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的意思精心整理48句

鹬蚌相争的意思

1、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鹬蚌相争的意思)。

2、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4、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做事要懂得权衡得失,化解矛盾互相谦让,以免顾此失彼,让别人钻空子。

5、鹬蚌相争的读音:yùbàngxiāngzhēng。(鹬蚌相争的意思)。

6、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支:支持,即相持、对峙。),以弊大众(✦弊:弊病;害处,这里指疲弊的意思。),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恐:担心。)。

7、现在,它经常用来描述双方之间的争端;结果是双方都输了;第三方获得利益。

8、如:《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衣,破读音为“yì”。

9、(拼音):yùbàngxiāngzhēng

10、就这样,鹬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他们一起捉住了。

11、破读的规律:破读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即都是读去声。

12、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13、有一天,天气很好,太阳照在大地上,一只河蚌顺着河水上了岸,躺在沙滩上,张开两个蚌壳悠闲地晒着太阳。

14、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15、(原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6、(释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17、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暴,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孰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18、(答题指南)例句中“之”的意思是代词,这件事。A项的“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无实义。C项的“之”是代词,指这件事。D项的“之”是结构助词,的。故选C。

19、(方法引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20、例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先哲明训,足资做惕。

21、鹬鸟急了,赶紧甩动长嘴,想甩开河蚌。可是河蚌夹得很紧,根本甩不开。它们各自用力搏斗了一会儿,鹬鸟和河蚌谁也不肯相让,就这样僵持着。

22、自古以来呀,只要有人就会有争斗,现在就让个性鲜明的“争”字来给大家打个招呼吧。

23、鹬蚌相争的出处: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24、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5、(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

26、“大家好,我是‘争’,是一个会意字,看我的甲骨文身形像不像,有一个东西加在上下图形中间呀,这两个图形就是手的样子,中间的是一样东西,整个合起来就是两只手争夺某种东西的样子,所以我最早的意思就是争夺。可能早期的人们为了食物,或者其他东西经常发生争斗,用手抢夺,所以人们根据这个特征创造了我,现在的我延伸了这个意思,比如争论,争夺等等。这就是我,大家记住我了吗?你们可以拿出本子来,画一画‘争’的古文字形,你会发现其中更多的乐趣的,赶快试一下吧!”

27、(中考阅读训练)(广西柳州、池河2019)

28、(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29、D.(甲)(乙)两文的论证方法略有不同,(甲)文采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乙)文采用设喻的方法论证。

30、这时,一只名鹬的水鸟从河边飞过。鹬鸟悄悄地落在河蚌附,轻轻地走到河蚌旁边,猛地伸着又长又尖的嘴巴,猛的捉住了甲壳内的蚌肉。

31、   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为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路过了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32、《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33、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34、《五蠹》:“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乘,破读音为“shènɡ”。

35、(方法引路)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6、A.(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停顿应为:今齐/地方千里。

37、(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坐山观虎斗”都有“双方争执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好处”的意思;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偏重在客观地形容双方相斗让第三者获利;“坐山观虎斗”偏重在形容人的意愿和行动。

38、(原文)“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两者之说始得无蔽”。

39、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坐山观虎斗”都有“双方争执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好处”的意思;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偏重在客观地形容双方相斗让第三者获利;“坐山观虎斗”偏重在形容人的意愿和行动。

40、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赵王立刻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机会。

41、  《阎典史传》:“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骑,破读音为“jì”。

4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43、《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44、(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45、鹬曰:‘今日不雨(✦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即:就,那就。)’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46、(译文)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了起来,大的受伤,小的被咬死。卞庄子就从受伤的老虎下手刺杀,一下子果然获得杀双虎的功效。

47、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文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河蚌刚刚打开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地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地嘴。鹬说:“(如果你不放了我)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那就会有死蚌了。”河蚌也对鹬说:“(我怎么能放了你)今天你地嘴不取出来,明天你地嘴不取出来,那就会有死鹬了。”两个不肯互相放弃,渔夫看见了,就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担心强大地秦国要成为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文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地计划。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