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代表作精心整理41句
马尔克斯代表作
1、母亲是他们最爱的人,他们做好了为她赴死的准备。
2、《霍乱时期的爱情》与《百年孤独》之间在创作上相隔十几年,如果说《百年孤独》是老马的巅峰之作,《霍乱时期的爱情》无疑是他最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马尔克斯代表作)。
3、只要能看见自己心爱的姑娘,他就心满意足了。(马尔克斯代表作)。
4、《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情和其他魔鬼》、《枯枝败叶》、《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我不是来演讲的》、《将军和他的情妇》
5、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6、Cienañodesoledad《百年孤独》
7、此外,作者没有着力描写霍乱带来的灾难,而是用有关很多个“局外人”的侧面描写展现霍乱中的混乱之下,人们表现出的真实欲望,反衬出霍乱的巨大破坏力。
8、但是,马尔克斯的第一部小说遭到了当时的西班牙文学评论家吉列尔莫·德托雷的退稿。当时德托雷是西班牙移民文人经办的,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著名的,洛萨达出版社的审稿编辑。退稿时德托雷还附了一条措辞生硬的评语:“此书毫无价值,但艺术上似有可取之处。”德托雷甚至还忠告马尔克斯,最好还是从事其他的更有价值的工作。
9、当人们提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便自然联想到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而更重要的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因马尔克斯的小说而闻名于世的。
10、我对《百年孤独》有非常真实的、崇敬的感觉。这样的作品会不停地卖,一代一代的人都会读,是长销书,当年文学青年几乎人手一本。——苏童
11、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等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
12、Elamorenlostiemposdecólera《霍乱时期的爱情》
13、(50周年纪念版!全新典藏内封;限量赠50周年精美魔幻明信片1套)
14、心灵的爱情在腰部以上,肉体的爱情在腰部往下。
15、即便是在急切等待着她的第一封回信的那些日子里,在他悄悄地望着她却不让她发现的那些日子里,他看到的也只是午后两点的阳光下和纷纷扬扬的杏花中她隐约的轮廓,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那情景始终都停留在四月。
16、《百年孤独》无疑是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一尊金鼎,它的保守保证了它的沉积与留传。
17、《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尽了生命的尊严与哀伤,呈现出一片人世的奇迹。——《朝日新闻》
18、老布恩迪亚,即家族的创始人,和他的妻子乌苏拉,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那个时候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尚未命名,而这片新天地的主人,也从未想过要确立统治者来管理这里,他们过的是一种类似于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体验到了收获的欢乐,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并为他取了名字:马贡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布恩迪亚渐渐的丧失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不只是由于自己预感到了什么还是只是单纯的无意义行为,老布恩迪亚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这象征着他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
19、Elcoronelnotienequienleescriba《没有人写信给上校》
20、《族长的秋天》以近乎散文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独裁者无所不能却孤独落寞的一生。他在难以数算的岁月中享尽荣光,对权力的痴迷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却无法改变“没有能力去爱”的命运,于是他一边用权力的罪恶补偿这无耻的命运,一边在只有母牛的宫殿里沦为自己孤独的祭品。他在自己的王国里随意颠倒白昼,确定节日;要求他下达的命令必须得到执行;在权力的金字塔中,他不相信任何人,不断地背叛同道,肆意地残害生命。因此,才会在自己的荣光中孤独地死去,孤独得连一个敌人都没有剩下。小说写尽了这位族长对权力的痴迷,对同道的背叛,对女人的渴求,对爱情的绝望,对生命的残害,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对孤独的恐惧。作品的重点并不在叙述事件本身,而在于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意识层面和内心独白,刻画出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
21、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22、 10月15日(周六)上午十点,让我们一起共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
23、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巨作《百年孤独》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自1967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影响之大,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24、(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
25、Noticiadeunsecuestro《绑架消息》
26、Elcoronelnotienequienleescriba
27、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凝重的历史内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庞大的神话隐喻体系是由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神秘语言贯串始终的。有的评家认为这部小说出自8岁儿童之口,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此说颇感欣慰。这是很深刻的评判目光。因为这种直观的、简约的语言确实有效地反映了一种新的视角,一种落后民族(人类儿童)的自我意识。当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观者的眼泪,“愚者”自我表达的切肤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更能收到唤起被愚弄者群体深刻反省的客观效果。
28、从1830年至上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美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29、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30、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31、“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自己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所谓宿命:每个人都在阻止,每个人都没能阻止。二十一岁的贵族青年圣地亚哥.纳萨尔在一个清晨,于众目睽睽下被残忍杀害,镇子里的几乎所有人都预先知道了凶手的杀人计划,除了他自己,而当他终于知晓这一消息时,茫然中,等待他的却是宰猪的屠刀。这是发生在加西亚·马尔克斯挚友身上真实的故事,却比“罗生门”更匪夷所思,这一悲剧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直到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才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他写下了这部触目惊心的悲剧——《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次年,马尔克斯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32、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短篇小说集《世上最美的溺水者》《礼拜二午睡时刻》,自传《活着为了讲述》,非虚构文学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等。
33、最近开始读GarcíaMárquez大师的VivirparaContarla这本“自传”让我更加喜爱这位文豪,同样也是我今日想发这篇推送的原因。
34、“生活是人们发明出来的再美妙不过的东西了。”
35、Cuandoerafelizeindocumentado
36、有时两人会一直默默坐到傍晚,面对着面,彼此凝视,在静谧中相爱,并不比当初在癫狂中相爱减色。
37、”奥雷里亚诺,“他悲伤地敲下电报键,”马孔多在下雨。“
38、————————————————————————
39、触礁沉没的巨轮会变成幽灵船,一遍遍重复不祥的命运。但若碰上执拗聪明的小男孩,也能从阴间驶进阳世。
40、“是魔鬼,我的神父,”德劳拉对主教说,“是最可怕的那种魔鬼。”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