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精心整理79句

老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5、积累名言。《老子》中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俯拾皆是,也可加以摘录整理。如顺便做些笔记,效果会更好。下面试把名言警句分为六类,每类各举一例,可自行加以补充。

6、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7、杨志刚著《北京四中语文课:亲近经典》(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年版)

8、势利不能诱,声色不能淫,辩者不能说,智者不能动,勇者不能恐,引真人之游也。

9、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水流花开,鹰飞鱼跃,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们不想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

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14、(释义)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15、  爱情…是需要金钱的支持!小朋友,叔叔和你一起分享一下…这个喜悦的心情!一起分享,一起分享嘛!你的牌不错啊,但是没我的好!小朋友,你真的牺牲了…不过是轻于鸿毛那种!

1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7、五句排比要表达什么呢?要合并提炼一下:“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均指超越生存基本需求的奢欲;“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均指人受到的伤害。所以合起来,意思就是说“奢欲伤人”。《老子》中如此行文的章节也很多,如七十五等章。我们可试用此种方法去读。

18、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2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道德经》

23、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

2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5、解释: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2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7、  因为梦想,我们比70年代的那一些人活的洒脱,金钱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既趋之若鹜又勇于放弃。我们这一代人和金钱似乎是挚亲又像是恋人,可以要,可以不要,那,我们到底在要什么?梦想吗?好像不太够用了,价值观高尚的时候,对梦想汇率变得低了,如果不是一个坚固的信念,我们似乎对什么都可有可无,我们觉得这些都会是生活用品,我们本该拥有。至于梦想,变成一件奢侈品,我们习惯了说“几年之后得到它“或者我们已经不再对奢侈那么强烈了。

28、(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2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30、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陈鼓应)“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

31、这个“柔弱”胜“刚强”之说,就可引发一系列追问。《老子》主张“贵柔”,也可引发深入讨论。

3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3、(翻译讲解):对待即将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34、(释义)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3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6、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8、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39、释义:与文化学问断绝,才能免于忧患。应诺与斥阿,都是一种声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别?

40、这几句话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字眼,说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学生李斯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学问的家数不尽相同,但同样的重视程度正了表明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远。

4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2、(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3、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

4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5、《老子》八十一章的排序没什么规律,同一主题的章节散见于书中。如想把握《老子》思想的精深之处,须将书中论及的关键“主题”穿珠成串——进行分类归纳。比如关于“道”这一主题,就可从不同方面加以归纳。下面试分四类加以归纳。

46、  世俗有时间是金钱这句话,所以窃取他人时间的小偷,当然该加以处罚,即使是那些愉快的好人,还是该如忌讳疾病地躲避他们。

47、(释义)一定是自己要先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先腾达,方能博施济众。

4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51、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52、  我快不行了,我还有3毛钱家产,我和你妈是姐们儿,帮我交给她。

53、这句话也是提醒我们,在你不全面和充分了解时,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

5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以及“自知之明,慎终如始”等等。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名言警句,其实都是出自老子之口。从公元前的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被称为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第一个轴心时代。在这一时期,东西方的文明区域都出现了一个思想解放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更是达到了高潮。在中国出现了像孔子、老子、庄子等这样的诸子百家,在古代印度出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古代希腊则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家。其中我国的老子和孔子被美国的《时代杂志》列入历史上100位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列。

55、征服别人的人是强人,征服自己的人是伟人。——老子

5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7、  雨馨: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里60块,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

58、“小国寡民”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这可作为第二层追问。可能多数人不难感到:“小国寡民”肯定是一种社会倒退。在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里,有何进步可谈?

5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0、过了几天,曾国藩拨给年轻人一笔不小的款项,用于采购必需品,没想到几天之后,手下亲兵急匆匆来报——那个青年才俊是个大骗子,已经携款潜逃!

6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3、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64、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庄子·天道》)

65、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66、老子是要告诉人们,凡事要把握一个度,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能够保证事物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67、(释义)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68、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69、“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陈鼓应)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作为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奇招”来解决,但正常的时候,或者要作正大之事的时候,事业也保持一种正常的常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企者不立”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

70、再能说,赶得上苏秦口才好吗?再长袖善舞,比得上李斯的才智吗?这两位的结局不说都知道,虽风云一时,却凄惨无比,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有术而无道。

7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72、  注者:陈柱(1890—1944),著名史学家、国学家,师从国学大师唐文治。曾任教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分部。陈柱一生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尤其精于子学,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很受学术界的推崇和赞赏,其师唐文治评论其著作云:“阐发宏深,切中时弊,针砭未俗,激动人心,入著述之林,是为吾道光。”代表著作有《守玄阁文字学》《小学考据》《公羊家哲学》《墨子间诂补正》《三书堂丛书》《文心雕龙校注》《墨子十论》《诸子概论》《中国散文史》。

7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74、(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5、(释义)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对于以往的事,是不可追回的。

76、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中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77、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7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