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的学生精心整理90句

谭嗣同的学生

1、回国后的林圭等在自立军统领唐才常的领导下,利用自立会建立体系庞大的富有山堂,发放富有票,联络会d,并在清廷的新军中发展会员。经过不懈努力,当时自立会东至苏、院,北达豫、陕,西及巴蜀,南贯两粤,而尤以两湖为盛,为发动武装起事联络了约十几万人。“当唐才常活动于上海之时,林圭、傅慈祥等则着力在武汉经营,做军事发难的准备。林圭是自立会中的激进人物,其兴革时政的决心比唐才常更坚决。其人才识干练,人以“豹子头”称之。林圭受毕永年影响较深,和孙中山的主张比较接近”。自立军先后成立中、前、后、左、右五军,均由林圭、秦力山、田邦璇、陈犹龙、沈荩等统之。五军之外,另有总会亲军、先锋营二军,共计七军,兵力约二万人。还有会d成员十多万人作为后援力量。唐才常担任自立军总粮台。中军为自立军本部,集结在武汉,统领为林圭(会中人称之为大帅)和傅慈祥,李炳寰为总文案。一场由时务学堂师生为主力的自立起义即将揭竿而起。

2、电影《红樱桃》,革命者被国民d腰斩,横腰切成两半后,一时半会还死不了,喘着气,嘴里吐着血沫。

3、时务学堂以报国、御侮、创新为宗旨,提倡新学,鼓吹维新,培养学通中外,体用兼赅的新人。对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成了湖南各地新式学校的设立和书院制度的改革。时务学堂标志着湖南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度向新式学堂制度的转变。

4、变法已功亏一篑,实现独立民主,不受外侮的中国已经不是他们这辈可以完成的任务,那就悉心育教,等待后来人吧。

5、在国庆活动领导席位上,他还曾像个孩子一样,挥舞国旗,跟着学生们唱歌:(谭嗣同的学生)。

6、学生们迈向接受新知识、铸造新观念、寻找救亡图存的课堂。而遇上了奋发蹈厉、阅历丰富的青年才俊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熊希龄等先生,更让学生们如鱼得水。年轻、求知若渴的林圭更是倍加珍惜。他们把时务学堂的办学与整个湖南的开化紧密联系起来,并在经世致用之学上又增加新的篇章,十分注重学习西方社会政治方面的学说,推行“以政学为主义的”的教学方针,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精神得到宣染和升华,让学生们认为政学乃治国之道。

7、打发了谭嗣同走后,19日袁世凯是真的马上动身回天津,不过不是他所谓的“安排”去,而是告密去了!到了天津后,袁世凯直奔“直隶总督府”拜见了荣禄,呈上谭嗣同交给他的两份密诏并把维新派的计划全抖了个一干二净!荣禄听后大惊失色,当即就赶回北京去跟慈禧和盘托出,20日晚慈禧在荣禄口中得知了来龙去脉后勃然大怒!当即就动身离开颐和园,杀气腾腾地回到宫中找光绪!

8、当初听到谭嗣同慷慨赴死的消息之后,康有为在悲痛之下挥笔写下了“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的挽联,以此来悼念谭嗣同和其余五位为戊戌变法而死的凛然君子。

9、我必须要告诉你,这群身居高位、不愁吃不愁穿、却还愿意俯身为百姓担责、与权贵对抗的人,在这个精致利己的时代里,死一个就少一个。

10、我并没查到谭嗣同到了南京后,到底经历了啥?但据他的意思,当时的官场风气,绝对称得上是五彩斑斓的黑!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1897年,谭嗣同写完那本《仁学》后,当即就打包好行李,回湖南老家!

11、一直坚持原则,在一个完全不讲道理的单位,真行不通,因为他们利益勾连更坚定顽固;虽然独善其身,两袖清风,但身陷污泥浊水,拼尽力气难以改造环境,日渐一日觉得无力无助。

12、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为“戊戌六君子”之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13、康有为的举动现在看起来,真的让人寒心。那我们不妨再看看当时清朝统治下国人的表现,当谭嗣同从天牢被押往北京菜市口执行死刑的这个过程,一路上跟随围观的百姓不尽其数,但是又有几个人对谭嗣同等六人心生同情呢?

14、然而事过境迁,印度还是那鸟样,尼赫鲁家族也没能改变其国运。英迪拉·甘地的两个儿子也稀松平常:一个以身犯险,在进行特技飞行时机毁人亡,一个遇刺身亡。

15、这话不但是说给你们听,也同时提醒着写下这文章的作者本人我自己听!

16、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他们是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中,牺牲最为悲壮的当属谭嗣同。他毅然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慷慨赴死,并且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一说是“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虽然现在谭嗣同等人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但在当时清朝民众的眼里却是“清奸”、卖国贼。在押赴刑场的路上,他们饱受凌辱,愤怒的群众向他们投掷烂菜叶、臭鸡蛋……

17、谭嗣同在北京菜市口牺牲前,在狱中留下了一首诗《狱中题壁》:

18、9月28日这天,北京宣武门菜市场里聚集了不少群众以至整个菜市场都水泄不通。群众们都议论纷纷,听说今天要在这里处斩几名犯人!到了中午时分,眼看有六人被绑着站在囚车上,缓缓地运送过来,群众们当即就围了过来,有喝彩的、有讥笑的、有喊“该死”的、更有甚者向着那六人扔东西、吐口水...是不是很有现代键盘侠的味道呢?

19、后人回顾历史,对历史产生联想。蔡锷是时务学堂第一批学生,谭嗣同是蔡锷的老师,蔡锷又是朱德的老师。1898年杨昌济进入岳麓书院学习,他非常赞同谭嗣同的维新思想,积极宣传维新思想。杨昌济是毛泽东的老师。毛泽东与朱德的结合,最终成功改朝换代。不论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不能说没有谭嗣同和时务学堂精神的影响。

20、变法,即变中国传统之法,其中,重要的如限制君权、伸张民权。谭嗣同是这样指出民权与富强的关系的,他说:“今之策富强而不言教化,不兴民权者,吴雁舟所目为助纣辅桀之臣也。”民权不兴,即使能富强,也只是加强封建专制制度的暴虐统治而已。

21、故居现存潭嗣同的书房、卧室及他父亲、兄弟的居室和夫人李闰的起居室。

22、朱德说:“指挥四个团,一条战线,还是可以的。“在蔡锷的手把手提点下,朱德已经成长了起来。

23、有人傲慢地说,毛洪涛死于不懂成年人的规则。

24、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他抚今追昔从容自若,用煤渣在牢房的墙壁上欣然题诗:

25、几日前,一封遗书被疯传,写自成都大学d委书记毛洪涛:

26、经过走访考察浏阳的历史古迹,感慨颇多。我们发现一个怪现象,一个时期不计成本、呕心沥血地投入建设,一个时期又在疯狂破坏,唯恐除旧不尽,总难找到理性的平衡点。两千多年前绝世豪华的阿房宫被项羽起义军烧毁,后世多少人都在为之惋惜。可是人类也是健忘的。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的:“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7、谭嗣同和康有为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用行动去爱国,一个却是用口去爱国!在湖南闹旱灾那一年,遍地流民,惨不忍睹。当地的豪强还投机倒把,将大批的粮食运到外省贩卖,其中就有个叫刘福堂的大户更是大力地鼓动!

28、时务学堂从创办到停办,历时不到一年,只招考过三次,录取学生总数约两百名,却培养出了一批杰出的人才。蔡锷,云南都督,护国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杨树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范源濂,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方鼎英,黄埔军校代校长兼教育长;李复几,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李炳寰、林圭、田邦璇、蔡仲浩、唐才质、唐才中,为反清自立军起义烈士。

29、毛老师就犹如这一束光,在难明的长夜里寻着绝望而奔跑,一身书生气,满腔正义情,不愿被名利污浊,被邪恶腐朽,奋力对抗大学丛生的学阀问题,为国家为学子付出一生,却只能得来一个头破血流的下场。

30、大学教授告诫学生:天要大变,请站在正义一方!

31、两年后,准确的说是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南瓜店残酷激战中壮烈殉国。据张自忠部下说,他本身中数弹,前胸后背被鲜血染红...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为他抬棺,他的夫人为他绝食七日而亡!

32、第二位学生叫杨昌济,虽然没有蔡锷那么优秀的功绩,但多年后自己创办了学堂,培养了另一位优秀的学生。这位操着湖南口音的学生深受杨昌济的喜爱,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个优秀的学生后来做了什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非常了解。

33、“戊戌变法”的推动者也都是很有才华的人,还有那么多的背景,但是他们最后决策的时候孤注一掷,寄全部希望于袁世凯身上确实是失策的。慈禧本来是默认变法强国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出身都是秀才,他们没有更多的政治经验,包括光绪,在变法一开始就大量裁减官员,当时失去职务的人近万人,但是又没给这些人安排出路。

34、这里,我是真站慈禧那边,因为后面更是验证了她这个不满是对的!作为日本第四任首相的伊藤博文,不但发动“甲午海战”,更是在1904年发动了震惊世界的“日俄战争”!再然后,就是逼着朝鲜的高宗退位,从此殖民了朝鲜足足有三十五年之久!咱们听得最多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那句缪论就是他提出来的!后来本想着与沙俄约定,要到中国来谈判如何瓜分东北的伊藤博文,结果一到了哈尔滨,就被当时朝鲜爱国的人士,名叫安重根的直接一枪就给嗝屁了。就这么一个人,康有为居然建议让他当中国的顾问,你是旨望他来让中国强大了,再去报甲午之耻么?真要是让这种人来中国当顾问的话,就不是大清的“祖宗之法”受损不受损的问题了,连“国之根本”还复不复在都难说!

35、曼德拉曾经说过:“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36、而在谭嗣同众多学生里,最为人所熟悉的就是名叫杨昌济的!

37、75岁堂兄满含热泪,说洪涛性格直得很,一是一二是二。

38、他们恶意揣测着毛老师,没有丝毫证据,他们仿佛看不到毛老师死谏信中的“刚正不阿”。

39、最后还有个问题,那便是假如“戊戌变法“成功了,国家就真的会变好吗?我看未必!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最后再花些时间,扒扒你未必知道“戊戌变法”里还藏着的某些猫腻吧!

40、之所以讲康有为的行为举动,刚好和谭嗣同慷慨就义的壮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因为康有为在之后游说各国的过程中,他这个人的初心和欲望交缠到了一起,最终让欲望打败了初心。

41、他说:虽然他有很多学生,但每一个学生在他的心中都独一无二。

42、那维新派这边呢?康有为早已溜之大吉了,学生梁启超在得知光绪被关后,知道大事不妙,马上找到谭嗣同要和其一同逃至日本。谭嗣同其实是可以跑的,但他并没有逃,不光没有逃,反而和梁启超说出了那句传诵千古的名言来

43、那些骄傲的理想主义者,那些为人类事业奋斗终身的人,得到的结果只能是这样吗?

44、袁世凯能听不来吗?当然听得出!可光绪终究是太嫩了,一个康有为都让他以为是什么管仲、商鞅再世似的!更别提他面前这个野心堪比曹操的袁世凯了,要知这位后来的袁大总统,在二十几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朝鲜国里实际上的太上皇了!这样的能力别说康有为能比,就连幕后大佬慈禧日后也要让他几分!

45、同样的事情,拉长时间的纬度,放在更大的背景下,才能发现其更大的意义,比如,中国革命背后,几代人苦苦的探索、苦苦的挣扎、苦苦的努力,是那么的可歌可泣又可赞可叹。

46、李闰热心办学,创办了浏阳第一所女子学校。她关心妇女儿童的命运,积极为不缠足协会捐助银洋。那时受传宗接代思想禁锢,女婴受到歧视,遗弃女婴时有发生,她组织设立育婴局,收留弃婴。李闰六十岁生辰时,康有为、梁启超合送了一块上书“巾帼完人”的横匾,悬挂于大夫第次厅。李闰在60岁那年去世,那块匾在文革中被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复制品。

47、物质的生活让康有为逐渐迷失了自我,这位当时的儒生模范,当他去往海外,见识了那些发达国家的繁华社会;当他利用游说变法,挣得了欧美国家的那些金钱;当他生活在和中国封建社会格格不入的美好环境当中,康有为变了。同样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在事情突发的第一时间内逃亡到了海外,谭嗣同本来也有逃亡的机会,但他却没有选择逃跑。

48、蔡锷的手下有一个人叫朱德,那时的朱德在滇军服役。朱德和蔡锷是在1911年结识,时年27岁,仅比朱德大4岁,此后,朱德与蔡锷亦师亦友,蔡锷在行伍生涯中把朱德带在身边,把一生心血倾情传授,朱德跟随其左右,学会了战斗和打仗,也学会了济天下的雄心和视野。

49、在上一章《谭嗣同传》中(完章)——一场被洗了脑的启蒙运动,“戊戌变法”里开篇我就写到了,康有为为了另立新的儒家,所以篡改了大量经典学说。没想到的是,康有为不但篡改学说,连皇帝的诏书也同样敢篡改!

50、我一次又一次地发文、发声,不顾一切、犹如飞蛾扑火,不过是为了警醒我们:

51、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军队败得很惨,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侵略者逼迫腐朽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峻的危机。为了救国图存,全国形成了一股维新思潮,谭嗣同积极加入到维新救国行列。当时提得最多的是教育救国,开启民智,各省开始设立格致学堂。湖南的维新派人士积极筹办新学堂,教育界前辈王先谦、熊希齢、蒋德钧等人多方筹措,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大力支持,于1897年1月正式发文创办长沙时务学堂。谭嗣同积极参与网络人才,请来了唐才常、梁启超、李维格等青年才俊。8月正式招生,第一班录取40名,蔡锷即在其中。陈宝葴委任熊希齢为时务学堂总理,即校长,谭嗣同为董事兼学堂总监,同时担任中文教习(教师),梁启超担任中文总教习,李维格担任西文总教习。

52、在谭嗣同办“时务学堂”时,和梁启超共同教出了一名叫“蔡艮寅”的学生,后来这名学生把名字改为“蔡锷”!

53、这是一群被肮脏同化的人,身为社会的蛀虫,他们非但不以此为耻,反以为荣,傲慢地指责毛洪涛不懂成年人的规则,对那群真正想要改变社会的人泼冷水。仿佛懂得成年人的规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54、谭嗣同死后,大刀王五收殓了他的尸首。次年,他的遗骸运回湖南浏阳,安葬于城外石山下。后人为了表示对这位维新志士的敬慕,在墓前华表上刻下这样一副对联:

55、真不知这些人,到底是蠢还是坏了!更别提他还有“共济会”背景了,噢、这就巧了,上面提到的伊藤博文也是“共济会”成员,那这个共济会又怎么回事了?不妨某度一下再自行脑补一下吧..

56、1928年,朱毛在井冈山会师,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此后他们一路战斗,带领队伍长征、抗日、解放全中国。朱德和毛泽东麾下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在跟着朱毛学习成长。

57、您知道吗?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经过无数革命志士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终于在您牺牲十三年后,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派推翻了衰朽不堪的清王朝,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腐朽的封建王朝早已一去不复返,您的理想已经实现。想必天堂的您和师友们、英烈们的相聚会少一些悲哀,多一些欢乐。当阳光在天空灿烂,我们不会忘记启明星的璀璨!

58、每酒醉别离兴尽悲来之际所作的诗,自少年时就不凡。某一年,谭嗣同和哥哥同舟渡江,一时狂风大作,浪涛簸天而来,浪花尖儿比舟高数尺,撑舟的人慌得厉害,这两兄弟却相视一眼,开怀大笑,当即口占二绝:“波揉浪簸一舟轻,呼吸之间辨死生。十二年来无此险,布帆重挂武昌城。白浪舡头聒旱雷,逆风犹自片帆开。他年击楫浑闲事,曾向中流炼胆来。”动不动就是“死生”之类的重词,其中潜藏着深深的悲愤奇崛之气,似乎是其出乡而为国家壮烈牺牲的语谶。

59、〔散人提示:淘宝上也有不少人卖竹妃纸,销量不错。不过没有折头优惠。〕

60、我们庄重肃穆地在墓前举行祭拜仪式,内心充满崇敬,每个人给英雄献上一支菊花。

61、1897年11月29日湖南时务学堂成立之际,正是德国强占胶州湾,新一轮民族危机重又卷起之时。时务学堂的创办,标志着湖南维新运动新之始,是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又是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转变的典型代表。虽然学堂某些创办人的初衷被改变,却因为历史赋予的责任,让维新志士们承载了历史的担当,“影响了半部中国近代史”。

62、对学生谆谆教诲,办事情更是毫不手软,充满实干风范,真正为学生、为学校、为国家考虑:

63、宇宙浩渺,星汉灿烂。仰望星空,不知哪颗是您?我更愿意您是晨曦中闪烁的启明星,广漠的天幕上唯您最亮!

64、公元1896年春,谭嗣同在北京结识了梁启超,极受梁启超的赞赏。他对康有为的变法主张非常钦佩,自称是康有为的“私塾弟子”。此后,他积极投身于维新变法运动之中,并于公元1897年初,完成了他的主要著作《仁学》。在《仁学》中,谭嗣同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号召人们冲破封建伦常的罗网。公元1898年初,谭嗣同回到湖南。他主持时务学堂,创办南学会,出版《湘报》,每次集会,都有数百人前来聆听谭嗣同的慷慨陈辞,很快使湖南成为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

65、袁世凯画了个大饼“放心吧,荣禄军中大多数士兵都是我的人,若他敢造反的话,我袁某要杀他就像杀狗一样容易。除掉他以后,军权不全就落在我一个人手上?到时真的派兵包围颐和园时,那慈禧还有什么底气不交权呢?你看如何?”谭嗣同听完连连点头!见此,袁世凯继续说“时间刻不容缓,复生你先回去,我马上开始筹划,次日就回天津安排,有时间再与复生你叙叙吧”听完谭嗣同非常满意,连忙说了句“大人果然威武”便告辞了!

66、在时务学堂开办之时,有地方议会性质的南学会也在谭嗣同的倡导下应运而生,维新派利用《湘学报》及《湘报》鼓吹民权,互相呼应,“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学堂的学生也常去南学会听演讲。后又将学堂“季课改为南学会日课”,并由南学会“学长命题”,交学堂“核原”,由南学会派人“应此题”。这样密切了时务学堂与南学会的关系,更大地发挥了两个维新机构的作用。

67、毛老师自杀后,曾经受过他影响的学生,也都发文缅怀。

68、革命事业是无比伟大、无比艰巨的事业,它需要更多、更为优秀、更有见识的人才,才能完成使命。

69、21日凌晨,估计光绪还睡着正香,发着美梦,全然不知危险正向着他全面袭来!到了光绪寝宫后,慈禧命人一把揪起熟睡中的光绪,大声说道“我自问待你不薄,你竟然联合外人来反我?”估计光绪听完一脸懵B,绕破脑也不知到底发生什么事?慈禧随后拎出那两份密诏继续说“你自己做了什么事你没点B数吗?我经已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机会你,你非但不珍惜,反而变本加厉,现在还大逆不道地要夺去我的权力,你不义就别怪我无情了,人来,脱下他的龙袍,押往瀛台拘禁”至此,光绪无缘无故地就被押去瀛台,一关就关到他生命结束为止,属实是冤!

70、但是戊戌变法的鼻祖,康有为却不这么想,他确实也没有这样做,甚至是不敢面对。一个连牺牲都不敢面对的人,他又怎么可能独挡一面、担负起拯救中国的使命呢?所以这也是后来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先生和康有为互生芥蒂的重要原因。

71、或许谭继洵以其多年混迹官场的经验,早已敏锐感知到,面对变法慈禧太后不会坐视不管,因为这个变法已经动了保守派的蛋糕。或许他也曾经竭力阻止儿子,无奈谭嗣同接受西方文化程度较深,一腔热血为国为民,一双脚其实已经迈进了深渊,谭继洵也无力回天。

72、可在这个混浊世界里,总需要有人站出来逆行,不随波逐流,去试图改变这一切,即使这逆行看起来是那么的悲壮。

73、话说谭嗣同回到湖南后,却不敢回家。原因自然不用说,父亲花了钱、关系去打点好一切,才帮他弄到个公务员,结果他却连屁都不放一个就溜了!你是他父亲的话,你还会和他父慈子孝么?好在,一个人的出现帮了正在迷茫之际的谭嗣同——时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

74、当然无论如何,必须承认谭嗣同这个建议绝对是错的,因为昔日他的前辈兼老乡的左宗棠大人。七十岁还命人抬棺出征,去收复伊犁!为的就是捍卫自己祖国的领土,试问又怎么可以随便就拱手让人呢?

75、直到我看到罪人王清远犹如缩头乌龟般消失,未曾解释过一句,更未曾在毛老师葬礼上现身。

76、但若然谭嗣同是受了维新思想影响下才说出这谬论呢?那么这个维新思想就很有问题并称得上是非常危险了!试想一下,若不止谭嗣同一个这么想的,个个这样想的会成什么样子?

77、其实,张自忠的牺牲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他一直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就是为了洗刷自己“汉奸”的罪名来证明清白。一个人被老百姓误解到这种地步,心中苦闷可想而知,似乎除了以死明鉴别无他法。一句话,被逼的。

78、从谭嗣同墓边再向山里前行约200米,就是他的夫人李闰之墓,一座朴实的民间墓。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妇女。

79、1898年9月14日,袁世凯接到光绪的诏书,马上奉诏入京!此时的袁世凯,担任的是“直隶按察使”一职,还继续他的“小站练兵”的工作。16日,光绪在颐和园第一次接见袁世凯。一份寒暄过后,上来就把袁世凯一个三级官员硬生生地升至二级大官的“工部右侍郎”,这让袁世凯很是受宠若惊的,还感动地留下几滴鳄鱼泪,高声喊着“万万岁”!这一幕,君臣二人颇有几分君圣臣贤的感觉。但光绪他自己,怎么也绝对想到的是,他日后的临终遗言里,就简单的四个字:“杀袁世凯”!

80、这么几天,我一直在等,在等一个合理的答复,等一个水落石出。我甚至不愿意相信毛老师的死,直到我看到毛老师的遗体在江边被发现的消息,初判定为溺水身亡。

81、对不起亲人的关爱,没能担起男子汉责任,自行了断!

82、虽然谭嗣同倡导的“百日维新”失败了,但他在审讯中坚称与父亲无关,其家族最终没有被牵连,而谭继洵自己也在三年后抑郁而终。

83、文可鉴人,我不相信一个心怀龌龊之人,会在死前留下如此动人心魄的风骨与意气。

84、虽然谭嗣同的革命事业是失败的,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和后来的革命先驱,仁人志士相比,谭嗣同的人生是如此的短暂。但是谭嗣同培养的这两个学生,却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创建了和平统一的新中国。

85、谭先生牺牲消息传来,林圭“不胜痛愤,而种族革命之志益坚。”从此以革命自任,并宣称:“中国流血自谭君始,我随其后矣。”莘莘学子忧国忧民之情加剧,更加醉心于国事。他在一八九九年三月二十八(改正范氏日记及批劄)写道:“孟子之道,仁义而已矣。仁义者何也?董子日:“仁者人也,义者我也。”则是不以私利利吾国,不以私利利吾家,不以私利吾身也。今之所言仁义之国,则泰西诸国是也。国势之强,人才之盛,以治国而论,则有八事,为天下之公理。”并发出了“自求富强,即为国为民之公理,所谓以美利利天下,而为仁义之起点也。若中国君臣,徒知拥高位,厚精禄,脧民之脂膏,坏国之基础,则是利一身、利一家之独夫民贼也,未有不败亡者也”的呼声,更加认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反清复仇急剧。 

86、你们是绵绵夜色中飞翔的雄鹰,历史的凝重,没有退却,冲破夜色的笼罩,寻找黑暗前的黎明,热血翻滚,在死亡来临的一瞬,有的只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激情与悲壮!

87、此外湖广总督这个职位,在满清的官僚体系中算得上是顶级的封疆大吏,即便是朝廷也应该礼让三分,给他几分薄面。但谭继洵面对儿子入狱,始终并未向朝廷求情,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求情了,可能整个家族都得跟着陪葬。

88、当被带至菜市口侯斩,谭嗣同走下囚车时质问监斩官:“革新变法有何罪过?为什么不审而斩?”监斩官一声大喝,尔等乱臣贼子,还用辩解吗?死有余辜!然后用力投去杀头的令箭,刽子手们持刀急忙上前。当六位改革志士人头落地时,换来的却是围观者的一片叫好声。

89、因为杨昌济教出了后来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而蔡锷则教出了战功赫赫的朱德来!后面的事自然不用说了吧!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