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卡波特精心整理45句

杜鲁门卡波特

1、很久以后,保姆的亲戚发现了手稿,几经周折,于2004年得以出版。

2、4)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3、梦想,是坚信自己的信念,完成理想的欲望和永不放弃的坚持,是每个拥有她的人最伟大的财富。——任初七

4、在他写作生涯的开始,靠的是自己的经历和大量生平见闻,写完这些,他实际上触到天花板了。他虽然文笔非常好,但当时很多文学评论家说他缺乏想象力。

5、 >>>“蛋糕”是问候朋友的最佳礼品,可是她却渐渐老去,失去了忘年交“我”的陪伴,又失去了坚强奎尼的相随,倍显孤单寂寞。

6、可惜他的言说与行为都让他渐渐不为上流社会所容。他酗酒、吸毒、荒淫纵欲。写作上又因涉及名人隐私而遭人唾弃。

7、真正被爱的人在爱人眼里是绽放的丁香,航船渔火,学校铃声,山水风景,难以忘怀的谈话,朋友,孩子的周日,消逝的声音,最心爱的衣服,秋天和所有的季节。——杜鲁门·卡波特《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杜鲁门卡波特)。

8、https://lithub.com/a-new-documentary-about-truman-capotes-final-novel-promises-unseen-interviews-and-lots-of-tea/

9、后来很多非虚构作品,社会议题的指向就非常明显了。比如《夜幕下的大军》的反战主题。

10、有一天,我开始写小说。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将被一位高贵却无情的主人用锁链囚禁。上帝在赐予你才能的同时,也给了你鞭子。鞭子是用来狠狠地抽打自己的……现在,我独自待在黑暗的疯狂之中。孤单一人,手里握着一把卡片……当然,这里也放着上帝赐予的鞭子。

11、旅馆客满:前台服务生告诉他,不提那些赛马的人流,此地还在开一个医学大会。不,抱歉,他不知道哪里还有一间房,也许明天吧。

12、他最会给自己喜欢的朋友取昵称。既有老套的“宝贝”、“心肝”,还有“亲亲小羊”、“我美丽的玉兰”、“称心梅”等。他像个时刻渴望被宠爱的孩子,一秒钟的孤独对他来说都是莫大的折磨。

13、卡波特的编辑和情人没错,这部作品无论内容还是技巧,比起卡波特之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的确失之浅薄。

14、描写式,作为一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介绍、说明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因而他对于读者的理解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同时,作者还可以根据表现的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的细节描写来突出自己的表现意图。

15、当我把衣服塞进秋裤里面的时候,我就嗅到了秋天的味道。

16、13)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17、但是,从现在已经很成熟的犯罪心理学体系来看,卡波特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他试图把佩里推向一个「危险心结」的结论,但其实佩里是典型的「犯罪人格」。

18、如文中最后一段以虚写描绘出物是人非的梦境,表达了“我”对朋友的不舍、眷恋以及愧疚之情。

19、他们走回家后,玛格丽特开始疲惫而虚弱地哭泣。“他再不会那样好了。”她说。沃尔特说:“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20、他只有一米六面目有女孩子的清秀与阴柔。他轻易引人好奇,也轻易招人厌恶。他成名前在《纽约客》打工,该杂志创始人之一哈罗德·罗斯第一次在走廊上看见他时,便惊呼:“老天啊!那是什么东西?”

21、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22、除了写梦之外,鲁迅先生有时还通过写幻觉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同样是《阿Q正传》,结尾处对于阿Q看到“狼眼”的描写,就是在写阿Q此时的幻觉。

23、但可人儿很少是认真的,罗莎对沃尔特也不认真。他并不怎么介意。在这些周末他能够接触好些人:泰勒·奥弗英顿、乔伊斯·伦道夫(那个小明星)、麦克伊沃,有十几个人,他们的名字在他的地址簿里熠熠生辉。一天晚上他和安娜·斯蒂姆森看一部由伦道夫主演的影片。他们还没落座,走道周围的所有人就都知道了她是他的一个朋友,知道她酗酒,不体面,不像好莱坞让她看上去的那么漂亮。安娜告诉他,他简直是个小女生。“你只有一个方面是男人,宝贝。”她说。

24、在此之前,认识他的人都不会将他与闪耀扯上关系。他长得如此矮小,举止那样怪异,谁能把这样的人与闪耀的明星作家建立联系?

25、没什么比来自情人的否定更刺痛人心的了。卡波特随后便告诉林斯柯,他已经把SummerCrossing的手稿撕毁了。可他没想到,这部作品竟在他过世20年后的2004年“重见天日”。

26、沃尔特知道她用意何在。她一点都没哄到他。他也想这么告诉她,但他忍住了,现在还不是时机。很快,就会有那么一天,他将不得不除去她。给玛格丽特干活,太掉价了。而且,从现在起,会出现一种压着他的倾向。但没人能这么做。他想,看着昆哈特先生海蓝色的眼睛,没人能压着沃尔特。

27、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季米特洛夫

28、17)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佚名

29、9)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30、事实上,吉特先生手头根本没有现金,他的农场只用支票交易。那个吹嘘出来的“装满美元的保险箱”让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罪犯走到了一起,犯下罪行。整个事件颇具荒诞性。

3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pwMIFjrw3YG7md_v2KxDw提取码:ITEL 书名:OtherVoices,OtherRooms

32、卡波特究竟何许人也,能与梦露这位世界级女神共舞?今天我们就不妨聊聊卡波特,这位23年前过世的美国作家。

33、>>>点出时间、事件,“圣诞节”增加温馨感。

34、杜鲁门·卡波特住在布鲁克林海茨一幢黄颜色的大房子里,最近,这幢房子根据总体上能反映他目前所从事工作特点的品位和雅兴重新修葺了一番。我进去时他正把脑袋和肩膀埋进一个刚刚送来、放着一头木狮子的柳条箱里。 “出来了!”他从一堆凌乱的锯末和刨木花中把木狮子拖出来做了一个漂亮的亮相时尖声说,“你见过这么气派的家伙吗?真棒。我一眼看中后就买下它了,现在它可完全是我的了。” “这东西挺大的嘛,”我说,“你打算把它搁哪儿呢?” “哦,自然是扔进壁炉了。”卡波特说,“先放在客厅里,等我找个人把这堆乱糟糟的东西清理好了再说。” 这个颇有维多利亚遗风的客厅里放着卡波特最私密的艺术藏品和个人珍宝,它们井然有序地摆在擦得锃亮的桌子上和竹子书柜里,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极其敏感的小男孩衣兜里放着的东西。有一只从俄罗斯带来的金色的感恩节鸡蛋、一个不知为何磨损得很厉害的铁狗、一个法伯格牌药匣、几颗珠子、蓝色的瓷制水果、老照片、巴特西盒子、带图画的明信片等等。简言之吧,都是那些在这个可以全世界漫游的时代貌似有用或者唾手可得的玩意儿。 初次相见,卡波特本人与这种印象非常吻合。他个子矮小,长着一头金发,发梢固执地落在眼睛上,他的微笑显得既匆促又阳光。他跟任何新人打交道都表现出那种爽朗的好奇和友善。他可能轻信任何事情,而且事实上似乎也不是装出来的。不过,他身上有种东西让你觉得蒙骗他很难,最好不要轻试。走廊里传来笨重的脚步声,卡波特进来了,带路的是一条高大的白脸公狗。 “这是邦基,”他说。 邦基过来嗅了嗅我,我们开始就座。 帕蒂·希尔(以下简称采访人),1957 

35、英国推理作家除了柯南·道尔,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加莎写的推理小说都挺畅销,她写了一系列的侦探小说,总有你没读过的,在这里推荐《捕鼠器》,听说这本书当时因为改成了剧本,英国剧团要演戏,为了防止剧透,英国没有出版这本书,现在应该都能出版了。

36、《冷血》:InColdBlood.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于1966年出版的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novel),详述了1959年的一起凶杀案——位于堪萨斯州霍尔库姆的克拉特一家四口惨遭灭门。

37、她从小失去家人,是一个“野东西”。14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个中年人,原因是“我还没结过婚呢”。她就是如此直率而单纯,任性而为,不问结果。

38、(表达做人要多才多艺,不能像器皿一样功能单一)

39、如文中“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这是“我”的朋友直接道出的心声,不想“我”长大,是对“我们”友谊的珍重。

40、“更胖了,”过了一会儿她又重复道。“上次我看到他,我想那才一个礼拜前,他正在横穿一条马路,几乎都有些步履蹒跚了。要是他也看到了我,我肯定会哈哈大笑的:他对自己的身材可一直都是吹毛求疵的。”

41、这里,鲁迅先生以一位见证者的姿态向我们描绘出了单四嫂子在失去儿子后的内心的活动,表现了她的一种痛苦、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为了让读者能充分感受到单四嫂子所经受的这种痛苦,鲁迅先生甚至还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等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刻画,以突出这种心理描写的效果,而鲁迅先生的艺术处理也确实收到了他预想的效果。当我们头脑中想象着宝儿吃着茴香豆,瞪着小黑眼睛,说着令每一位母亲都会感到幸福的话语时,我们怎能不知单四嫂子希望破灭之后的绝望心境呢?

42、1924年9月30日,卡波特生于新奥尔良。幼时父母离婚,送到南方的亲戚家寄养。从17岁起在《纽约人》、《大西洋月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早期作品体现了美国南方文学的传统,第一部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1948年),描写一个13岁的孩子到南方寻找亲生父亲的故事,引起注意。代表作《冷血》(1966年)是根据作者6年的实地调查堪萨斯城的凶杀案所记录的材料写成的。1975-1976年根据日记和亲友来信撰写真人真事的《应答的祈祷者》,由于亲友反对未能发表。1979年,在《老爷》杂志发表非虚构短篇小说《炫耀》,笔法生动活泼。198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给变色龙听的音乐》。1984年8月25日晚卡波特因用药过度猝死,享年59岁。

43、采访人:你对自己很久以前写的和现在写的东西同样很喜欢吗? 卡波特:是啊,比如去年夏天,我重读自己的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这是八年前出版后第一次重读,我感觉仿佛是在读一个陌生人写的东西。其实,对那本书来说我就是一个陌生人,写那本书的人跟现在的我自己似乎已经没有多少共同之处了。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内在气质已完全不同。那书虽然显得笨拙,但却有一种惊人的张力,有一种真正的冲击感。我很欣慰自己在能写出这部作品的时候写了它。否则恐怕永远写不出那种感觉来。我也喜欢《草竖琴》和其他几个短篇,不过不喜欢《米丽亚姆》,那完全是一篇惊人的怪异之作。另外,我还喜欢《过生日的孩子们》《关上最后一道门》等等,尤其是一篇没有多少人关注的《征服痛苦》,这篇小说收在我的集子《夜之树》里。 采访人:你最近出了一本关于钉头鱼和贝丝剧团巡游俄罗斯的书。最有意思的是其风格极其冷静超然,甚至跟写了多年客观报道的记者的文章相比也有过之。人们会产生这种印象,认为采用这种写法也许是想尽量接近与别人眼中看到的同样的真相,考虑到你的绝大多数作品都非常个人化,这种风格让人颇感意外。 卡波特:其实我并不认为这本叫《被缪斯听到了》的书跟我的小说风格有什么截然不同。也许涉及的内容是真实事件才显得如此吧。毕竟《缪斯》是直接报道,在报道中人们关心的是准确性和表象,只暗示而不予评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一下子抵达某个深度。但是,我写成报道的一个理由是想证明,我也可以把自己的风格应用到真实的新闻报道上。不过我相信,我的小说创作方法同样是超然的———感情冲动会让我失去写作的控制力:我得在感觉冷静得足以分析和规划感情之时把它释放出来。据我所知,那是掌握真正的技艺的法则之一。如果我的小说显得更加个人化,原因在于它所依赖的是艺术家最具个性化和揭示性的领域:他的想像力。 采访人:你是如何释放感情的?它仅仅是一个思考小说的时间长度问题,还是另有其他考虑? 卡波特:不,我认为它不单纯是时间问题,设想你一个星期除了苹果别的什么也不吃,肯定会耗光吃苹果的欲望,会非常清楚苹果是什么滋味。当我要动手写一篇小说时,我可能已对它不再有任何饥渴感,但我觉得自己对它的味道已经完全了然于胸《钉头鱼和贝丝》中的文章跟这个问题没有关系。那是做报道,不涉及多少感情———至少不介入那种棘手而个人化的情感领域。我记得好像读过狄更斯的文章说,他被自己的幽默笑得喘不过气来,也曾因为一个角色之死而泪洒稿纸。我个人的主张是,作家应该对自己的小聪明慎之又慎,在远远没有发表和引起读者同样反应之前先把眼泪擦干了。换句话说,我相信无论何种艺术,最伟大的张力来自一副缜密、客观、冷静的头脑。比如,福楼拜的《一颗简单的心》,这是一篇温暖的小说,写得也很温暖,但它恐怕是一个对真正的、必要的技巧有相当透彻的领悟的艺术家才会写出的作品。我坚信,福楼拜早已对这篇小说有相当深刻的体会———但不是指他动笔写的那一刻举一个更当代的例子,拿凯瑟琳·安妮·波特那部精彩的中篇《中午酒》来说,它具有极强的张力,给人一种就发生在当下的感觉,然而整个写作过程却显得相当内敛,内在节奏的把握可谓完美无缺,乃至让我确信波特女士与其所描写的内容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 采访人:你的小说或者作品都是在你人生相对平静的时刻写的吗,或者说即便有感情压抑也能写得很好? 卡波特:我似乎觉得自己的生活从未有过什么平静时刻,除非你把安眠药引起的短暂反应也算在里面。不过,说到这里,我想起自己在西西里一座山顶上一幢情调很浪漫的房子里生活过两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我的平静期。天知道,那时真的很平静。我在那里写了《草竖琴》。但是我必须说,轻微的压力,比如截止日期逼近的压迫感,对我有好处。 采访人:你到国外生活了八年,为什么又决定要回美国呢? 卡波特:因为我是一个美国人,绝对不可能也没有兴趣成为别的任何什么。另外,我喜欢城市,纽约是惟一真正的城市中的城市。除了有两年时间,那八年里我每年要回一次美国。我从来没有产生过移居国外的念头。对我来说,欧洲是我获得眼光和接受教育的一种途径,是走向成熟的阶梯。但是,现在有了减少回来次数的法律,大约两年前开始生效:欧洲给了我许多好处,但是我忽然觉得这个过程好像是相互的———它似乎也取走了什么。于是我就回国了,感觉已足够成熟,也可以在自己想要发展的领域中安身立命了———这并不是说我忘恩负义,绝对不是。只要边疆永远是开放的,我就想无拘无束地穿越边界。 采访人:你一定读过不少书吧? 卡波特:很多,而且无所不读,包括标签、菜谱和广告。我对报纸有一种激情———每天要读完所有纽约的日报,包括星期日报、几种外国杂志。我不想买的报纸索性就站在报摊前读。我每星期平均读五本左右的书———我喜欢惊险小说,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写一本出来,不过我更喜欢一流的严肃小说。有那么好几年时间,我的阅读范围好像都是围绕书信、新闻和传记。阅读和写作对我来说可以做到互不干扰———我是说,我不会忽然发现了另外一个作家的风格,然后从自己的笔端露出来。不过,有一段时间读詹姆斯那冗长的咒语似的文字,我自己的句子也长得可怕起来。 采访人: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最大? 卡波特:迄今为止,就我明确意识到的而言,我想不起哪些人对我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虽然有些评论家说我的某些早期作品受到福克纳、韦尔蒂、麦卡勒斯的影响,也许吧。我对这三位都特别欣赏,对凯瑟琳·安妮·波特同样很佩服。不过,如果细究起来,我并不觉得他们之间或者与我有多大的相似之处,除了我们都出生在南方。不见得只有13岁到16岁的人才会膜拜托马斯·沃尔夫,当时我觉得他是现在仍然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尽管他的小说现在我连一行也看不下去。其他年轻时为之迷狂的火焰同样都已熄灭,包括狄更斯、斯蒂文森先生。我只是在记忆中喜欢他们,现在发现他们已经读不下去了。我至今热情不减的作家是:福楼拜、屠格涅夫、契诃夫、简·奥斯汀、詹姆斯、E·M·福斯特、莫泊桑、里尔克、普鲁斯特、肖、威拉·凯瑟———哦,这个名单太长了,我还是用詹姆斯·安格来结束吧。她是一个美丽的作家,两年前,她的死去实在是个损失。顺便说一下,安格的作品受电影的影响很深。我认为绝大多数更年轻的作家都从电影技术的视觉和结构中学习和借鉴了不少经验。我也不例外。 采访人:你写过电影剧本吗?怎么样呢? 卡波特:完全是游戏,至少我写的那部影片《战胜恶魔》可以说非常搞笑。我跟约翰·休斯顿写本子的时候,影片已经同时在意大利外景地开拍。有时,一些急着要拍的场景就在现场临时写。整个剧组一派混乱———有时好像连休斯顿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当然,那些场景必须写得很连贯,在某些特殊时候,我一直在脑子里琢磨惟一真正的所谓情节线索。你没看过这部片子?噢,你应该看看。极其好笑。不过,我想制片人是笑不起来的。在他们看来那简直是地狱。不管什么时候,想兴奋了,我就会去看这部片子,而且非常开心。不过,严肃地说,我认为作家没有多大的机会可以在一部电影中打上自己的色彩,除非他在工作中与导演相处很融洽,或者索性自己就当导演。电影主要是导演发挥的媒介,因此电影只培养那种完全以编剧身份来工作的作家,可以称为电影天才的人。我是指那个羞怯、快乐的小农民扎瓦蒂尼。那种视觉感太棒了!百分之八十的意大利优秀电影都是他写的本子———比如所有德西卡的影片。德西卡很有魅力,是一个天赋极高又非常老练的人物;但是,很大程度上他不过是扎瓦蒂尼的一个扩音器,他的影片绝对是扎瓦蒂尼的创作:每个细节、情调、每一个活动在扎瓦蒂尼的剧本中标得清清楚楚。 

44、左一为卡波特在《怪宴》里饰演的莱昂内尔·吐温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