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歌风格精心整理52句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

1、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2、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因曾任太子少傅之职而被称为“白傅”,又因死后谥号“文”而被后世称为“白文公”。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这些诗歌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直气凛然地鞭挞了不合理的现象,言辞激切,突破了诗歌的惟美委婉的固定模式。

4、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5、如果说开元、天宝时代的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主要着眼于感发情兴,那么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就是着眼于记录生活。这也正是“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乐天(为)人才绝”(宋·叶廷《海录碎事》)的原因所在。而白居易的这种创作风格,给后世诗歌创作带来的影响无疑是不可估量的。

6、贾岛—— 其诗以清奇幽峭见称,诗风萧瑟悲愁。

7、第开掘和扩展了诗歌的领域。正如明代的江盈科在《雪涛小说》(又名《雪涛小书》)中所说的,白居易“前不照古人样,后不照来者议;意到笔随,景到意随;世间一切都着并包囊括入我诗内。诗之境界,到白公不知开扩多少。较诸秦皇汉武,开边取境,异事同功,名曰‘广大教化主’所自来矣”。

8、第树立了人格典范。综观白居易一生,无论是前期作为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所主张的“为人生”的文学观,还是后期乐天知命,对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所进行的实践和改造,都给后代知识分子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9、 白居易:诗主要分成讽喻、闲适、伤感、杂律四大类,最精华的部分是讽喻诗,诗歌风格: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10、《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11、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2、叙事性。白诗多以叙事性手法来给我们讲故事。其代表作还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13、写实性。通观白诗,多数用写实的手法来说事和塑造人物。他的笔下人物多数有相同的命运,而又有各自不同的遭遇。特别是个别事件和个别人物,都具有各自特色或者说特点,都具有典型形象的含义。

14、《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

15、⑶长于叙事状物,通过外貌和心理描写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16、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遭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司马。

17、为政:忠义直正,仁慈爱民,为普天下沦落之人掬一捧青衫泪;

18、会昌六年(846),白居易溘然长逝,璀璨的诗坛巨星陨落了。晚唐批评家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将他称为“广大教化主”,对他的推崇可见一斑。他对当时和后世文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9、借助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白居易将生活的各个层面一一加以展现,打破了诗歌创作固有的美学观,将人们对诗歌的表意和叙述能力的认定,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新局面。

20、到颈联却一转戏谑之态,转而感叹“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这是白居易对自己半生遭遇的牢骚之语:世间富贵应该没有我的份了,唯有身后文名聊以自慰。看似是对自己诗才的自许,却也包含着很多不平和辛酸。正如其另一首诗所说:“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21、其特征表现在:诗歌主题要从描写理想境界转向反映社会现实;诗歌手法要从幻想、虚构和夸饰转向严格的写实,写作方式要从随意挥洒转向刻苦锻炼,艺术风格要从高华飘逸转向朴实深沉。因此中唐诗坛的主要倾向就是回避现实、吟咏山水、称道隐逸。艺术上追求冲淡平和,追求韵味,趋于工整精练。

22、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诗歌三千,还提出了一套诗歌理论。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情是诗的内容,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还认为诗歌创作不能脱离现实,必须来源于生活,要能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状况,要敢于批判社会现实。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即使现在也能感受到其影响。

23、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进步意义表现在:强调了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呼吁诗人正视社会现实,从而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并且使不少诗歌揭露社会弊病,反映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

24、在很多人印象中,白居易的诗大多是乐府诗,篇幅长而多叙事,语言通俗易懂又很优美,能准确传达主题。比如我们中学曾学过的《观刈麦》、《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等等都是中长篇乐府。

25、中文学史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诗圣”杜甫,紧扣其生活的急遽变化的时代脉搏,以其坎坷丰富的生阅历,高度精湛的诗艺技巧,系满腔于于民,形了融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凝重深沉的感境界、百转千回的表达方式、谨严铿锵的格律音韵于一炉的“沉郁顿挫”的鲜明风格,从而登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树立了现实主义的伟大丰碑。

26、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27、白居易一生著作极丰,传世诗作两千八百余首,其诗风格往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童子老妪都能“解吟”,流传极广。在生前,白居易就开始整理自己的诗集,编修为十五卷,颇为自得。甚至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向元稹、李绅等好友炫耀:

28、唐穆宗长庆元年(821),白居易的仕途出现了转机,他被任命为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转上柱国。但白居易却不再拥有高涨的政治热情,再加上此时的朝廷朋d相互倾轧,国事日非,更使得他心无留意,只想着逃离政治斗争的旋涡。

29、而颔联就特别自夸了:“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诗句中“老元”就是指元稹,“短李”指的是李绅。这两句意思是,元稹作诗很多都是受白居易诗歌的启发,而李绅则曾默然心服于白居易的乐府诗。一“偷”一“伏”,正应了试题中的“戏”字,向朋友夸耀自己的诗作还不忘戏谑一番。

30、但在风格趣味方面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1、白居易是中唐诗人,国力渐衰,文人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既希望可以改变,对盛唐有一种中兴的愿望,但经过努力,发现一切无可挽回.

32、白居易的创作风格,主要从他的诗歌主张来看,他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3、白居易的讽谕诗往往在最后发表议论,对所写的事作出倾向性评价,体现明确的主题。

34、通俗性。他的诗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琅琅上口。

35、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

36、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

37、白居易将诗歌与政治、人民生活结合,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上,他认为文学根植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最著名的代表作《卖炭翁》,即反映社会现实,又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在盛唐时期的诗歌中是很少见的。

38、他一生与诗、酒、琴相伴;文学、音乐、政治无不通晓;儒道佛三教兼容并包。他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位将自己的作品编集的人。

39、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一开始多抒怀言志或咏史之作,文风刚健质朴,

40、结尾一联再次回到调侃的语气:“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诗人故作自傲,夸耀自己编成诗集的得意心情。

41、安史之乱,唐朝的繁荣、稳定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从肃开始就出现了影响唐朝始末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42、●在线办证|瓯海区图书馆最全办证指南请查收

43、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44、大和三年春,时年五十八岁的白居易深感年老体衰、宦途多险,决心引退,遂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半隐半仕于东都洛阳(今属河南洛阳)。

45、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有诗王、诗魔之称,他也是唐代诗歌改革运动的倡议者。白居易力倡新乐府运动,倡导作诗论时事、关注民生疾苦,讲究诗歌语言通俗。

46、白居易的诗歌名句很多,随便说几句,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

47、诗中首联先列举了自己诗作中的代表作——一篇《长恨歌》、十首《秦中吟》,并且点出诗作的优点:《长恨歌》风情无限、文采斐然,《秦中吟》讽喻现实,当为济世正声。开篇就拿出自己最优秀的作品,颇有些自得自夸。

48、其实“诗仙”这个称号最早就是称呼白居易的,只不过到了明清,世人都称李白为“诗仙”,而令取白居易的诗句“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称其为“诗魔”。

49、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因此创作诗文时经常署名“太原白居易”。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50、李白诗歌各具特色风格多变飘逸二字难概括其同时期风格出蜀前李白游奇览胜受道家思想影响深诗歌飘逸风格比较明显;入长安受挫折并未失去希望诗风豪迈奔放、感情炽热反复歌咏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长安之李白仕途坎坷国事也日断衰败苍生水深火热诗风步步接近现实豪放之充满忧国忧民沉郁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时李白多衰怨悲痛笔调抒发情怀揭露现实鞭挞社会诗风明显转悲壮

51、由于盛唐到中唐国家局势的突变,此间的诗歌发展也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