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精心整理47句

冬夜读书示子聿

1、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2、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后两联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

3、那么这首诗对于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也一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启迪作用,相信大家都会有拿着菜谱炒菜的经历,有时候按照菜谱炒出来的总觉得是不好吃,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实就和读书一样,需要我们在平时不停的实践中去斟酌才能做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4、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于山阴写给二十一岁小儿子陆聿的。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

5、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我们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书本知识只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7、写给儿子的诗往往最为真切,体现了一个父亲深厚的感情。陆游还有一首诗,是在临终前写给儿子的,诗名就叫《示儿》,小朋友们可以学一下。

8、古人读书学习不遗余力,往往少年时努力,到老了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是浅薄的,想要深刻地理解一件事,必须自己亲身实践才行。

9、诗人从古人“学”、“问”不遗余力的经验中引出议论,告诫儿子,要想老有所成,一是莫负年华,应在年轻力壮时苦下功夫;同时不能仅以书本知识为满足,而应注重“躬行”。

10、录制作品前统先读栏目引言:寻找“最美文明传播者”。朋友您好,我是某某某,今天为大家诵读的是某某某的作品,感谢您的聆听。

1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零落黄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千古流传。我认为陆游是宋代最好的诗人,他写的诗有多,大概有近1万首,和杨万里一样都是高产作家。陆游给自己的儿子写了几首诗,都非常有名。这一首是写给儿子陆聿的,可见古人什么事情都可以用诗来表达,而且表达得很精彩。

12、“躬行”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亲自实践,作者在这里也强调了做学问的诀窍,“纸”在这里指“字面上”结合起来就是,我们不能够光看字面上的意思,这里我就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深浅一定要自己亲自试了才知道。回归正题,作者是要求要亲自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字面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学到真实的本领。

13、✦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14、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15、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一生所写诗近万首,以及大量的词,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高。他的诗前期多为爱国诗,批评投降主义,主张抗战杀敌,收复故土,统一中国,慷慨激昂,雄浑豪放;后期多为田园诗,清新雅丽,平淡自然,有“小太白”之称.。 

16、诗人从古人“学”、“问”不遗余力的经验中引出议论,告诫儿子,要想老有所成,一是莫负年华,应在年轻力壮时苦下功夫;同时不能仅以书本知识为满足,而应注重“躬行”。

17、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8、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19、诗人告诉我们,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陆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20、后面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1、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告诫自己的孩子学业应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22、---------------------------------

23、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4、《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诗,全诗为:

2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26、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27、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诗。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告诫自己的孩子学业应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人在理性的思辨中受到教益。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短短的四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28、③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2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30、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31、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32、古人对于书本的敬畏,恐怕已远超今日,对于学习的尊重,也是当今所不能企及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点点笔墨里感受前人对于学问的崇高敬仰和致学之道,化成经验,付诸实践!

3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4、首二句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而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去远句固然是记录了诗人的实情,然而也深刻地表现了他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诗人决非真的忘情于妻儿,而是陷于一种极度的绝望之中。归近一句正说明了他对亲人不可抑捺的情愫。

35、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36、题目意思:诗人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心有所感,写下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子聿。

37、《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所写的一首诗,全诗为:

38、宋宁宗五年,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寒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39、全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40、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元五年(1199年)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此时陆聿二十一岁,正值“少壮”。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41、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42、  后两句,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43、    这首诗是诗人于庆元五年(1199年)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此时陆聿二十一岁,正值“少壮”。诗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儿子子聿。

44、喜极二句是见面之后复杂心情的表现。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然后破涕为笑,庆幸终于见面。此十字中,将久别相逢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抓住了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一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45、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46、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