儒学思想便失去效用,而道家思想则应时而兴。因为道家并不抱持着冠冕堂皇的道德原则,而能深人人性,切中时弊,彻察动乱的根由;它正视人类不幸的际遇,又能体味人心不安的感受,对于饱经创伤的心灵,尤能给予莫大的慰藉与现实关怀。

40、人的异化或心的物化有什么现代表现?我认为有三点:计算化、绩效化和变现化。

41、作为士人,或者说知识分子,庄子又有矛盾的、复杂的。一方面,他厌恶浊世,不遗余力的批判它;但在另一方面,他并未提出相应的改造办法,而是宣扬远害保身观念。可以说,他是个未丧失良知,但无力也不愿同黑暗社会作斗争的绝望的知识人。他的思想,也是一个被残酷的现实压迫到内心的生命所生发出的,是弱者进行自我调解甚至麻醉的工具。

42、他去看看下大雨,就写出《秋水篇》,产生了望洋兴叹的成语。

43、在著名的《至乐·妻死鼓盆》中,庄子更是亲自登场——妻子去世,庄子鼓盆而歌,以洒脱的姿态和飘扬的歌声表达他的心情。

44、我们从阴阳图中就能看到,道家追求圆善、循环往复、可以长久。老子从来不追求什么最高的东西,而是要追求长生久视之道。怎样是长久?儒家叫“生生不息”,道家叫“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我们还能看到阴阳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呈现。还有一点,阴阳在不断运动,就是“反者,道之动”。没有最高,只有不断运动的阴阳,“恒也”。追求长久和谐,不追求极端,这是中国哲学的思维特点。

45、《庄子》这本书,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些看似很小的寓言故事,来体现一个很深刻的道理。通过这些很小的一个寓言故事,你会发现,原来很多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深不可测的大道,都会在庄子那里变得特别的通俗易懂。

46、庄子认为,万物的产生,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所以庄子在《寓言》中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47、方勇先生是当今庄子研究的著名学者,其《庄子学史》对庄子研究的历史加以全面系统梳理,极具价值再次,他是哲人,也是孤独者。思想家大概分为两种,一类以逻辑严密,体系完整见长;另一类则以见识透辟,深刻冷峻为特征。无疑,庄子属于后者,而这类人思想的生命气息更浓,也容易更让人动容。他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又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等等。深刻,是对现实的犀利的解剖,往往源自绝望与偏激。因为深刻揭示了现实的重要侧面,所以人们往往能够原谅甚至忽略其中的偏激。庄子像老子一样,反感礼乐、仁义等人为规范,认为它们是导致社会混乱,自然人性被遮蔽的重要原因,甚至因此把黄帝、尧舜等儒家贤君嘲笑批判一番。他常深刻的揭示出社会动乱的原因,“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而在关于生命等方面,庄子的灼见就更多了。比如,“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指出欲望与人们的智慧之间所存在的对立之关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则启示世人,生命所需的条件其实极有限,没必要劳神费思的去争夺;等等。

48、钓鱼又写出几篇文章,去观赏鱼,又写出《鱼之乐》的故事;

49、海德格尔在答《明镜》记者问中说过“技术在本质上是人靠自身力量控制不了的一种东西”。人在面对技术时一定不要太自信,你一旦不能控制技术,技术就会控制你。更可怕的是技术越来越将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强迫人离开自然。

50、而智慧更是对于大家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因为智慧能使人变得聪明,变得世故圆滑不被人欺负,不容易上当,最终的是智慧能给人带来无穷的财富。那些成功的人,那些会赚钱的人,敢说哪个不是靠智慧在赚钱?

51、梁冬的注解和诠释让庄子从古籍走入当下,让庄子从文字化为生活。

52、事实上,庄子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与自然主义生死观相符合。生死之中,既有旧物之终结死亡,又有新物之开始新生。领悟到这一点,便可窥探到“逍遥”之一隅。

53、当然突破并没有那么简单,《爱弥儿》中说:“我们所有的智慧,都摆脱不了奴隶的偏见。我们所有的习惯都在奴役我们,束缚我们,压制我们,文明人从生到死都摆脱不了奴隶的羁绊。”这些话虽然有些偏激,但正因为偏激,卢梭才是深刻的。生为一个社会人,不先入为主,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54、庄子说生是寄存于世,死是归去。庄周梦蝶,孰人孰蝶,浪漫中演示了人的终极归属。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