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的意思精心整理90句

文质彬彬的意思

1、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相得益彰,这才能成为君子。”

2、     同学们好,这里是汉博学堂的“听故事,学成语”的栏目,今天,陈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成语——“文质彬彬”。

3、《后汉书·章帝纪》:“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

4、1979年版和1989年版都只有“身分”词条:“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

5、“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君子自然成为国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便逐渐被引申为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

6、成:成,就也。——《说文》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出自《楚辞》: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皓前”选自楚辞,意思是经过了东帝太皞再向右转,让风伯飞廉在前开路打探。

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用于男性。扩展资料近义词:温文尔雅

10、一天,孔子在家闲坐的时候,对他的儿子孔鲤感叹地说:“君子不可以不学习的,与人会面不可以不修饰,不修饰仪容就会显得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得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尊重就等于失礼,失礼就不能立于世。”他接着说:“那些站在远处就显得光彩照人的,是修饰得有整洁仪容的人,与人接近而让人心中洞明的,是胸中有学问的人。就像地势低洼的地方,雨水聚集在那里,就会长出水草,从高处看,谁会知道这不是从地下喷涌出来的泉水呢。”孔鲤听完以后,问道:“那么父亲的意思是说君子一定要善于修饰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说,君子只要保持本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究文采吗?”孔子说:“鲤呀,你还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文质彬彬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如果一个人过于质朴,缺少文采的话,他就会显得粗野,流于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讲究文采,如果一个人太过于追求文采,文采多于质朴的话,他就会流于虚伪、浮夸。”“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什么仁德的。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这才是个君子啊。”

11、出处:《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12、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

13、中国人注重品德,所谓德才兼备,德在才先。因此,以德起名也是一种传统。比如:古有张翼德、刘玄德、曹孟德等等;今有朱德、彭德怀、张学良、李德生、王海容、田成仁、麦贤德等。

14、李叔叔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15、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16、一天,孔子在家闲坐的时候,对他的儿子孔鲤感叹的说:“君子是不可以不学习的,与人会面不可以不修饰,不修饰仪容就会显的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的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尊重等于失礼,失礼就不能自立于世。那些站在远处就显的光彩照人的,是修饰的有整洁仪容的人;与人接近而让人心中洞明的,是拥有渊博学问的人。”  

17、 同学们,现在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吧!如果用“文质彬彬”造句应该怎么说呢?

18、何以有这样的蜕变?明哲保身的处事哲学,统治阶层的愚民政策,科技发达催生的懒惰,无外乎这三个方面的原因。

19、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彬彬”。有些书上解释为“文雅的样子。”的确,今天我们形容一个文雅的人,往往说他文质彬彬,但这是其原意吗?

20、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陈教授文质彬彬从容不迫地说。”

21、寓意着孩子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聪明豁达的珍贵品质,做一个奋发图强的人。

22、出处: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3、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

24、(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25、译文:叔孙通确定礼仪,于是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

26、比如: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温柔敦厚,谦恭有礼

27、1999年版《辞海》,虽保留了“身分”词条,但已改成:“亦作‘身份’。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同时,增加了一个“身份权”的词条。

28、但是,我们现在说一个人文质彬彬,意思是这个人纤纤瘦瘦,孱弱不堪,但是他嘴上懂得一大堆文辞,说这个人叫文质彬彬。这个理解跟古人的话完全是两回事的。古人说的是很好的东西,拿到现在就把它变味了,变成一个像林黛玉一样的文质彬彬。林黛玉是文有余,质呢?不但不足而且是严重不足。她根本不叫文质彬彬,叫文彬彬吧。

29、子字是指人中龙凤,有学问,品质高尚的意思,与彦字搭配非常好听,寓指人中豪杰、博学多才、淑质英才。

30、该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质朴。文:文饰。野:粗野。史:虚浮不实。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31、《南史·庾杲之刘怀珍等传论》:“怀珍宗族文质斌斌,自宋至梁,时移三代,或从隐节取高,或从文雅见重。”

32、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33、“文质彬彬”偏重于“文质",即文采与质朴配合和谐,突出斯文,强调内外的统一;“温文尔雅”偏重于“温文”,温和有礼,突出温和的态度,强调内外和谐;“彬彬有礼”偏重于“有礼”,对人有礼貌,突出外在的行为。

34、至于表明一个人的出身、社会关系的标准词语是“身分”。类似的词语还有“社会成分”、“积极分子”等。虽然已经有人开始误用“身份”,但是80年代以前,凡文字功底深厚的文化人是不会搞错的。小时候读陈羽纶先生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其中有一篇《身分案》,英文就是“ACaseofIdentity”。不懂的人没准以为是碎尸案。

35、文质彬彬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本词语形容人表里如表面和心里相互协调。

36、章炳麟《论式》:“如曏者一二耆秀,皆浮华交会之材,哗世取宠之士,嘘枯吹生之文,非所谓文质彬彬者也。”

37、出自《楚辞·天问》: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解释:启代伯益作了国君,终究还是遇上灾祸。

38、叔叔秀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显得文质彬彬,英俊潇洒。

39、出言不逊:指某人说话态度傲慢粗暴无礼,言语不客气。

40、2009年版《辞海》的“身分”词条:“同‘身份’。《颜氏家训·省事》:‘吾自南及北,未尝一言与时人论身分也。’”增加“身份”词条:“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如:身份证。”

41、但是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身份证”开始陆续颁发,据说有人指出了文字的错误,麻烦的是已经发出了那么多,回收是不可能的,只好将错就错,一些谄媚学者也解释说“身份”早已广泛使用。在这个背景下,改词典就势在必行。对照建国后各个版本的《辞海》,可以发现以下变化:

42、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乎?”

43、大家去过偏远的农村,偏远的农村有什么夸张的东西?你会发现他们的服饰很夸张,喜欢大红大绿。这种大红大绿在城市里面看起来就特别土,但是在乡村,那个大红大绿是很鲜艳而且很有活力的,是吗?

44、出自:先秦·孔子及门徒《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翻译:这是名士的儿子,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怎么可能作贼?

46、他长得一表人才,风趣幽默,文质彬彬,深受大家的欢迎。

47、好,我们今天的“讲故事学成语”就到这了,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文质彬彬”这个成语,无论是写作,还是做人,都应以此为标准。谢谢大家!

48、本文由吉生起名宝宝科学起名改名专业人工服务平台独家原创。

49、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外在修养和内在品德都很重要,不可偏废。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才是德才兼备的人。

50、    这是成语“文质彬彬”的出处,原意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形容人文雅有礼貌“的意思有所不同。

51、    文超过了质,即外在超过了内在则”史“,什么叫”史“?就是虚浮,缺乏实质,想想历史上那些歪曲历史、过于渲染的史官便理解了。拿文章来打比方,文章文采很好、词藻华丽,但没什么内涵,没有实质的东西,缺乏真实,只是舞文弄墨;拿说话来打比方就是话说的很漂亮,简直就是口吐莲花,可话中缺乏真诚和朴实,流于夸夸其谈;拿一个人来打比方就是表面光鲜亮丽,可开口却浅薄轻浮、不知分寸,乃至虚伪狡诈,而最能代表的成语便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52、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53、文质彬彬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成语,最开始是形容人长得文雅朴实,后来又用此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文质彬彬是一个褒义词,用于形容男性气质比较好,让人看到非常舒心。

54、但是,随时天人合一的话,难免少一点情趣,少一点梦幻气质。中国的古人,为了创造这种梦幻气质,所以就创造出了唐诗宋词元曲这样一些艺术的东西、文学的东西,而且我们喜欢加一些非常夸张的东西。

55、文质彬彬(拼音:wén zhì bīn bīn)是一则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论语·雍也》。

56、长:巽为长,为高。——《易·说卦》川: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

57、文质彬彬中的“彬彬”在古代的意思是配合协调,文是通假字,通“纹”。纹理的意思,古代人认为,对石头的认识,是由纹理和质地构成,也由此引申到对人的认识也应该如此。

58、出自《楚辞·九叹》: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解释:荒原山野苦奔波,杳无人迹草木莽莽啊。乘上骏马奔驰啊,寻求贤君舒泄我的情肠。

59、“文”是人外在的表现,文化素养,礼仪;“质”是人固有的、内在的道德品质;“彬彬”,各种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孔子认为内容与形式是同样重要的,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孔子不赞同“质胜文”和“文胜质”两种倾向,提出了“文质彬彬”。君子既不粗野,又不浮华,言行文雅而又真实,合乎中道。

60、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1、    如果质朴超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饰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相杂适中,才能算是一个君子。

62、现在对“文质彬彬”的理解有所改变,文质彬彬只形容一个人文雅而有礼貌。隐去了对“本质朴实”的要求。

63、孔鲤听完以后,疑惑地问道:“那么父亲的意思是说君子一定要善于修饰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说君子只要保持内在善良的本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究文采吗?”  

64、文质彬彬这个词最早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明人的文采和实质相匹配,表里如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后来都多以文质彬彬来形容君子。

65、(解释):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66、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广韵》扬:扬,飞举也。——《说文》

6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68、  这个故事讲完了,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孔子要告诉儿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呢?

69、其实“文质彬彬”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老先生的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君子应该文采和质朴配合得当。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古代君子的形象,其实也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不少出入之处。

70、(近义词)彬彬文质、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温柔敦厚

71、睿:睿,深明也,通也。——《说文》凯:心凯康以乐欢。——宋玉《神女赋》

72、《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73、孔子对董狐秉笔直书的风骨持肯定态度,称他是“古之良史”。然而史官身上的确也有不变通、太教条、认死理的特点,孔子绝不是顽固、僵化、不知变通的人。

74、出自《楚辞·七谏》: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解释:我宁愿成为江底的沙泥,怎能够久见这浊世污秽!

75、继续看旧注,问题又来了。“彬彬”在古书里还有其他写法,如“斌斌”,这个好理解,但还有一个“份份”!《说文解字》对“份”的解释是“文质备也”。并说“份”是“彬”的古字,读“彬”。

76、我们是一个农业社会,草长出来禾苗长出来,要依据什么呢?第要依据天时,天有周期。地呢?地也有地气。天地你都不能忽略,忽略了你没办法做。因此他随时都在跟自然打交道,他一直强调天人合一。

77、明·刘基《梅颂》:“文质彬彬,德之仪兮。”

78、由此可见,文质彬彬,“文”就是指外表的文采,即后天“诗书礼乐”的教养,比如:有丰富的学识,礼貌的举止和文雅的谈吐。“质”就是指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无华的天性,内在的品德。“彬彬”那就是指配合谐调恰当的意思。

79、一个人守礼知节,却又不失活力率性。或者引申一下,文和质好比理智与情感,二者如果平衡,就是“文质彬彬”,是孔子理想中的君子。然而,如果做不到平衡怎么办?朱熹的《四书集注》引了“程门四先生”之一的杨时的一句话:“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彩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的抉择似乎为朱子做了脚注。

80、“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言语粗俗,然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81、(近义词)顶天立地、威势赫赫、威仪非凡、气势滂沱、大摇大摆、英姿勃勃、八面威风、气势汹汹

82、文质彬彬,体现中国古代辩证统一哲学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统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83、这就叫人的一种心理补偿——由于我们太自然了,所以我们就拿一些很不自然的东西来平衡一下,这就是所谓的阴阳合一。

84、    在我们这个时代,”野“的人已不多,但”史“的现象却相当普遍。这个时代浮躁风气盛行,人们容易流于表面功夫。如卖产品的过于专注包装、渠道和广告而疏于产品和服务,导致产品只是好看、出名而缺乏经得起考验的品质;如拍电影的过于注重大牌大腕而缺乏对故事的推敲,导致出现很多表现看似超级大片可剧情却无聊透顶的电影或电视。

85、彬字是指有文采,品质,修养的意思,与彦字搭配非常文雅,寓指才德兼备、冰清玉洁、文质彬彬。

86、可见错误的“身份”已经是主词条,正确的“身分”反而弃之不用。1997年以后香港同胞也有了“身份证”。一字之差,十四亿人民“身分”不明。目前仅台湾地区还使用“身分证”。

87、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内在朴实的本性胜过了外在的华丽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如果文采胜过朴实的本性,就会因为文辞太繁杂而显得虚华。只有外表文采和内在朴质均备,配合协调,才能达到表里一致,成为一个真正才德出众的人。

88、和以前那个我们所认识的文质彬彬的女孩相比,她已是判若两人。

89、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古代生活的一切都是仰赖自然的。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