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名句精心整理70句

龚自珍名句

1、电笑何妨再一回,忽逢玉女谏书来。——龚自珍《已亥杂诗·267》

2、人天无据,被依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龚自珍名句)。

3、“风雷”比喻革命风暴。一个“恃”字展现了龚自珍的高远见解。在众人还沉浸在清朝王国的美梦中时,龚自珍已经清晰地嗅到了国家危亡的信号。而且他认为,要想挽救危亡,振兴国家,只能变革,别无他法,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精神。

4、像我这样的失意者如落花一样,但即使是落花身份,我还是怀抱着好的心情,人身难得,人生难得,我平生是默默地感念着造化的恩惠的。

5、在很多人眼里,我龚某人是一位狂生。他们并不了解我的大愿本心,人身人生难得,虽然有难有苦,但我们终究要以自身来印证大千世界的圆满;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依赖他人、前人的劳作,其吉凶之大业也有待我们去报偿或消解。我们能完成这样的愿心吗?

6、没有千锤百炼,我们怎么能穿越岁月的风霜?没有世代的风尘,我们怎么能够真正做到世载其美?

7、作者又连用了两个“飘零”,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词人孤寂而又矛盾的心情。第一个指经常东奔西走,第二个指心无归宿。 

8、绾就同心坚待辱,羽山下是西陵。——龚自珍《已亥杂诗·269》

9、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龚自珍《夜坐二首》

10、明白自己的能耐,反而让自己的情怀更加落实。就像那些有缘相逢的美丽女人给了我们当是时的安慰,这一个人,那一个人,跟我们绝非白白地擦肩而过,我们都须珍惜珍重彼此的遇合。

11、这首诗中充满希望,但又露出淡淡离愁。这种复杂的情绪融入诗中,让人读起来有感觉特别真挚。

12、按理说,龚自珍不满于死气沉沉的礼部衙门生活,毅然辞去礼部主事之职,准备回家乡杭州干一番事业,只身出都,有的只是对旧势力的决裂之感和憎恶之情,不应产生浩荡的离愁。唐诗人刘皂《旅次朔方》云:“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说由于迁谪到更远的地方,因此连客舍地也成为故乡了。不同之处在于,龚自珍虽说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但小时候在北京住过,又在礼部和其他机构做了十余年京官,京城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虽然龚自珍是主动要求辞职,但辞职的原因却是因为沉沦下僚,生活拮据,事出无奈,客观上是被迫离京出都。因此,“浩荡离愁”中,含有些许仕途蹭蹬,不为世用的感叹和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孤独感。兼之龚自珍当时与妓女灵箫关系十分密切,《己亥杂诗》十分之一的主题都与灵箫有关,其中一首说自己正堕入“红似相思绿似愁”的情场里,虽说灵箫并不在京师,但在这种情况下,与过去的生活告别,缠绵悱恻、依依不舍的“离愁”也就难排难遣。可见,龚自珍的“离愁”内涵是丰富、复杂和多方面的。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14、科名掌故百年知,海岛畴人奉大师。——龚自珍《已亥杂诗·180》

15、秋天删繁就简,我坐在室内,蜡烛在燃烧,我独自倾听内心的声音。

16、“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中“惊霄”、毛泽东“一从大地起风雷”(《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风雷”,都是这个意思。“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像诗人这样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面对此情此境,必会痛心疾首。

17、这三百多首作品中,最振奋人心的当属第一百二十五首。

18、东王万八千骁尽,为报投壶乏箭才。——龚自珍《已亥杂诗·267》

19、双文单笔记序偈,突笔幸趁酒热时。——龚自珍《已亥杂诗·168》

20、③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21、我知道那些科举场、官场得意的人,一如仙界中的桃花,只是暂时好看,而像这些家乡甘于淡泊的读书人,就像是山溪间的松树一样,更能耐受寒冷。

22、对我来说,种花、看花,是我人到晚年的一点心事了。

23、人心和天意变化无常,没想到自己无意中还保存着十年前的花瓣。迷离恍惚,转眼树上的花开又十年。

24、龚自珍认为,要想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就必须从全国各地招募千千万万名有志之士,而所谓的“天公”,就是腐朽无能的清王朝。

25、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笔和宝剑难解难分,笔即是剑,剑即是笔。

26、人生在世,要想平安谈何容易,大概个人生活最宽心的是劳力者吧,是屠宰者和垂钓者。也许真正的贤者在他们中间,杜甫有诗,“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2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28、接连4次遗憾落第,龚自珍将近20年的光景都奔波在科考的路上。

29、在这首诗后,龚自珍曾自注过这样一句话:“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

30、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龚自珍《夜坐二首》

31、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32、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33、各搦著书一枝笔,各有洞天石屋春。——龚自珍《已亥杂诗·160》

34、不容儿辈妄谈兵,镇物何妨一矫情。——龚自珍《已亥杂诗·126》

35、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龚自珍《夜坐二首》

36、他的父辈世代为官,在这样书香气息浓厚的家庭中长大,龚自珍4岁便开始读诗经,8岁就研究《经史》《大学》,15岁诗篇成册,20岁就成了当地著名的诗人。23岁写下了政论文《明良论》,言辞犀利,有力抨击了君权专制。

37、今日闲愁为洞庭,茶花凝想吐芳馨。——龚自珍《已亥杂诗·138》

38、诗的大意是:如果问我秋游什么时候最尽兴,那一定是在清风吹来木樨的芳香中等着看秋水涨潮。此时故人的影子在心头浮现,那是虹生和子潇。

39、一事避君君匿笑,刘郎才气亦求田。——龚自珍《已亥杂诗·215》

40、照此看来,这首诗本来是应景之作,不是特意创作的诗。那为何这首诗会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引得无数大家纷纷点评,柳亚子称赞其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甚至连毛主席也爱不释手,多次引用称赞呢?这首诗究竟拥有怎样的魅力?

41、诗人说了两层意思,如果千里马不遇伯乐,就会骈死于槽枥之间;所以不如隐居山林,倒也自在潇洒。作者以古树自比,旗帜鲜明地宣告了他的态度,之所以离开宦途,都是因为才不经用,所以宁可长期隐居。

42、忘恩负义是能力、绝学和大道的敌人,遗憾的是,这种现象自古至今层出不穷。

43、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4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45、“落红不是无情物”,这里的“落红”两字。在全诗中地位十分重要。它上承“浩荡离愁”,诗人的离愁不仅有“浩荡”修饰,“白日斜”烘托,“天涯”映衬,还被动态的,由时时拂面而过的“落红”撩起。这一笔是隐藏在诗内的,因此,“落红”既是对前面离愁内涵的补充,而作为转折,它又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转入下层,为全诗主题升华作了铺垫。此时诗人在想落红护花。“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许多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落花决不是无情的废物,诗人辞去礼部主事之职,正是为了到家乡主掌书院,聚徒讲学,把自己的学业和思想传给生徒,以变革的热情和未来的憧憬启迪他们,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色彩、芬芳,正可以献给后之来者。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大自然里花开花落,本来风雨由之,无感情可言,落红说不上是“有情物”还是“无情物”,只是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从而变成有情物。落花有情,表现在去酿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至此,诗人终于把飞花般纷乱的思绪捉住,从愁思中摆脱出来,带着时代的使命感,上升到一种庄严神圣的境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花的独自,也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

46、话语就是道路。道可道,非常道。这个话语道路跟我们一生难解难分。古语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古人说,人生实难,大道多歧。但苏轼又说,“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47、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48、纸上谈兵打不赢仗,纸上苍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为苍生谋福祉,这都是表面文章、形象工程,是最要不得的。

49、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50、诗人瓶水与謨觞,郁怒清深两擅场。——龚自珍《已亥杂诗·114》

5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52、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纸上谈兵”。这句话和“纸上谈兵”异曲同工,说的是:即使文章写得再好,再有名气,也只不过是在纸上谈论天下苍生罢了。

5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4、这首诗是作者隐居于随园时创作的,这位随园主人晚年喜欢安静,有一次他独自外出闲逛,不知不觉来到郊野,忽然看见一棵参天古树,心中颇有感慨,便赋诗纪念。

55、我们很多时候名实不符,说好话做孬事,好话就不切实际。所以说,万事都要把名义放在正确的位置,正名是一切事情的良好开端。

56、在我看来,花心在枝离枝都非无情,即使化作春泥,也能呵护加持将来的花朵。我相信,未来的人们看到花开花谢,一定能看到其中的泪水、悲意,也一定能够看到其中的从容和梦想。落花如泪盘旋在风中,那么晶莹剔透,她的心中一定还有梦。

57、比如李商隐的《屏风》中写道,“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就揭示了自己久困不得志,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而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中的两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就含蓄地表达了词人超尘脱俗的品质。

58、第34届:2021年2月2日—5日,北京第35届:2021年2月19日-22日,杭州。 

5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两句力重千钧,直击时代命脉,表现了龚自珍想要砸烂腐朽统治,建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60、译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61、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东华事可哀。且买青山且鼾卧,料无富贵逼人来。

62、最后两句是这首诗的名句,龚自珍把自己辞官归乡比喻成鲜花凋落,花落了之后也有呵护之情,可以和泥土融合继续养护明年的鲜花。

63、他在杭州安排好宅院之后,又返回京城接家眷南归。一年之内,南北之间他往返两次。龚自珍好像倦鸟投林,在旅途之上回想往事,追忆友谊,点评时政,揭露民生,向往未来。

64、山人生死无消息,梦断查湾一角青。——龚自珍《已亥杂诗·138》

65、亲近生活,亲近美色,以理解世界空无的本质,这是我的当行本色,是我仍保存的结习。

66、①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67、学校教育也好、社会教化也好,说到底,是要让人发现自己身上之为人的因素,发现人成为人的可能性。我希望我的文字也是如此。

68、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69、日暮的片片飞花,撩起诗人的离愁。事业未竟,岁月蹉跎,青春已逝,红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许不再回还,作为描摹落花的能手,诗人爱“探春”,更爱“送春”,爱花开,也许更爱看花落,他曾在《西郊落花歌》中说纷飞的海棠花是到人间飘泊逗留的奇龙怪凤,把大风中海棠纷谢的奇景比作“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想像“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他对落花作过那么多美妙的比喻,而如今,诗人突然感到自己像一片飘飞的落花。辞别京都,诗人乘马车出都,一路情不能已,对着无边的落花,展开丰富的想像。官场的倾轧,沉重的氛围,窒息的人性,拮据的生活,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融为一体。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