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简介精心整理64句

菜根谭简介

1、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要感德,无怨便是德。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克,是富贵而贫贱,其行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败!

2、1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月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3、206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4、做学问的人,既要有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精神,又要学会调剂生活,潇洒而富有情趣。如果只知一味地克制自己,生活过得单调而清苦,那么就像是自然界中只有秋天的万物肃杀,而缺乏春天的生意盎然,那样的话,自然界的万物靠什么来繁衍生息呢?

5、  一个人如果处在逆境中,周围所接触到的全是能治病的医疗器具和药物,不知不觉中磨砺你的操守和品行;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衣食无忧的顺境中,眼前尽是兵刃戈矛等杀人利器,不知不觉中销蚀你的灵魂和躯体。

6、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待人接物应坚持原则;当政治黑暗、天下纷乱时,待人接物应灵活圆滑;当国家行将衰亡时,待人接物就应刚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善良的人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人应宽严并用。

7、  自己帮助了别人不要记在心上,但自己对别人的过错却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不能忘记,但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则必须忘记。

8、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9、父母对子女慈祥,子女对父母孝顺,兄姐对弟妹爱护,弟妹对兄姐恭敬,这些做法即使做到最高境界,也都是应该的,彼此间不应有丝毫感激的念头。如果布施的人感到自己对人有恩,受施的人感到自己应该报恩,这就成了陌路人了,施受也就成了一项交易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富贵人家比贫贱人家表现得更加明显;人们嫉妒猜忌的心理,对亲人比对外人更加厉害。此情此景,如不能冷静下来,让自己的心情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那就几乎天天处在烦恼之中了。功绩和过错不能有丁点混淆,如果混淆了,就会使人产生懒惰、不思进取之心;恩惠和仇恨不能分得太清楚,分得太清楚就会使人离心离德,产生背叛之心。做了坏事最怕的是掩盖它,做了好事最忌讳的是宣扬它。坏事公开了灾祸后果就会小,而坏事藏而不露其灾祸后果就会大;好事宣扬出去功德就会小,好事秘而不宣功德就会大。

10、无独有偶,在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中也有类似描述:

11、377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chì)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12、2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业,都是盛时作得。故持盈覆满,君子尤兢兢焉。

13、特别是他写的《菜根谭》,更是将菜根的精神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世界的文化,就纷纷损钱盖庙来祭礼他,并且尊称他为菜根咸菜的祖师爷。

14、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5、338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驱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16、365权贵龙骧(xiāng),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蝇聚膻(shān)、如蚁兢(jīng)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17、  一个人做了坏事而怕人知道,证明他还有羞耻之心,虽然做了恶事但还有一点向善之心;一个人做了善事而急于让人知道,证明他做善事另有他图,他在做善事时已种下恶根。

18、2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19、2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20、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工。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成个迫促规模。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21、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22、欲望方面的事情,不要因为贪图便利就去沾染,一旦沾染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义理方面的事情,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稍有退缩,一旦退缩就会与它们之间隔了千重山般的遥远距离。

23、2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24、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扼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25、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

26、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27、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之操。当怒火欲水正腾沸时,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得是谁,犯着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知真君子矣。

28、1作人无甚高远的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的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29、325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fèn)事失机者,必执拗(niù)之人。

30、2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qiàn)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31、259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32、《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

33、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浓淡滋味已无处寻觅。交欢之后再回想淫邪之事,那种男欢女爱的念头已经荡然无存。如果事后能经常这样思考,就能破除做事之前对它的痴迷,那么心性就能得定,一切行为自然都中正。身居要职的人,要保持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思想;身居林木泉石之下的隐士,要有胸怀天下治理国家的知识和才干。人生在世不必刻意去争取功劳,只要没有过错就算功劳;帮助别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对方不怨恨就算是积德了。忧心勤劳、尽心做事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分了就会失去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是一种高风亮节,但如果对功名过于淡泊,做事业的心也就没有了,对社会就没有什么贡献了。

34、2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厚;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薄。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可太枯寂。

35、可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版本,却不那么好找。很久也没找着。直到最近遇到一个有点意思的版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菜根谭译注》(还送一本宣纸本)。在这么多《菜根谭》的版本中,可以说是一个异类。真正想读《菜根谭》的,这本书干净利落,宣纸本则更能品味线装风韵,可以装一回古代书生了。

36、 这是一部教诲世人“去妄存真”的宝典。人心渐渐“失真”,便为“荣利所缠缚”,追逐着吞噬纯真心性的物欲,积淀起掩蔽纯真心性的“尘埃”,真心也就变成了“妄心”。这也是一部教诲世人“行止在我”的宝典。“行止在我”,即是让人“进退有方”,“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一部《菜根谭》,不教你做穷凶极恶的“狼”,也不教你做任人宰割的“羊”,而是教你做一个率真自在的“人”。

37、一个贫穷的家庭,经常把地扫得干干净净,一个贫穷家的女儿,经常把头梳得干净整齐。这样的景致虽算不上鲜艳华丽,但却能保持一种端庄的风范。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遇到穷愁潦倒的景况,怎么能随便萎靡不振、自暴自弃呢?

38、(译文)哪怕有盖世功劳,假如因此而骄傲自满,就必然要栽跟头。哪怕犯下弥天大罪,只要能悔过自新,还可以重新做人。

39、白话文释义:能够轻视富贵,心中却摆脱不了渴望富贵的心思;能够重视名义,心中却念念不忘名义之外的名声。

40、本人每读三两句便有些许感悟,记下来发在头条,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篇短文。

41、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读圣贤书、学古人训,否则,看见一个善良行为就悄悄用来满足私欲,听闻一个善良言语就用来掩饰自己缺点,这就等于借给敌人武器又送给强盗粮食一样。

42、195宠利毋(wú)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减分中。

43、198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tāo)光养德。

44、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45、359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46、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谭’以‘根谭’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又引用洪应明的话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47、2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公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48、2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贯;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49、不要因为别人都怀疑你的观点,你就放弃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固执己见而拒绝别人的意见,不要因为小恩小惠来而害了大局,不要假借公众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心。

50、富贵之家待人接物应该宽容仁厚,很多人却反而刻薄无理,这样又如何能长久地享有富贵呢?聪明之人应该谦虚有礼而不露锋芒,但有人却反来夸耀自己的本领,这种人又如何会不失败呢?

51、336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澈,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52、366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情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xùn)俗是苦,绝俗亦是苦,听吾侪(chái)善自修持。

53、2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54、197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jīn)”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55、人间的横祸逆运困苦贫穷等等,都是磨炼英雄豪杰心性的熔炉和铁锤,能经受到这种磨炼的人,他的身体与精神都会受益,没有经受过这种磨炼的人,对他是一种损失和缺憾。

56、文章做到最好,并没有什么特别奇妙的地方,只是表达得恰到好处而已;人品修炼到最高,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回归自己的天然本性而已。

57、刚刚还是太阳高照、晴空万里,突然间乌云密布、雷雨交加;刚刚还是狂风怒吼、大雨倾盆,忽然变得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大自然中的气机何时曾被凝滞?茫茫宇宙何时曾被阻碍?我们人类的心性也应当不受任何的凝滞、阻碍。

58、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59、234学者有段兢(jīng)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60、356世上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61、202粪虫至秽(huì),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yíng),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

62、360眼看西晋之荆榛(zhēn),犹矜(jīn)白刃;身属北邙(máng)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xiáng)。溪壑(hè)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63、清廉纯洁又能包容,心地仁慈又能当机立断,内心聪明而又不失于观察,性情刚直而又不矫枉过正。这就像是蜜饯不觉其甜,海鲜不觉其咸,如此尺度才是真正的美德。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