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十六字精心整理54句
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1、人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就是人自身生命的问题。现实中,生命到处都是麻烦。佛家称为尘世。尘就是烦恼,人世间到处都是烦恼。人外部的麻烦容易对付,而内部的麻烦,即心的安顿却难以对付。
2、人人皆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就是良知的发端。
3、 人生的旅途有千百条路,是选择距离较远的平坦大道,还是近在咫尺的崎岖山路,因人而异。“成名成家”固然风光,但绝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心想事成”有时候不过是美好的愿望罢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平淡快乐的生活比功成名就更有意义。无论是能力上还是思想上的力所不及,都有可能陷入理想与现实之间那道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知之明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它能指导人们量力而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4、因此我们要在做事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去恶”来磨练自己的心。渐渐去掉蒙蔽心的私欲,使心最终回归它本来面目以恢复它完整的“知善知恶”的功能。(这里对“格物”做一下解释,我们平时所知的“格物”,是朱熹的“格物”,它的含义是探究事事物物存在的理,指的是理需要外求。
5、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6、心之体,就是良知啊。良知是啥,知善知恶,写得多好。我们经常听到的教导说,做人要有良知啊。其实这句话的出处在这。那格物是啥?格的就是不好的思想,比如贪念、浮燥的欲望啊等等,通过修炼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
7、《大学》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在于传授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宋代儒者借此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理论。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8、约是穷困的意思。心中没有仁德的人,或说心中没有安顿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即左右不安。
9、王阳明在这里解释“心”是什么意思,并分了几个层次来说明。一是说“心”只有一个,即每个事物所对应的本质属性只有一个,这就是事物本质的唯一性。一个事物不可能有二个本质特性。二是说没有被人的感知和描述所歪曲而自然存在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也就是不依人的意志客观运行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当人心(人的感知)正好与事物的本质相符时,也就是探知了“道心”。而恰如其分地得到“道心”的感知(人的感知),就是人之道心。假如并没有正确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却自认为已经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伪假的人之道心”,称之为“人心”。因此,王阳明说,事物其实没有三心,只有一心,程子老先生说过人心就是人欲,道心就是天理。虽然程老先生在语言解释上没有到位,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实际已经知道正确的答案了。而这其中的“道心”就是良知。所以,“致良知”的意思就是正确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就是说,“格物致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事物的表现属性进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是以往先儒们所解释的、仅仅停留于事物表面的理论,即所谓的“理”。因此,“心”比“理”更进了一步,这也是王阳明天纵聪明之处。无怪乎最终获得儒家正宗曲阜孔家的承认,登堂入室。
10、王德峰老师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两个高峰,是先秦的诸子百家以及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虽然二者对立,但目标一致,即破心中之贼。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
11、第一次是《大学问》。“你的《学有缉熙于光明一一研习王阳明心学文集》我全都看了,相当不错。你的基础很好,特别是对王阳明《大学问》的见解比较独特。《大学问》是阳明总结自己学说的普世教材,近年讲心学的人罕有讲及,你应该在这个地方再下功夫,争取有更大的突破!”对此,我牢记在心,对《大学问》进行了反复体会。“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就在我对“格物致知”的“格”字进行参悟时,一种被“代入”的感觉随即产生。对这个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再体会,还撰写并发表了以《〈大学问〉是开启阳明学的“金钥匙”》为题的文章,受到了恩师的充分肯定。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圆∴理论。“圆∴理论于你很相契,如稍加用心,即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圆∴理论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刚一接触这个理论,就觉得似曾相识。更感意外的是,通过用圆∴理论体会“四句教”竟产生了“崭新”的成果:圆∴上边的一点代表的是“无善无恶”即“至善”,下边两点代表的是“善”、“恶”,上边的“无善无恶”即“至善”贯串着下边的“善”与“恶”;“为善去恶”的极处就是“无善无恶”即“至善”,三句相接如环。这一成果,使我突破了两个瓶颈:一是通过发掘“四句教”里边的心之体即至善与善、恶是体用关系,进一步体会到了无分别就在分别之中的义趣;二是通过圆融有无,进一步体会到了“自我”一一不偏有不着无、直趋中道而又不妨于中道妙用无和有的那个一以贯之的“心之体”。对这个成果,我倍加珍惜,迅速撰写并发表了《圆融“四句教”如梦方醒来》,恩师对此大加赞赏。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是《中庸》的观点。“你这个人很诚,落在《中庸》上是早晩的事”,并说“只有纯亦不已,才能接通维天之命,希望你记住这一点”。由于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太过深奥,虽然当时感到很光鲜、有气势,但对其中的义理没整明白。直到第三天,这句话的义理才显露一一对于宇宙万物规律的认识,只有功夫用到极致才能明了。就在我对“纯亦不已”、“维天之命”进行深参细悟的时候,诠释“四句教”的图形一一“双圆一心”产生了!当时非常震撼的我,带着激动、真诚和感恩的心,迅速撰写并发表了《双圆一心妙合无垠》!
12、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13、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14、例如,孝敬父母。先有孝之心,后有孝之理。如果不孝敬父母,愧对当年父母的照顾,心有不安,这里的心是良知的呼声,而不是头脑的不安。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之处,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而不是理性产生的。
15、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6、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始创于“龙场悟道”,其“悟道”的理路,与陈献章的“静养端倪”堪相一致,这一看法已是学界的共识。
17、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每个人心中原本拥有光明,只是被不明和私欲所遮蔽,通过打扫内心的污垢与灰尘,恢复清澈良知,才能“心明眼亮”,才能“依道而行”,才不会迷失在小路上。
18、不悟时是凡人,悟了的众生就是佛。这表明佛家不将佛看做神,众生都有佛性,众生平等。自性自度,即学道的人要自己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别人。
19、人与人之间有形骸间隔,即肉体上的分离,又有仁心感通,一体之仁,即内心情感上的联系。
20、一生做到内心光明,这就足够,不必再说其他话。
21、自认为,经过恩师三次提点产生的这个“双圆一心”图形,虽然在时间上是一刹那,但意义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至少有三:第打破对立、圆融无碍。“双圆一心”图形的两个圆,虽然内外有别,但在本体上是无二的。自认为,王阳明所以纠正“四无说”、“四有说”,其目的也源于此。因为“心之体”本来就是圆融无碍的。“双圆一心”图形恰好揭示并彰显了这个“大趣味找自己、圆无碍得天真”的道理。第以无为本、勇以成之。通过“四句教”把“圣人之道”开显出来,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终极关怀。需要说明的是,以无为本的“无”,是无善无恶的“无”,是绝待的“无”,不是有无对立的“无”。这个“无”就是心之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无中生有,有中返无,有无不二。“圣雄本一源,皆从无中显;谁是真圣雄?不变应万变”。实践证明,要开显这个“无”的境界,不下“勇”的硬功夫是不行的。第正本溯源、称体起用。多闻总持,慧性圆悟。体就是用、用就是体,只要打为两截,要想进入圆熟的化境无有是处。不断的参悟、反复的实践,使我对“四句教”体会得更加深入:只有回归当下、“让功夫上身”,才能无中生有、生发妙用;否则,再好的义理、再好的方法,如不反身而诚地化于心、践于行、显于效,要想得到真实的受用是不可能的!
22、禅宗认为:功德在于“修行的所成”,明心见性,才有功德;福德只是善业善报,并非完全等同于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23、工作中修行,就如同走路,应边走边认,边问边走,在路上体认良知,最后必能抵达目的地——良知的光明。一个人最大的无良就是不能尽职,因为它是对良知的背叛,同样也会把人生带入深渊。安心工作、努力工作,方是修行。不仅是事业的路,也是人生的路。
24、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也即心理学家们所说的“自我”。通常,当你说“我如何如何”时,你其实说的都是这个“小我”。我们很容易执著于“小我”中,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25、的确如此,所有的圣贤经典都是亲身实践而来的真理。我们若把经典当成文字,不在自己身上切实用功,则多学无益。
26、毛泽东受老师杨昌济的影响,也很佩服王守仁,“求是”的思想,原本典出王守仁。
27、许多信服王阳明心学的人,就这样生活在快乐之中,“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也许今天的人们,很难理解我们中国人曾经这样心灵自由的生活过,内心有着如此充盈的感情。
28、“致良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其思想渊源是什么?何以称为“孔门正法眼藏”?
29、儒家思想,即从心学开始。这也是圣人治理天下能够“简且易哉”的秘诀。这十六字诀就是儒家思想的源头。
30、生命不是因为尊贵它就能长久存在,身体不是因为爱惜它就能壮实。这样的观点和当代文明相差很大,我们做事总是一开始就追求目标。
31、那么,既然心是宇宙万物之立法者,人应该追求怎样的精神修养呢?阳明提出了“致良知”之说,从而把“心学”推向系统完备的理论阶段。《传习录·答陆原静书》云:“良知者,心之本体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又云:“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业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这就是“良知”的巨大作用,如果找到了自己的良知,治国齐家平天下,全都可以了。那么,良知到底是什么呢?虽然阳明说得玄妙,但我们也可从《传习录》中总结出主要的方面。比如,孝悌礼智信是最基本的良知,而其他更多的方面则需要人们努力寻找。
32、 我们不应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像浮萍一样漫无目的地漂泊,内心充满惶恐和迷惘。所有的一切都在召唤心灵的回归。王阳明的心学就这样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养分,各取所需。王阳明心学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引导,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它的深邃与宽广,而它对我们心灵的荡涤与关怀,又使我们感觉它离我们很近,温馨而质朴,毫无艰深晦涩之感。触摸王阳明的心学,就如同用双手轻轻抚摸心里最深层的秘密,或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理解了它的深意,就像禅宗里拈花微笑般默契与随意,一次顿悟就洞悉了它的真谛。
33、这两条路,都是不归路。被念头绑架的结果,是在不断造作中加固着自我的执念;压制念头的结果是堵塞情绪出口、积累负面能量,长久必会爆发和崩溃。
34、在王阳明看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离;知识行的出发点,是用以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已在行中;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明察知在起作用;知行工夫统一的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因而,知行统一就是“致良知”,而“吾心良知”即是“天理”,“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
35、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36、“知行合一”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在人们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知而不行”与“行而不知”。有些人有了方向,却没有执着的品质;而有些人可能有执着的品质,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两者都难以获得成功。
37、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38、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39、心中的烦恼需要心来破。王德峰认为,年轻人现在不缺乏知识,不缺乏利用逻辑和符号的能力,而是缺乏对人生的基本信念。大学里应该补充通识教育,补充人文修养。智商高和有心并不一定是相关的。
40、由此,王阳明认为按朱熹说的方法去“格物”,是行不通的,只有按他自己的悟,才能悟出道理,“格”竹子是错的,“竹子”里没有“理”,“理”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依此,王阳明提出了他的哲学的基本理念——“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点。
41、“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
42、为就是做事。这句话与“有所为而为”相反,指的是把正在做的事情看作达成另外一件事的手段,而“无所为而为”指这件事的价值在其本身,做的原因在其本身应当做,而不是通向另一个目标的途径,甚至这件事对自己的利益是有损害的也在所不惜。
43、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44、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45、每一个错知错见都会为我们的心添一丝阴翳。当心蒙尘时,我们就无法清晰、准确地看待这个世界。
46、 弟子们都很好奇,问先生:“您对他们说了什么,令他们这么快就有所感悟了?”王阳明说:“我对他们说,舜是世间最不孝的儿子,而舜的父亲瞽叟是世间最慈爱的父亲。”弟子们愕然,继续请教先生。
47、心外无理是王阳明接着陆九渊“心即理”讲的。在他们看来,理本来是客观实存的,除了蕴含在事物之中以外,理又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但阳明认为,每个人如果要认识事物之理,都是从心上做功夫的,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穷究。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说心外无理,人所认识之理都是在自己的心中。
48、刚开始种下树根时,只关心栽培灌溉,不要想象它的枝、叶、花、实。学习王阳明的心学,不是像学习教条一样记住他的话,而要在实践中感悟。
49、善恶是心的不同表现,当心未表现为行动之时(即传习录中说的“未发”),自然也就无所谓善恶。所以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
50、“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51、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心”一外发就有“意”,“意”一动就可能有“过与不及”。心本无善恶,一旦外发成为行动就有了善恶。
52、明德是人本有的,启发人自身的明德,即明明德。明德,即心之德,德,即事物的特征、属性,不是指伦理学概念。明明德不是为了关起门来读书,而是为了亲民,领会人们的生活。而最高的目标,是至善。至善是什么?
53、 心脏(血肉心):人体造血器官和血液循环的动力泵(物质属性)。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